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创造性破坏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如果看到马明哲尝试“WIRED革命”、马云进军金融业……肯定不会诧异。” 在马明哲眼里,“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
韩圣海
现代科技背景的公司切入金融,金融背景的公司则融入互联网?你会不会觉得有点诧异,因为华尔街和硅谷正忙着干同一件事。
这一期的《陆家嘴》有多篇文章都涉及现代科技和金融的交融。现代科技和金融的交融是”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它更是一种趋势。
当然,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如果看到马明哲尝试“WIRED革命”、马云进军金融业……肯定不会诧异。因为他们正在用行动诠释“创造性破坏”和“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企业家创新。在他那里,创新是一种新的组合,包括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市场开放,新的供给来源或新的组织形式。正是企业家们的创新,不断地“从内部变革市场结构,不断地毁坏原有的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
问题是金融业的“创造性破坏”时代来临了吗?传统金融业是否会遭遇颠覆式创新?
金融背景的倾向于认为,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企业做的金融业务正是银行主动不做的小微金融业务。至少从短期看,阿里金融的业务和银行主营业务谈不上直接竞争。对银行来说,这些业务不仅风险难以评估,成本也相对较高。阿里金融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依托互联网降低交易成本,并利用积累了海量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的网络信用平台降低风险。
科技背景的则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革命。马云坚信,“今天阿里做的金融业务不是改革,而是一场革命,一场金融的革命”。比尔·盖茨则预言:“传统银行如果不能对电子化作出改变,将成为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
在马明哲眼里,“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传统金融企业,而是现代科技行业”。
长期看,科技发展给现有的金融业态带来的变化将是颠覆性的。现代科技这一变量对金融业的影响,在于这个变量的外生性更甚于内生性。正如平安首席创新执行官计葵生所言,“现代科技对金融业的整合,绝不只是多加了个渠道,它完全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业务模式、行业生态……”
互联网观察家凯文·凯利认为,“对人类而言,担忧是否拥抱科技完全没有意义,我们已经不只是拥抱,而是和它同进退了。” 严格意义上,商业领域已经不存在和现代科技无关的行业了。
传统金融业会不会成为恐龙?除了竞争者的表现,也取决于自身的应对。过去积累的成功可能成为包袱,从既有资源优势出发去考虑创新,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陷阱。和崇尚“唯快不破”的现代科技企业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在大公司体制下引入创新DNA,更需要远见和决心……
看起来,包括平安集团、建设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应对,准备和现代科技企业在金融领域一起“赛跑”。
某种意义上,竞争者也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非此即彼的结果,它更像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而设置假想敌,然后根据社会趋势和客户需求,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不断战胜自我。对公众而言,竞争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竞争过程让天下没有了难做的生意,也让生活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