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瓶颈制约我国物流发展

2013-04-01 13:191705

日前,交通运输部补助全国重点物流项目,厦门前场物流园区(一期)和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一期)列入其中,据了解,这两大重点项目都将涉足冷链物流。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将配备专门一条冷链货物装卸线和冷链物流功能区,此前厦门相对空白的铁路冷链将凭此得到填补。

  数据统计显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等7类行业分处于上述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前三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在三家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该行业在四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农业银行(1.2%较去年下降0.4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0.37%)、平安银行(0.28%)、浦发银行(0.05%)。

  分析人士表示,作为评价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是金融机构信贷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银行贷款不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或下降,显示出该行业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同时,也显示出该行业的生存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而与A股市场密切相关的行业当属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交通运输:季节性增长临近

  申银万国最新研报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三个子行业进行全面分析,铁路公路物流:1月-2月铁路货运周转量与去年基本持平。首先,1月-2月份铁路货运周转量为4765亿吨公里,同比小幅下滑0.4%,与去年基本持平。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6%,基建投资为251亿元,同比增长21%。本周大部制方案公布,铁路实现政企分开,铁改第一枪打响。预计未来两个月内铁路将进行人员在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分配,人员分配结束后,铁路资产划分有望启动,后续需要关注提价以及资产注入,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分别推荐大秦铁路、广深铁路与铁龙物流。其次,清明节小长假高速免费通行时间预计为4月4日0时至4月6日24时。今年春节期间免费通行政策对各上市公司收入影响约为3000万元-9000万元左右,对应全年收入占比约为2%左右。最后,年报披露逐渐进入密集公布期,在大盘震荡的情况下,小盘股特别是创业板股票风险加大。建议回归基本面,推荐业绩超预期的建发股份,关注业绩稳定增长的飞力达。建发股份预计2012年业绩将达0.9元,供应链与地产结算超预期是公司业绩超预期的主因。

  航空机场:东航1月至2月经营数据实现两位数增长,客座率略增。第一,东航本周公布了2月份经营数据,国内航线ASK和RPK分别增长18%和22%,国际航线ASK和RPK分别增长39%和48%,平均客座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81.3%。加总1月份数据。东航1月至2月总体ASK和RPK同比增长11.9%和12.3%,客座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符合预期的两位数增长和客座率同比基本持平或略增。第二,两会之后商务客流的恢复情况将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数据。考虑到油价因素,预计一季度行业将略有盈利,同比实现正增长。第三,2月份,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1.3%和3.8%,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4.4%和8.4%;对应航空数据两位数增长和客座率提升。继续推荐白云机场。

  航运港口:长周期向上,中周期去产能,短周期季节性向上,维持航运“看好”评级。第一,产业转移、技术革命之类是驱动长周期的主要因素,从目前分析来看航运仍处在第三个长周期的上升周期中。第二,中周期角度,当前是处于第23个中周期吸收过剩产能的阶段,且从未来几年来看,逐步复苏的全球经济将带动海运需求(预计2013年海运需求量的增长较2012年高1个百分点)。第三,短期来看,一个是北半球工业生产的旺季将带动BDI上涨;从未来1-2年的时间范围看,目前较低的港口铁矿石库存、较高的日均粗钢产量以及未来1-2年内约有7000万吨-1亿吨的全球新增矿石投产,均将带动中国铁矿石进口增加。基本面改善与持续偏低的估值走势相背离,配置航运股的收益风险在不断提升,维持“看好”。推荐:中远航运、上港集团和中国远洋,建议关注中海集运和宁波港。

  仓储:有较高进入门槛

  关于另一个仓储子行业,国金证券表示,商务部发布《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聚焦仓储业转型升级,通用仓储将继续受益于物流土地政策支持和现代仓储转型升级发展推动,而专业仓储(IT和电子)由于行业较好供需格局和较高进入门槛,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抗性特征支撑稳定业绩。

  国泰君安表示,物流仓储行业利好政策密集,同时也将受益于信贷政策的定向宽松。2011年商务部印发《开展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支持部分省区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近期财政部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对农产品这样的物流企业有利;在信贷定向宽松时,物流仓储行业也将充分受益。

