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劳务派遣工“瘦身”:去年减少2万人

统计 | 2013-04-09 16:34 1394

  去年底合计仍逾15万人 中行独占近6万人新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及同工同酬的要求,考验银行的成本管理能力  在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潜在

  去年底合计仍逾15万人 中行独占近6万人新劳动合同法的即将实施及同工同酬的要求,考验银行的成本管理能力

  在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的潜在影响下,一度风靡银行业的劳务派遣制用工终于遭到遏制。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四大行2012年年末的派遣制员工较上年末期减少逾2万人。不过,四大行合计剩余人数仍高达15万人。中国银行内地机构员工27.56万人,劳务派遣员工5.96万人,派遣制员工占比超过了两成。

  中行两成员工为派遣制

  2012年年报显示,劳务派遣工仍在四大行中保有较高的占比,四大行合计的劳务派遣员工仍超过15万人。其中,中国银行的派遣工占比甚至超过两成。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银行共有员工30.2万人。中国内地机构员工27.99万人,其中,中国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员工27.56万人(含劳务派遣用工5.96万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机构员工2.21万人。

  截至2012年末,农业银行在职员工总数46.11万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人4.07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37人。本行在职员工中,境内主要控股公司员工2876人,境外机构当地雇员462人。

  截至2012年末,工商银行共有员工42.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5万人,其中境内主要控股公司员工3701人,境外机构当地雇员9210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2.95万人,其中境内主要控股公司员工49人。

  截至2012年末,建设银行共有员工34.9万人,较上年增长5.92%(另有劳务派遣用工2.14万人,较上年减少27.85%),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8.52万人,占53.08%。本行员工中,境外机构当地雇员468人。

  不过,四大行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四大行共有派遣员工17.29万人。其中,中国银行中国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员工26.56万人(含劳务派遣用工6.69万人);农业银行在职员工总数4.47万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4.27万人);工商银行员工40.89万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3.37万人;建设银行共有员工32.94万人(另有劳务派遣用工2.96万人)。

  也就是说,2012年,四大行已经缩减了逾2万名的派遣制用工,向达标新劳动合同法靠近了一步。

  转编制门槛模糊

  对于很多派遣制员工来说,转编制是其最大的愿望。在相关论坛里,询问派遣工到底能否转正式编制的帖子大量存在,而所谓亲历者的回答也不尽相同。

  在某地处南方的股份制银行的招聘启事中,银行明确了用工形式为派遣制,且表示“派遣制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考核,可择优转为总行正式用工编制”。但是,究竟何为优秀却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派遣制员工转编制还是有可能的,但的确难度很大。一般来说,除非业务能力特别强,让用人单位觉得不可或缺;或者就是有些“背景关系”。当然,用人单位如果急需人才或者新设分支机构时也可能会主动放松门槛,但这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总的来说是小概率事件。

  记者在暗访中也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也可能存在同时招聘正式编制员工和派遣制员工的情况。

  一位上市银行下属的村镇银行的招聘负责人在本报记者暗访时表示,从业经验、证书等通常招聘中的加分项在该行客户经理的招聘中都不起任何作用,能够影响招聘人员的编制性质的主要是客户资源和拉存款的数量。“能够拉来3000万元存款就可以成为派遣制员工,能够拉来5000万则可以升为正式编制”。

  但是,一位曾在劳动监察部门工作过的资深律师告诉记者,“一旦劳务派遣员工和银行对转编制标准的理解产生分歧,招聘人员的口头承诺很难被采信为证据”。他进一步指出,银行一般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通常不会与劳务派遣员工签订三方协议,或者即使签订协议,也不会轻易约定如何“转正”。也就是说,劳动者很难事先约定在什么样的工作绩效下可以转成银行的合同制员工,转编制与否完全要看银行的态度,劳动者并没有主动权。

  考验银行成本管理能力

  对于劳务派遣制已经大行其道了数年的银行业来说,今年7月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同工同酬的内容无疑意味着人工成本的上升。

  “我们派遣工与同样年头的正式工的基本工资差不多,但是福利却相差较大,包括公积金缴存和年终奖等区别比较大”,一位上市银行的一线员工(派遣制)告诉本报记者。不过,这一局面在今年7月后很可能发生改变。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此外,新法规定中,劳务派遣将“一般”改为“只能”在“三性”岗位上实施,并对“三性”岗位作了进一步界定。临时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辅助性,是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替代性,是指用工单位的职工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该工作岗位上无法工作的一定时期内,可以由被派遣劳动者替代工作。

  这些规定也意味着银行业一度泛滥的派遣制用工将受到规范和约束,缩减派遣制用工将是大势所趋。

  而银行业目前人均薪酬(股份制银行人均30万-40万,国有大行人均20万左右)高于绝大多数实体行业是不争的事实,用工形式的转变以及同工同酬的要求无疑对银行的成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0
标签: 合同法 劳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