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电商受阻真相:三阶段卖家各存困境

2013-04-09 11:00 929

  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经营着的产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又或多或少带着一点“灰色”的色彩;他们缺少规则的制约,也很难从法律中

  这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经营着的产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又或多或少带着一点“灰色”的色彩;他们缺少规则的制约,也很难从法律中获取保护。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华强北、中关村、义务小商品市场拿货,然后把这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卖向全世界。外界传言着他们在闷声发大财,挣着五倍十倍的利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兴起的中国外贸电商卖家,目前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1

小卖家头疼市场和售后

  小唐2011年8月成为敦煌网上的一名卖家,产品主要以国产品牌手机和手机配件为主。目前小唐的团队一共只有三个人,分别负责选品和进货、销售和客服以及物流和仓储,属于典型的家庭作坊式经营。而像他这样的小卖家,目前是外贸电商卖家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

  对于这类刚刚起步的小卖家,除了物流、换汇等外贸电商的共性问题外,如何解决海外的售后也是一大难题。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由于路途遥远,通过在线外贸售出的产品一旦出了问题,很难及时得到维修。所以通常情况下,卖家会要求买家将商品寄回,由卖家维修或更换新的产品后,再寄给买家。

  但由于目前跨境物流运费高昂,采取此种售后方式,会将商品本身的利润压得极为稀薄,有时候一单的运费甚至会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此外跨境物流花费时间太久,选择退换货后,买家再拿到货,一般已经在几个月以后,用户体验极差。

  小卖家另一个集中遇到的问题是难以拓展新兴的市场。对于新兴市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语言问题。亿邦动力网了解到,一般大多数的外贸电商卖家自身都有比较好的英文基础,但面对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小卖家却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懂小语种的员工。“好在国外的买家普遍都会有一点英语基础,但很多时候都是靠手势比划。”小唐说道这里颇有些无奈。

  此外,目前新兴市场的物流和海关都不完善,容易出现“丢包”、“黑关”等“意外”。而小卖家本身的规模和利润都很有限,难以抵御这种风险。“有时候有大单也不敢接,一但出了问题,可能一年就白做了。”小唐说道。

  亿邦动力网了解到,因为小卖家普遍销量不大,所以很难从工厂直接拿货;而选择从华强北等批发市场拿货,商品原本不高的利润将变得更加有限。

  配套产业链薄弱制约中坚力量

  老马出身于咨询行业,曾经任职于国内一家知名的B2C企业,目前经营着一个50多人的小公司,2011年他们完成了从个人卖家向公司化运营的转变。对于这类刚刚走向公司化运营道路的卖家来说,最突出的问题则在于伴随团队员工数的增长,运营成本也在飞速增长,这使得利润变得越来越稀薄。

  据老马介绍,目前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仅为10%-12%,而运营成本则达到了8%-10%。“净利就在两个点左右,有时候全年的盈亏就在一笔生意。去年有个朋友,因为台风,三十万个小包滞留在港口,不仅一年白做了,还赔了几十万。”老马坦言,2012年,公司只能勉强保持盈亏平衡。

  运营成本的上涨背后反映的是国内外贸电商配套产业链的薄弱。

  首先行业缺乏成熟的人才培训机制和体系,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熟练员工培养缓慢,代价大。而类似老马这样的卖家,摆脱了以往的“小打小闹”后,急需要补充专业化的人才。

  “现在我们新进一个大学生,从培训到能够真正上手,大约需要9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基本都是纯投入。培养出来之后,还得防着同行的挖人。但有经验的熟手又实在太难招。”老马说道。

  此外,目前外贸电商系统开发缓慢,无法通过ERP等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订单管理、仓库管理这些,大家普遍都是拿淘宝卖家用的系统改一改凑合着用,只能实现最简单的操作。而像退税、换汇、海外仓这些外贸特有的问题,现在根本无法通过系统解决。”老马表示,像他这样的中等体量的外贸电商卖家急需一套合适的外贸电商ERP系统。

  虽然困难重重,老马仍然相信,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产生规模效应之后,整体情况会出现好转。但他也表示,由于缺乏外部资本的注入,公司的规模很难得到扩展。亿邦动力网了解到,目前外贸卖家很难通过正规的渠道拿到贷款。所以匹配金融的体系,也是外贸电商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大卖家转型自主品牌海外难获信

  2008年,老谭从淘宝开始做起,逐渐将业务拓展到外贸电商领域,现在不仅有了自己的工厂,还开设了线下体验店。他计划着3年内把旗下公司做到上市。而从2012年起,老谭已经完全抛弃了原本的“山寨”产品,开始专做自有品牌。

  类似老谭这样企业,目前产品的销量基本能够排在敦煌、速卖通等外贸电商平台行业的前三,并逐渐由单纯的供应商走向制造商和品牌商的道路。

  目前他们最头疼的事情是如何在海外推广自主品牌。老谭表示,由于外贸电商早期市场的混乱,假货、仿货、劣质产品的充斥使得很多海外买家不再相信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品牌现在很难取信国际市场。

  由于始终无法在海外市场上进一步拓展,现在老谭已经把公司的重心调整到内贸电商上了,目前公司在内贸和外贸的销售比已经达到了7:3。

  “技术上我们已经能够与世界顶尖水平保持一致,质量上也肯定能过关。搜索引擎、论坛、facebook都持续在做,但品牌的影响力始终很难上来。在国外买家的心中,很多时候,中国制造,还是低价、劣质的代名词。同样规格的耳机,我们得用国外知名品牌一半的价格,才能有竞争力。”老谭称。

  据了解,4月25至26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八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上,敦煌网CEO王树彤、PAYPAL中国区总经理胡柏迪、比利时邮政中国总经理李威等众多外贸电商行业资深人士将就“中国在线外贸的发展和现状”展开深入地探讨。届时也会针对上文提到的外贸电商卖家“物流难,售后烦,产业链脆弱 ,新兴市场难打开,自有品牌推不出”等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

    [ 责任编辑:孟英 ]   [ 我要挑错 ]指尖上的比特

 

比特新闻

 

 

0
标签: 电商 困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