  2013年3月27日上午,烟台市安德芝罘区相关部门宣布——安德冷链物流基地将成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龙头。积极推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作为芝罘区2011年重点项目,卧龙园依托辖区安德水产公司,着力打造总投资13亿元的冷链物流基地,这一省内最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远洋船停靠烟台,卧龙园也将凭借冷链物流航母的优势,在“蓝色经济”海洋中顺风启航。

  下步,卧龙园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梯度推进安德冷链物流项目,加快冷链物流基地扩容改建,升级改造3万吨冷库,加快国际远洋渔类产品聚集地资源整合,建设6万吨海关公用型保税冷库,利用海关保税,商检肉类、水产类专库等政策叠加效应,打造容纳500户-1000户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培育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龙头。

  冷链市场存在巨大商业潜力

  相对于沿海地带,冷链物流就是指水产品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卧龙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目前用于储存海产品的冷库总库容约40万吨,而且多以中小型冷库为主。毗邻的青岛和大连,其库容总量也都在80万吨左右,因冷库库容能力有限,外籍远洋船只只能到这些港口中转。而在隔海相望的韩国釜山,其总库容能达到150万吨。

  “我们公司每年要加工周转鱿鱼、鳕鱼、大马哈鱼、红鱼等远洋鱼类近13万吨,由于很多外籍远洋船舶嫌烟台的冷库库容能力有限,往往都要求把货卸在青岛,这给企业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额外的成本。”烟台安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丛滋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集装箱能装22吨左右,而从青岛港将这些货物拉回烟台,一个箱子就要增加2000余元的成本。

  预计年交易额200亿元

  安德国际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分A区、B区两个板块,其中:A区位于安德水产老厂区,总投资5亿元,主要对原厂区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和改扩建5万余平米。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容纳300家业户入驻。

  B区作为新建部分,一期总建筑面积17万平米,包括10万吨海关仓储保税冷库、5万平米商品展示交易区、1.7万平米冷链物流信息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集低温仓储、冷链配送、商品交易展示、公共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预计年实现交易额200亿元,利税5亿元,全力打造成全市规模最大、国内首屈一流的远洋鱼类及冷冻低温保存食品集散地。

  以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载体,烟台卧龙园区还利用海关保税,商检肉类、水产类专库等政策叠加效应,打造容纳500户-1000户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园区目前正在加快国际化水产品综合交易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国际远洋船只捕捞信息与加工物流企业、大卖场超市等终端互联,整合物流企业,实现零担式货运,减少运营成本。

  依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有效数据,截至2009年,中国内地各类生鲜物品的年总产量已达七亿吨,冷冻食品的年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共拥有2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厂,年产肉类6000万吨,且产量以每年5%的速度在逐年递增;规模以上的速冻食品厂2765家,年产量超过一千万吨,并以每年20%的幅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冷饮业4000多家,年产量150多万吨,并以每年6.9%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乳品业2000多家,产量1000万吨,且每年以30%的速度在逐年递增;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且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递增。

  此外,从消费需求来看,国内的消费者对速冻食品、乳制品、冷饮的需求正在呈现快速增长。其中,速冻食品德销售额已经连续多年在全国连锁超市的所售食品日用品中排名前列,乳制品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已达15%~25%之间,并居世界首位,而冷饮市场的需费需求总量也达到了260万吨,人均消费量2公斤/年。

  面对如此等量齐观的数据,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食品、农产品企业开始关注冷链物流,而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开始转战冷链物流领域。

  北京傅瑞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霁海认为,尽管目前速冻食品、乳制品、冷饮的消费需求提高得很快,但由于起步晚,重视程度不够,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都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不小的差距。他告诉记者,“在冷链的规模上,日韩国家的规模是我们的10~20倍,而欧美国家也是我们的5~10倍;美国目前的冷库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吨以上,而我国的容量还没有达到1000万吨,但我国的人口数量却已是美国的五倍。”

  近年来,中国食品行业的冷链物流(什么是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达到了1亿吨左右,而年增长率也保持在8%以上。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冷藏、冷冻食品的消费需求,我国的冷库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以长三角、江浙、湖北、山东、河南等主要水果、蔬菜生产区的发展速度最具代表性。

  而根据专家的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品质的日益提高,未来10年内,我国的冷藏车年均增长将达到28%以上,冷藏库年均增长30%以上。

