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原料造假危机频出

2013-03-18 13:13 2876

  自封“国酒”的茅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在白酒行业整体不振的背景下,严控“三公”消费、塑化剂风波、涉嫌价格垄断、

  自封“国酒”的茅台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在白酒行业整体不振的背景下,严控“三公”消费、塑化剂风波、涉嫌价格垄断、产品滞销、国酒商标争议、有机原料造假等危机频频爆出,将行业老大茅台送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然而,穿过茅台镇上的那道砖红色、气派的“国酒门”,记者看到的依然是一片宁静。制酒车间的工人一如既往地低头酿酒,优厚的待遇和稳定的工作让他们置身纷扰的世外,茅台的繁荣绝非假象。

  但是,在这宁静背后的另一面,不安和焦虑赫然存在。包装车间外曾经车水马龙的排队取货景象不复存在,年前加班加点的包装车间现在下午3点就停工了,市场上应声而降的零售价让经销商开始向茅台施压,快速扩张的产能是否会在今年白酒市场疲软的环境下变得过剩?这些变化中存在的危机色彩快速地席卷着茅台。日前,记者前往茅台镇,看到了风波中这家富有传奇色彩企业的AB两面。

  直击:“巨无霸”的版图扩张

  蜿蜒流过的赤水河是茅台海拔最低的边界。站在河边的大门向上看,整个厂区像一面巨大的扇子气势磅礴地“打开”。河对岸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茅台镇上的各色酒厂,蒸酒的烟雾在两岸弥散开来。

  整个茅台镇地处海拔400余米的低热河谷地带,常年笼罩在雨雾中,特殊的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千百年的酿酒历史让茅台镇上空形成稳定的微生物网,共同决定了这片土地所酿酱香型白酒的品质。

  镇上没有一家酒厂规模能和茅台这样的“巨无霸”相提并论。家住河对岸的张大爷今年79岁,曾在茅台做了近40年酿酒师。退休后的张大爷最爱做的事情就是隔着赤水河看茅台——60年间亲眼看着茅台建起了越来越多的厂房,工厂的边界“蚕食”着两边的土地,“这个厂区扇子越来越大。而最近几年,这个速度更是惊人。”

  一位工人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正在修建新的制酒车间,产能为每年3000吨。明年就将开始运转投产,为茅台的产能再添佳绩。”尽管“合理扩张,统筹发展”的道旗和口号在厂区内随处可见,但在茅台耗资几个亿修建的国酒文化城展厅内记者看到茅台向周边扩张、兴建五星级接待酒店、产能迈大台阶以及进军房地产业等更宏大的发展愿景。

  回应:负面消息背后有基金公司?

  整个白酒业遭遇的难题几乎都释放在茅台身上。“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出这么多针对茅台的负面新闻。”茅台集团战略管理部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段时间负责危机公关的部门几乎处于不断应对的状态中。“我们也不知道第二天会有什么样的新闻爆出来。”

  面对近期不断冒出的负面新闻,茅台人觉得委屈。“他们并不了解真正的茅台。”一位从东部沿海城市来到茅台工作的科长告诉记者,前些年这里交通很不方便,网络也不发达,在这里坚守的人们更多依靠的是对这家企业的信任与热爱。“做成今天这样有多不容易啊。”这位科长告诉记者,“我们怀疑,一些负面消息背后是在做空的基金公司。”

  3月13日,《时代周刊》爆出茅台有机原料造假时,记者正在茅台集团采访。上午新闻出来后,相关工作人员紧张地商定公告内容作为回应。公告并没有对该篇报道的疑点逐一回应,而是以冷静的陈述将茅台原料的来源进行阐述。媒体关注的疑点并未因此得到回应。对这样的回复方式,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你说,我们没必要跟他们吵架吧?我们只要摆出自己的态度就可以了。”尽管态度十分真诚,但老大的心态难以掩盖。

  疑问:给不出的答案

  在茅台镇采访时,记者采访了多家当地酒厂。其中在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三的怀庄酒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都关注茅台的发展,要是老大哥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小兄弟的日子能好过吗?”

