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警惕“倒在中年”

李婧姝 管伟 |2013-03-13 21:29705

博时基金香港子公司博时(国际)行政总裁李锴,3月1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年仅43岁。一位认识李锴的基金行业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李锴为人很低调,也很随和,对待每一位同事都很客气。

  实习生李婧姝 金证券记者 管伟

  博时基金香港子公司博时(国际)行政总裁李锴,3月1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年仅43岁。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表示:“李英年早逝,非常惋惜!”李锴猝不及防离世,也给诸多重压之下的基金经理敲响了健康的警钟。自2009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英年早逝,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才33岁。

  行政总裁突发脑溢血

  11日晚,有微博消息称,BS基金的香港区总裁去世。昨日上午,《金证券》记者求证,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博时基金香港子公司博时(国际)行政总裁李锴,于3月1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年仅43岁。

  在扼腕叹息的同时,该人士表示,公司正有序处理有关后续事宜,目前国际投资部副总经理张强暂时接任。

  资料显示,李锴于1970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获得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士学位和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5至2003年间先后在美林资产管理公司、景顺投资管理公司工作。

  2003年12月,李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市场部总经理,2006年9月30日离职,此后分别在花旗私人银行和马凯中国公司工作。2008年5月28日,李锴再次加入博时基金,2008年8月28日起任机构业务董事总经理,2010年4月8日起调任博时基金(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负责人。

  一位认识李锴的基金行业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李锴为人很低调,也很随和,对待每一位同事都很客气。“

  多位基金经理倒在中年

  自2009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重重压力之下,倒在人生的中年阶段。

  被人称作“永远的阿尔法”——上投摩根基金前投资总监孙延群曾经说过,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能够长期坚持的人并不多。

  年仅41岁的孙延群,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躺在病床上还在看研究报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床边的电脑还开着,还在查看跟市场有关的资料。如今,不少金融界的同行谈起这些往事时,依然唏嘘不已。

  2009年初,51岁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原固定收益总监文鸣因癌症病逝。文鸣在生病后曾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手术完了之后又回到公司上班,病情再度恶化,遂致不治。

  2011年初,年仅37岁的银华基金前基金经理杨长清去世同样让业界震惊,杨长清毕业于五道口金融学院,做过产品开发、研究员、基金经理。

  一位与杨长清共过事的人士说,自从2009年底担任基金经理一职以后,杨长清经常会看研究报告直到凌晨。这期间,杨长清的孩子出生,初为人父的他,为了不打扰家人的休息,每天工作结束后,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2011年,申银万国证券的研究员赵立臣自杀,传说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

  2012年5月,中信证券公司法律部王先生,因脑溢血不治去世,据传是由于过劳死。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在近年来离世的基金从业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仅51岁,最小的才33岁,让人万分痛惜。

  不谈减肥谈失眠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基金经理是个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很多人缺乏运动,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就是坐飞机全国各地调研,生活极没规律,因而给健康带来很大隐患。

  记者认识的一位基金从业人员表示,她年前由于压力过大,一大块头发掉了。

  “压力太大了,早上5点多就再也睡不着了,一大堆的事情,一大堆的数字,比拼新基金销售数量,比拼新基金成立规模,比拼老基金再营销——比这个比那个,领导不管你的背后有多艰辛,他只要漂亮的数字。”该人士说,她还算好的,公司男同事许多30多岁就开始谢顶了,“当基金经理时间越长,头发掉得越多。”

  “许多企业的女同事聚在一起就谈如何减肥,我们聚在一起不谈减肥,谈得最多的是如何治失眠。”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士告诉《金证券》记者。

  基金经理不仅要面临着身体上的压力,还有排名带来的心理压力。

  “业绩好就意味着在公司地位高、奖金多,业绩一不好就会遭遇公司高层的压力以及投资者的埋怨。”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表示,基金经理表面看似风光,管理几百亿的资金,拿着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高薪,但完全是过着“年轻时拿健康换钱,老了以后拿钱换健康”的生活。

  >>>新闻延伸

  重压之下基金经理求宽容

  实习生李婧姝 金证券记者管伟

  投资是一项“与心灵战斗”的工作,每一个基金经理就像飞速转动的车轮,重压之下,基金经理请求社会各方能给予理解和宽容。

  没时间陪家人离婚率高

  由于国内基金业起步晚,却直接看齐国外基金业,因此,犹如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而又野蛮地生长。

  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告诉《金证券》记者,去年他基本上没有时间度周末,因为有永远写不完的研究报告。

  “我们一个月要写两三篇有深度的报告,一年要写100多份报告,而写报告只是调研之后最简单的一个环节,重要的是出差、调研。我经常写到早上四五点,休息一会儿就得再去上班。即使是周末,也很少有时间去休息。”该人士说,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背景下,和家人在一起变成一种奢求。“这也是基金业离婚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偏要做第一呢?!”《金证券》记者问。

  “如果你的排名老是垫底,那么脸上肯定挂不住,晋升的机会或转做基金经理的机会肯定没了。”该人士无奈说,为了每天不断刷新的排名,他们不得不像飞速转动的陀螺一样,不断工作。

  陀螺式生活压力巨大

  “基金投资是一个很快就要见到成效的行业,为了向股东方交待,向投资者交待,不得不夜以继日忙活。”《金证券》记者早年采访过的一位基金经理透露,做基金经理得身体好、心理素质好,才能挺得住。他们公司招人首要标准就是“身体好,精力充沛”,其次要求“要内心坚定,扛得住压力”。

  身体好是必须的,因为基金经理白天8点钟就要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要到12点后才能睡。

  “基金经理的工作很系统,要研究判断公司和行业,这意味着大量的阅读和调研,不仅是上市公司,还包括行业协会、行业的上下游。如果要长期判断宏观趋势就更难了,再加上中国股市的博弈性很强,难度就更高了。”该人士表示,白天有开不完的会,还要看盘,还要调研,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很节省;到了晚上也没有闲的时候,因为安静时才可以专心研读一些内容不错、篇幅又较长的报告;再晚一点,还要看公告。

  “除了钱拿得还算多,生活中没有幸福感可言。”该基金经理呼吁,不管是投资者,还是股东方,应该淡化排名,通过长期业绩来判断基金好坏,给基金经理一定的宽容与理解。

0
标签:基金 经理 警惕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赵学毅:寻踪金牌基金经理基金圈最可爱的人!

2017-07-14 10:15
1401

上海证监局:警惕非法基金的“六大陷阱”

2011-07-05 11:24
547

绿水零碳基金成立 聚焦绿色船舶信息、推进、生态系统等

2024-11-20 10:59
17960

信托行业频现“李鬼” 投资者需提高警惕

2024-11-06 14:27
47458

上市即巅峰情况频现 新股炒作风险需警惕

2024-11-06 14:27
4851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