王先庆:珠三角中小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2009-02-02 21:48 392

  金融危机冲击珠三角中小企业,近日,搜狐广州访谈间特邀请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广东民营进出口企业商会张新颖会长、

  金融危机冲击珠三角中小企业,近日,搜狐广州访谈间特邀请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广东民营进出口企业商会张新颖会长、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会江东臻会长以及搜狐社区网友“小菜MM”代表进行了以“金融危机下的珠三角中小企业如何转危为机”为主题的三方对话访谈。对政府应该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过,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如何转危为机进行了交流。据悉,这种学者、企业家、网友就金融海啸话题进行的三方对话在广东互联网里尚属首次。

  王先庆教授认为,金融海啸契机下珠三角企业如何转危为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从两个角度,一个是金融海啸,一个是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变化,应该是两个角度。金融海啸严格来说是整个经济不景气的背景,应该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通俗化把它说成金融海啸。因为金融海啸是在美国甚至全球,但是并不是说中国有金融海啸。中国只是在这个背景下,感到一种寒意,或者使我们经济不景气的现象加剧。严格来说,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或者经济转型背景下,珠三角企业的问题,应该是这个问题。

  它们之间也确实有联系,中国按照过去的发展轨迹来走的话,就会经过自身的调整和转型,像广东省委省政府把中小企业、落后的产业企业或者某一部分转移到周边去,加强技术创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来。可是这样的安排还没有完全落实,突然一下子形势发生变化了,环境也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没有到冬天就要穿冬天的衣服了,原来想象的步骤就已经打算了。这就是我们归结为金融海啸来了。

  金融海啸到中国,到了珠三角隔了几层,中国这一道墙已经隔了很多了。我们的金融管制、市场的风格都不同,到中国已经就是隔了一道墙,从中国到珠三角又隔了一道墙,我们感到的是隔了两层衣服的寒意。

  珠三角宏观经济的很多问题是自身的问题,是自身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是我们的产业、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更突出,或者经过外部环境特别是国际市场和国家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它更加恶化,显得更加集中。本来可能是一个行业、两个行业的,结果搞得很多行业都被波及了,本来过去蛮好的,也因此而受到影响。比如说有一些零售、餐饮本来是跟它没有关系的,但是因为有的人下岗、失业,导致这些行业都受到影响。这样的话,说金融海啸对珠三角企业的影响也不为过,也是成立的。虽然在学术上讲,缺了几道转弯的环节,但是构成的影响是存在的。这是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有影响的。

  具体到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广州、东莞、深圳,情形又不一样了。这一点国家各部门在这几个月先后都到广东来了,都在进行调查。媒体、民众、专家、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问题,行业协会也在进行调研。认识各有不同。从我个人这几个月跟一些部门、企业的接触而言,我认为影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首先讲广州,广州尽管这十多年来拼命的在发展工业,但是它在发展第三产业仍然占60%—70%(?),这次影响的主要是出口市场。广州在出口这方面,对经济总体占的比重不是那么大。再加上广州的工业主要是钢铁、汽车、石油这些重工业产品,包括造船。受到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那么快。广州一方面是重工业,另一方面是第三产业,这两方面跟国际市场的关联没有那么直接,不像鞋子和衣服。所以广州受影响不是很大,这种情况应该是稍微过几天,调整适应以后应该就没有多大影响。广州的问题是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跟这次经济危机、金融海啸的联系密切度不是很高。主要还是广州自身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在过去对城市的定位仿佛变化几次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的,或者说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比如说房地产以及金融的影响导致的。

  另外讲深圳。深圳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同时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两大行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所在这些年中深圳的学习精神和自己的开拓创新精神已经是他自己不断的淘汰和不断的转型。大概在2005年一些制造落后的企业已经开始在专业。这样下来,深圳受影响的部分企业,包括家电、服装以及部分的电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受到影响了。但是这种受到的影响应该是市场周期的原因,市场周期和市场价格的原因导致的,确实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对于深圳的整体经济来说,可以说这也是皮毛的问题。因为现代金融业的支柱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然是基础很好的,而且处于高度成长时期。深圳可能会有一批企业淘汰,原来的家居、玩具,包括深圳周边区域的工业,可能会淘汰。这是产业革命和产业周期变化的必然性。只是国际金融海啸加剧了转变,这个可能是我们说的落后生产力的淘汰。

  王先庆对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城市做出了具体分析,在他看来以重工业为主的广州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的深圳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受到的影响可谓皮毛之伤,而东莞的情况特殊一些。但由于东莞受关注度很高,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局部,造成了东莞缺少一种正面的报道。对于东莞现象,要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更主要的是要从岭南经济问题,要从广东区域经济特色,和东莞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做出客观的判断。

  22亿更需要雪中送炭

  在访谈之前,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明年安排22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对于应该如何花这22亿资金,嘉宾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达成基本一直的观点。网友代表“小菜MM”认为随着企业倒闭潮的加剧,失业农民工的权益亟待解决。政府的专项资金里不能忽视这点。而张新颖、江东臻则表示政府政策出发点很好,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有待考虑。要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得到相应关注。江东臻提到现在一个现象,最近他参与了省中小企业局的一个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融资问题仍是摆在广东省中小企业面前的一大障碍。张新颖则提出了一个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可以由协会来协助安排资金,因为协会最了解企业,知道哪家企业最需要帮忙,这样可以将救助资金使在刀刃上。

  转危为机策略对于珠三角中小企业如何转危为机,三位嘉宾的看法较为一致,扩大市场是首要手段。

  王先庆主张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水平企业来谈具体问题。成熟的行业和企业,处于生存状态的问题,这种企业的转危为机就是先度过难关、度过冬天,第一位的要素就是生存下来,生存下来包括卖掉部分资产、压缩更多的项目、压缩自己的经营范围,再就是降薪、降工资等等措施。通过企业的联合、联盟或者是依靠各种力量来度过难关。对于大部分片地创业期的企业,提高企业生存能力除了市场以外,就是增强自身素质以及适应环境能力,这一点对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考验,企业必须有风险意识贯穿基业的始终,而且体现在资金管理、市场管理、人才管理各方面。这次金融海啸可以说让这些企业上了风险意识、风险控制机制的一课。同时他指出受整体岭南文化的影响,珠三角中小企业更偏向单打独斗,缺乏合作精神。

  江东臻为中小企业在非常背景下如何看到机遇亮出了五把宝剑,一、设计全新的商业模式;二、抓自主创新;三、进行品牌建设;四、并购整合;五、人才培养。

  张新颖对转危为机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看法。第一,积极开拓更大市场,不能单一。第二,不要光搞价格竞争,而要比服务、比创新。第三,做出企业特色,找到突破口。

 

0
标签: 珠三角 广东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