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再引关注凸显中国地方政府融资方式亟待革新
这是中国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对于如何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的最新表态。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两会期间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债规模在10.71万亿元,整体风险可控。
新华网长春3月28日电(记者 张建)中国财政部正在部署有关地方债的调研,先以审计署统计的约11万亿元债务为基础,区分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并分析风险,分门别类采取政策,制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
这是中国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上,对于如何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的最新表态。
楼继伟表示,下一步会研究完善制度,给地方政府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这些表态再一次引发业界关于这个话题的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表明理清地方债务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今后地方融资出路何在也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债务问题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两会期间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债规模在10.71万亿元,整体风险可控。
但也有担忧,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国俊说,目前,各地纷纷出现“投资放缓、债务到来、投资冲动”三种矛盾碰头,一些地方债务问题“非常严重”,有的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账。
从已经公布的目标看,2013年多个省市将投资增幅目标定在20%以上。由此来看,2013年,各省市的投资依然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弥补地方收支差额,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理发行35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这一数量为2009年地方债发行以来最高。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评级今年初在香港举行主权评级论坛时发出警告,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上升,该机构可能会下调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
吉林财经大学副校长郝中华表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紧靠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但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追逐,地方债务和融资平台依旧被地方政府看重。“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寻找更多的财源。”
有关专家表示,短期来看,地方政府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但是这种投资地方政府参与过多,尤其是通过授信等途径为企业从银行贷款或者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这些方式并没有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把投资风险转移到了银行,地方债务或将累加,这对政府信用和银行都没有益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用阳光融资和预期、透明、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和其他一些不规范的、风险不易控制、不健康的隐性负债,同时又保持地方政府作为融资主体通过融资发挥贯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效益,这才是比较周全、合理的对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体系建设的态度。
对于城镇化存在的地方债务隐忧,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霞建议,建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多元投融资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和创新的资本运作,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最终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专业运作管理”的投融资模式,缓解债务压力。
作者:张建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