  作为了解茅台的业内人士,他认为,茅台最该做的是放下国酒老大的架子,认认真真地利用这次机会完成调整,将此前扩张过程中凸显的问题逐一解决,另外,投入相当的精力和资源来重新梳理销售渠道。频繁爆出的危机除了白酒行业自身的疲软外,这些问题是不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副产品?这个质疑,茅台集团始终不肯向记者详细解答。有制酒车间的工人告诉记者,完全依靠传统工艺手工酿造的酒甘美与否完全取决于制酒工以及勾兑师的经验和水平。按照他们的回复,即使车间都招的是悟性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即使传帮带的制度已经形成,在快速扩张面前,真的可以不靠时间便能催熟一个高级酒师?关于媒体爆出的产能扩大原料缺口问题,茅台集团认为该媒体的数据计算方式有很大问题。那么正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什么?到底有没有原料的缺口?在各种危机叠加的时候,茅台无法给出的答案,让人们继续对“国酒”的未来心存疑虑。

  A面故事样本:酿酒车间酒师年薪可达20万

  1984年,16岁的彭朝就进厂做了酿酒工。彭朝一家三代都在茅台酿酒车间工作。他的父亲1953年进厂干了一辈子,儿子2010年进厂,现在以副班长的身份在茅台与贵州大学联合办学的酿酒大专班深造。“我们一家可以说见证了茅台的发展,并在其中获得了非凡的收益。”

  年终奖拿了12万

  “小时候家距离车间只有20米,可以说我是在茅台的酒缸里长大的。”彭朝很有悟性,进厂不久就被提为副班长。在一个制酒班组里,领导职务有三个——班长、副班长和酒师。“前两个职务搞管理,酒师代表的是这个班最高的技术水平。”现在的彭朝在一个13人的班组里担任酒师。

  “我当副班长的时候,副班长、班长、酒师的职位津贴是5元、7元、9元。每个月38元的固定工资外,我再拿5元,一共是42元。”彭朝说,当上酒师之后的多年间,职务津贴从每月9元涨到了500元,一直到现在的每月2000多元。他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的收入是税前8000元,近年来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年终奖拿到了12万元。

  一线酿酒工平均年薪10万

  按此计算,这个技术过硬的老酒师一年可挣20万元。这样的收入让彭朝在当地过上了十分好的生活——在仁怀有自己的房子,每天开车上下班。因为待遇丰厚,当地人都将能在茅台工作视为最好的选择。记者从茅台集团总部了解到,全厂近1.8万名职工的平均工资每年可达11万元,大部分一线普通酿酒工人的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

  这样稳定的收入让彭朝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他说,我和我的同事把茅台当家,家兴旺发达了我们才能跟着好,所以我们都盼着它好。他告诉记者,自己班组里有的同事给酒曲发酵,赶上周六周日不上班都要自己跑过来看一看闻一闻,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

  有职业骄傲感因为生产的是“国酒”

  “我们生产的是国酒啊!”这甚至是排在收入因素之前让彭朝更具职业骄傲感的原因。在十八车间他的班组里,他指着墙上印的茅台制酒工艺对记者说。“这里就像是手工作坊,我们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严格履行,不偷懒不取巧。”彭朝请记者品尝刚刚从窖里煮出的新酒。带点烧味儿的新酒有点刺鼻,喝到嘴中和成品飞天茅台的差别很大,没有五年陈酿的甘美。彭朝告诉记者,这仅仅是第二个轮次,茅台酒需要七个轮次的加工、历时5年才能上市。

  “茅台对质量的把控也是我们这些老工人尊重这个品牌的原因。”这位老制酒工告诉记者,茅台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年,端午踩曲,重阳投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经分型贮放,勾兑贮放,五年后才能包装出厂。他说,“不管之前市场对茅台的需求有多大,我们也没有卖过新酒,都是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来走的。工厂的坚持让了解流程的我们十分自信。”