  除了民营企业表现活跃外,看好物流市场的国有企业也不在少数。据记者了解,为了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中铁快运在早前就推出了小批量、多批次、保温、准时的“门到门”的全程冷链快递运输服务,而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还曾预计在3-5年后,冷链快递业务将占到中铁快运年营业额的10%左右,达到10亿元。大型央企中粮集团在打造全产业链的同时,其冷链业务也正在起步,只是具体情况并不为外界知晓,而据记者了解,中粮集团对目前的冷链业务的发展并不满意,主要是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其实,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还是更多集中在冷库资源上。据悉,国有企业控制着全国2/3以上的冷库资源,主要以大中型的冷库为主,大都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

  除此之外,来自台湾的顶新集团、大荣集团也已于多年前进入中国的冷链市场,只是在局部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且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其发展之路亦没有初料之顺利。巨大的差距即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正是因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冷链物流才在近年成为各方必争之地。截至目前,我国从事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企业已达300多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企业、速冻食品企业、冷饮企业、乳品企业的总数已达1万家。此外,药品流通企业目前也已达13万家,花卉流通企业近6万家。

  但在国内冷链物流企业数量一片“繁荣”的背后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小企业数量过多而规模以上的全国性企业数量偏少,大多数企业实力偏弱。以冷藏车的拥有数量上为例,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的冷藏车拥有量在几十台左右,而规模以上的企业则是几百台,最高的已达到近800台。目前,而这些不同市场主体的参与也加剧了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冷链物流市场竞争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的趋势。毫无疑问,市场竞争主体规模偏小将直接带来市场竞争无序、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诸多影响,从长期看,并不利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针对目前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格局,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正以各自的相对优势抢占着市场份额。张霁海分析认为,“冷链的建设需要很大的资金同时也需要较好的政策。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具有政策优势,民营企业具有灵活性和成本优势,而外资企业则具备资本优势。”

  在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短短几年的发展期内,外资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看中了中国冷链市场的发展潜力,很多专业的国际冷链巨头纷纷来到中国,以期能够进一步地扩张其在全球的冷链版图。

  实际上,在同招商局国际喜结连理之前,美冷就曾接触过国内多家冷链物流企业,其中就包括荣庆和傅瑞冷链物流这样的民营物流企业。张卓以及张霁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美冷非常看重他们企业的运输能力。不过,美冷最终看重了国有企业在土地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美冷的核心优势是在冷库(冷库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上。

  实际上,在美冷登陆中国之前,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外资冷链巨头的身影。2008年,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与澳大利亚最大的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冷链走到了一起,双方出资2.5亿元,共同组建成立了广东太古冷链物流,其中,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占40%的股份,澳大利亚太古则占60%的股份。而通过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太古冷链物流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冷链物流企业。

  外资巨头的蜂拥而至在让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充满活力的同时,无疑也加剧了市场竞争。面对外资的快速扩张,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外资的资本、技术优势毫无疑问非常明显,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走得更远、更好。实际上,在打法、套路上,所有的企业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于谁更熟悉水性,而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全球第四、北美第三的冷冻仓储和分拨服务商普菲斯在上海临港物流园区举行了冷库建设奠基仪式,成为了首个在中国自行建造和运营冷库设施的美国公司。该冷库占地面积为2.6万余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先进的单层冷库项目之一。而普菲斯还计划于三年内再中国内地再开发5~6个冷链仓储基地。

  2012年,中粮集团也进军了冷链行业,与国外企业成立了,中粮世通冷链物流着力打造中国冷链物流领先企业。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张灿民调研冷链物流产业,走访了万翔冷链物流中心、程泰食品有限公司、源香食品物流园、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物流园区恒温仓)等企业,并表示,厦门发展冷链产业,当务之急是建立起标准、监管、技术等一整套框架体系。

  需求强劲

  冷链物流产业关乎老百姓餐桌健康,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急剧发展的市场需求。

  根据厦门市物流办提供的数据,厦门地区农产品肉类冷冻食品的年消费量在8万吨左右,年消费猪肉100万头;蔬菜供应来自全国各地,年消费量约50万吨,水果年消费量接近4000吨;海鲜的年消费量4万—5万吨,河鲜消费量约4万吨。

  而目前厦门主要的大型冷库(1500吨以上)总库容量11万吨左右,在建十几万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冷藏专业车辆仅有150辆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整个市区食品冷链的日常需求。

