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迈大步 油价调整常态化
2月25日国内油价逆市上调10天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进行调整。在此之外,一位民营石油企业高层提出,要注意定价机制外中国石油行业的垄断,以及垄断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月25日国内油价逆市上调10天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进行调整。
张平表示:“我们计划把周期能够调得更短一些,以使得能够适应国际油价频繁变动。二是准备取消4%,按照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不管达没达到4%,我们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这意味着油价机制将进一步接近市场化。不过他认为,油价机制除了市场化之外,还要考虑民众承受能力,尽快出台后续配套机制,减少对消费端的影响。
在此之外,一位民营石油企业高层提出,要注意定价机制外中国石油行业的垄断,以及垄断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油价一路市场化
中国的油价形成机制从1998年以来,一直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1998年,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迈出了市场化定价的步伐。
按照当时的方案,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此外,方案提出200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进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2001年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即改单纯参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油价格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因此,从1998年开始,国家确定原油基准价,每月调整一次,成品油由两公司在5%范围内自主浮动。2001年11月起,改每月调整为不定期调整。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雏形2001年开始出现,2006年企业自主浮动幅度提高到8%。其间油价一路上扬,并在2003年出现了“油荒”。
2008年版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此前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进行调整。
随后,伴随着资源税改革,油价机制调整为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波动超过4%,国内油价即行调整。2009年这一方案正式公布,并沿用至今。
能源专家管清友评论说,中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不会变,目前我们正走在市场化的正确道路上。
油公司乐见市场定价
事实上,业内一直在呼吁完善定价机制,2012年度国家发改委工作会议就曾提出完善定价机制,缩短调价周期,降低变动幅度限制。
张平在谈到现行机制的缺陷时说,现行机制一是周期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就调,如果达不到4%,就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够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一位石油企业研究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与以前各种版本的方案相比,此次取消4%限制的方案步子迈得很大,以前的方案中始终有一个涨跌幅限制,这次直接不设限,超出了预期。
这也意味着,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完全市场化之间仅仅隔着调价周期“这堵墙”。更为直观一点,新机制正式实施后,油价调整将更加常态化、频繁化,国际油价联动性也将更加紧密。金银岛分析称,新机制还将有效抑制因上调预期所引发的市场过度投机行为。
不过,林伯强对新机制也有担心。林伯强认为,按照新机制,油价如果连续上调也将面临现行机制同样的问题。因此要出台后续配套的补贴、减税等机制,减轻油价波动,尤其是油价上调对消费端的冲击。
定价机制之外,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卫东曾撰文称,垄断是油气行业另外一个大问题。
垄断阴影难除
上述石油企业研究人员称,新机制对石油企业是好事,及时跟进国际油价符合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的形势,还能减轻石油企业承担的调价迟滞期内的损失。不过他进一步称,站在石油公司的立场上,希望包括“暴利税”在内的税收机制也能与油价联动。
此外,油价参考油种也为大家所关心。现行定价机制参照布伦特、迪拜以及辛塔三地原油现货的价格。其中辛塔是印尼石油港口,我国进口的辛塔原油数量并不大,因此辛塔原油现货价格对我国油价的影响很小。但是,目前新机制的成品油参考油种是否会有所调整还不得而知。卓创资讯分析称,参考油种有必要调整为我国进口量较多的油种或是引进期货价格作为参考。
上述石油企业研究人员不愿意就国内市场的垄断发表意见。垄断因素谈及油价时经常被忽略,也往往成为舆论怨气所向。
中国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就通过消除进口权门槛,引进上中下游竞争,加强监管和配套补贴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行业垄断问题。
反观我国,自1998年石油行业改革以来,垄断的局势一直没有变化。在促进民资进入能源行业的政策出台后,至今成品油销售、原油进口、加工等环节还是被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几家企业垄断。
一家民营石油公司高层就对记者称,成也垄断,败也垄断,完全放开市场油价不见得能跌下去,但不放开市场,所有的责任都得几家大油企承担。
这家公司多番努力,仍然没有打破大油企对进口、加工环节“排产表”的束缚。该公司高层还对记者说,垄断已经成为油气行业发展的障碍,拉低了行业的效率,放开市场,引入竞争企业,情况至少不会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