  B面故事样本:成箱飞天茅台堆在库房

  茅台价格的脱缰上涨态势在去年年底戛然而止。政策层面的禁酒令、传播层面的各种指摘、零售价格的风光不再、急速扩张可能导致的产能过剩都将让茅台今年的日子不那么好过。

  提货点看上去有些萧条

  3月中旬是茅台酒销售的小淡季。与春节前车水马龙的景象相比,老包装和新包装车间提货点看上去都有些萧条。茅台物流体系的厢式货车一字排开停靠在厂内的大马路上,“旺季时,它们都应该在路上,而不是停在这里。”

  “这条路上以前全都停满了车,想找个车位都困难。”在老包装车间的提货窗口,来自六盘水的经销商胡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排队取酒至少要等6个小时以上,基本上前一天刚刚包装出来的1000箱(12000瓶)飞天茅台会在两个小时内一抢而光,已经交钱没有提到货的人只能第二天再来排队。

  53度飞天茅台跌破1000元

  不仅提货的人少了,价格也不再坚挺。“如果你想要点酒,我可以1200元一瓶卖给你两箱。”胡先生告诉记者,“这个价格相当划算,没有特殊关系经销商去年拿到的出厂价都要1400元,现在团购还要1199元呢。”

  记者了解到,500毫升53度飞天茅台的专卖店零售价为1519元,最火爆时,市场一度炒到2000元。如今市场上最便宜1200-1300元就能买到。2013年初,茅台执行多年的限价令又被强令取消后,一些地区从每瓶1250 元左右继续下滑。

  出厂价方面,仁怀当地的白酒经销商黄小松告诉记者,飞天茅台的出厂价为819元,提货单据上的价格有很大差别。便宜的在千元左右,茅台紧俏时,提货价格可能高过官方零售价。茅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茅台内部员工并没有不限量购买茅台的特权,其一生只有在结婚的时候可以凭结婚证购买一箱飞天茅台,“只能是一箱”。

  与“一刀切”的出厂价和参差不齐的零售价相比,酒厂一级代理商往下批发时的价格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供求情况。今年年初,上海、浙江地区500毫升53度飞天茅台一批价降为1100-1200 元,广东等地区一批价跌破1000 元。而上年这些地区的一批价曾高达1800-1900元。

  “存货还没有出完”

  窗口前“倒爷”模样的男男女女不少。“你要酒吗?”他们向记者晒着自己可以直接提货的本领。“你们是茅台的员工吗?”他们告诉记者,自己认识茅台的人,“能够搞到酒,你要多少,要得多价格可以商量,反正肯定比你在外面店里买的便宜。”当听说记者只想要一两箱之后,他们表示出兴趣不大。

  一位包装车间的工人告诉记者,春节前茅台酒十分紧俏。“当时我们每周至少工作六天,一个班次平时包装2.8万瓶酒,加班时则有3.2万-3.4万瓶。”但15日刚刚下午3点,记者在新包装车间看到,整个车间已经停工。“我们已经下班了。”一位包装工人对记者说,这几天下班都很早。“库房里的存货还没有出完,包装出来也没地方放。”

  记者看到,胡先生3月15日从库中提出的酒上打印的包装时间为“2013年2月26日”。“这在茅台酒卖得火爆的时候是不可能的,有的时候当天包装的酒都会瞬间被提完,拿不到的人只能第二天再来。”从提货处的窗口向里看去,成箱的飞天茅台堆积在库房里。

  茅台销量也应声而降

  与价格一起应声而降的还有茅台的销量。胡先生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自己手上卖出的飞天茅台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这里面有单价降低的原因,更有三公消费被抑制的因素。”

  由于自己的销售渠道多是针对政府公务接待,“我受到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胡先生对记者说,这个影响正在一点点释放出来。估计还有一段时间才会显现。他说,现在自己正在积极地梳理新的销售渠道,团购和企业购买是自己未来主攻的方向。

  来自研究机构的数据为茅台的销售困境提供了佐证。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份,商超渠道白酒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48%,销量同比下降37%。其中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1月商超渠道内营收同比跌幅分别为40%、37%、30%和63%。

0
标签: 前所 塑化剂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