  逐步驶入快车道

  2011年7月厦门市被商务部、国台办列为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随后还被列为全国首批现代物流技术应用与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商贸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市场的驱动及一系列政策利好让厦门逐步驶入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快车道,一批颇具规模的冷链物流项目先后启动。

  日前,交通运输部补助全国重点物流项目,厦门前场物流园区(一期)和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一期)列入其中,据了解,这两大重点项目都将涉足冷链物流。

  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将配备专门一条冷链货物装卸线和冷链物流功能区,此前厦门相对空白的铁路冷链将凭此得到填补。

  位于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的万翔冷链物流中心,总投资额为2.5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其中20℃冷冻库面积约1.2万平方米;0~7℃冷藏库面积约4000平方米;18℃恒温库面积约1000平方米;常温库1000平方米。该项目已列入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项目,引进台湾冷链物流行业高级人才规划设计,采用台湾的先进货架系统,建成后将为全国首家航空冷链业务中转库,有望成为福建地区乃至中国冷链发展的新标杆。

  同样是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项目的源香食品物流园,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人民币。已投入使用的一期项目,占地1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园区集食品展示交易、仓储管理、配送运输、物流加工、流通信息等服务于一身,拥有6万余吨低温冷库,8万多平方米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园区通过颇具创新意识的现代化冷链供应链管理模式,整合园区近300家入驻企业的业务需求,实现统一仓储管理,共同配送,将形成年交易量超百亿的食品交易集散中心。

  随着新兴海峡食品物流产业园、旺墩冷链等一批大型冷链物流项目的实施和建成投产,随着行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厦门有望成为海峡两岸冷链物流中转的中心节点及厦漳泉大都市区冷链物流集散中心。

  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短期内要先行突破外汇和税收政策改革,上海市有关部门要转变整体的管理思路,重新界定自身职能。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继在“两会 ”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提“中国经济升级版”之后,此次在上海的调研,他再度强调这一概念。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指出,“要实现”新四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进一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的改革”。而对于上海的改革方向,李克强给出了一条十分具体的主张:“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

  这意味着,上海接下来将可能成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头羊,以“开放红利”实现新10年上海经济的再升级。本来,以上海的“资历”,确实也就应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起到示范作用。

  就全国层面而言,以“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新四化”无疑是一盘大棋,也是新10年中国经济实现升级的得力保障,而多数区域势必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上。但就上海这样城市化率已经很高的区域来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显然并非重点。

  上海的重点任务无疑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再以开放“倒逼”新一轮改革的推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建立自由贸易区设想,就值得尽快推进。预计中央很快就会有配套政策出台,在现有保税区基础上建立起自由贸易实验区。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提及,这一次有了中央高层的支持,预计上海试水首个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不过,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并非易事。目前,外高桥区域只是“保税仓储型”极其原始阶段的自由贸易区类型,距离成熟自由贸易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短期内要把以下两个问题处理好。

  一是外汇和税收政策改革,要有更大的勇气先行突破。自由贸易区需要有便捷的资本进出通道。现有的严厉资本账户管制,显然对于自由贸易区域而言,十分不合时宜,需要特别情况特别对待,有变通之策。税收政策更加需要有国际竞争力,在关税、所得税和流转税层面有更为宽松自由的变革。

  二是上海市有关部门要转变整体的管理思路,重新界定自身职能。李克强总理说,“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从现在的以监管为主、货物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往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的方向转换。把自由贸易区看成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来经营,而不能延续“保税区”的旧习惯。

  这两大问题是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区首先需要突破的,也是以此来推进改革的入门“钥匙”。而其中,有关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切改革得以推进的前提。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是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的绝佳契机。而且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会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定然能够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新10年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上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上海必须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可谓上海经济升级版区别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独有路径。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缺乏外在的激发因素,上海经济改革步子不大。这一次,一定要抓住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契机,实现上海经济的再跨越。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在提高物流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企业运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最近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对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当前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最终核实确认的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754家。必须指出的是,当前社会各界都有一种感觉,就是物流园区数量众多、遍地开花,但调查显示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名录中,调研组汇集各种信息来源形成了1204个物流园区初步名单,但其中有450个物流园区经多次核实查无实处。主要原因是这些园区仅仅提出了概念,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占地规模来看,物流园区占地以0.1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50亩~1500亩)居多,占46%。从物流园区建设投资的规模来看,以1亿元~10亿元为主,占到44%。具体来说,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企业自主管理为主流,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管理主要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占62%;由政府设立的管委会管理的占33%。这两种方式成为目前物流园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从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虽然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加工、交易、转运、报关和金融物流等服务发展迅速。

  园区商品流转呈现出品种多、服务领域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在典型园区访谈中发现,部分运营物流园区正在不断寻求服务创新。例如,开始推动基于产业联动的服务创新,包括物流与商贸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服务创新,包括物流与金融、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服务融合;基于多式联运的服务创新,如保税物流、口岸物流、国际物流的拓展服务。以新业态带动物流园区功能升级和服务提升的趋势已经出现。

  第二,园区布局网络化发展,功能集聚特征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组织网络化的背景下,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并通过贸易不断向周边区域辐射。通过跨区域合作,形成网络化服务体系,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对物流园区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部分城市土地资源供求出现失衡,城市功能分区已经成为城市土地优化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形式。物流园区的出现则是城市功能分区发展的具体体现,而物流资源空间集聚的经济、社会效应又强化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城市化规模扩张将使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部分地区形成了核心架构辐射全省的大园区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性业态。目前,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在我国部分省市逐步形成,整合区域网络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日益增强。

  第三,信息化建设得到重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需求迫切。

  调查显示,我国物流园区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信息化投入现状来看,投入超过500万元的物流园区占50%,超过1000万元的占33%。

  从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来看,采用委托定制方式的比例达到56%,显示物流园区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大多能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和服务特点。

  从物流园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来看,提高信息化水平选项在所有园区重点工作统计中排在第一位,可见信息化在物流园区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物流园区往往是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的集聚地,所以部分物流园区运营商或地方政府常常将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物流园区建设相结合,通过物流园区支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反过来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这表明实体物流园区需要信息化改造提升,而信息技术手段也必须依托和服务于实体物流运营,相互之间只有融合联动,才有发展前途。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对《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进行解读时指出,今后,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是进入引领提升阶段,实现信息运作拉动实物运作,物流服务反应及时,并能够提供按需、按时服务。

  推进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

  早在去年工信部组织召开的全国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推进大会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就谈到,面对我国数量巨大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组织零散资源、形成有效生产与服务能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改善民生、带动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前,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有效支持供应链管理,难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董宝青表示,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来说,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不仅有利于加快物流运作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产业链协同效率,而且有助于促进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业与制造业间的协同联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意见》明确将提高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作为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意见》,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和电子等重点行业,将选择若干有影响力的主制造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物流的作业和管理水平。此外,发挥重点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发挥核心物流企业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提升企业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的题中之义。

  标准规范体系亟待建立

  物流信息化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要加快研究和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编码、安全和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董宝青说。

  目前,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善,系统内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难以形成完整通畅的供应链,这最终将导致无效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成本和事故上升。

  《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末,要致力于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形成,关键的基础性标准、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和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宣贯成效显著。

  在具体措施上,要急用先行,推进关键的基础性标准和重点专业、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宣贯。根据《意见》,推进汽车及零部件、食品、药品、纺织品、农资和农产品等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化应用标准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数据层、应用层和交换层等物流信息化标准的衔接。

  智慧物流是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可以说,智慧物流将是信息化物流的下一站。董宝青表示,“我们要把数字物流、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标志语。”

  所谓智慧物流,是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技术协会董事长戴定一表示,智能物流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这个方向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水平仍然较低,自主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物流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和物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意见》因此提出,要支持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物流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提高物流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水平。在装备制造、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烟草等具有高附加值或需重点监管的行业,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

0
标签:五大 瓶颈 制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消费金融产业仍处起步阶段 五大瓶颈制约发展

2017-08-31 16:21
5416

三成城商行无法负担金融科技投入 三大瓶颈制约农商行

2018-06-14 15:51
6992

三大瓶颈制约跨境电商从B2C转向B2B

2014-11-07 13:56
1023

行业基金表现突出魅力显现 指数资源瓶颈制约ETF创设

2013-04-02 22:04
906

行业基金涨势凶猛 指数资源瓶颈制约ETF创设

2013-03-28 21:31
66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