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取消全额罚息还款宽时容差简述

2013-02-18 16:30 1206

  昨日,《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公布,修订重在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容差容时还款机制,要求银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卡息费计收方

  昨日,《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正式公布,修订重在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容差容时还款机制,要求银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卡息费计收方式和相应的优惠措施。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息费计收自律规则》则明确鼓励银行实施部分计息。上述两个规范均将自今年7月1日实施,但均为“自律”,银行何时取消全额罚息仍未有时间表。文/记者刘新宇

  本报讯 昨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官网上披露,经过多轮修订的《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公布,要求银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卡息费计收方式和相应的优惠措施。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息费计收自律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则明确鼓励银行实施部分计息。上述两个规范均将自今年7月1日实施。

  部分银行有罚息宽限措施

  目前,只有全额还信用卡欠款才能享受免息还款期,而非全额还款则会被银行计算利息。问题的关键在于,多数银行采取的规则是“按当期全部应还款额的全额罚息”,而不是“按未还金额罚息”,也就是说如果当期全额还款金额为1万元,在到期还款日前已还了9999元,多数银行还是会按1万元计息。

  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少数银行,其余银行大多实行全额罚息。一些银行为缓和这种矛盾,推出了“容差还款”方式,以广发银行为例,该行持卡人5元(金卡用户10元)以内的零头未还清,视同全额还款,不再计全额利息,欠款自动累积到下一次的还款账内,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有类似罚息宽限的举措。

  外界期望监管层介入

  但“部分计息”何时能取代“全额罚息”目前仍无具体时间表,“这主要是因为各家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不应一刀切”,一位银行业人士这样指出,他认为,银行在信用卡的前期投入上成本很大,虽然近年银行盈利状况不错,但不少银行的信用卡部分均面临较大的压力。

  外界则持续对“全额罚息”予以抨击。此次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牵头下虽然在“倡议”层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有哪些银行能真正落地目前仍待观察。

  外界期望,随着监管层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尽快出炉强制性措施,推进银行取消“全额罚息”。

  自律亮点一:账单到期3天前提示持卡人

  《公约》要求发卡行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客户对银行业务计息、收费标准及相关风险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公约》要求成员单位执行监管规定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卡息费计收方式和相应的优惠措施,由信用卡申请人(或持卡人)自主选择。

  《公约》还要求成员单位于信用卡到期还款日之前至少3天通过账单、短信、电子邮件、电话或信函等方式向持卡人进行还款提示。

  自律亮点二:还款宽限期至少3天

  《公约》要求发卡行建立信用卡还款容差容时机制。一是要求成员单位为持卡人提供“容时服务”,为持卡人提供一定期限的还款宽限期服务,还款宽限期自到期还款日起至少3天;持卡人在还款宽限期内还款时,应当视同持卡人按时还款。

  二是要求成员单位为持卡人提供“容差服务”,如持卡人当期发生不足额还款,且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一定金额(至少为等值人民币10元)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此部分未偿还金额自动转入下期账单。

  自律亮点三:规则倡议推进部分计息

  《规则》中则明确,成员单位可实施部分计息:“部分计息,即对贷记卡透支额中已还款金额给予利息减免优惠,对未还款部分按监管机构相关规定收取利息。”文件还提出,成员单位对贷记卡持卡人收取的滞纳金不应计收利息,且滞纳金收取金额上限不超过透支本金。

  业内预计,券商一季度营收显著改善

  截至昨日,多家券商发布1月业绩快报,半数券商业绩回升。进入2013年以来,市场交易异常活跃,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跃至2136.9亿元。另外融资规模有所提升,多重利好导致券商业绩提振,行业普遍预期券商一季度业绩或将显著提升。

  在2013年的第一个月份,市场延续年底的大行情,A股市场震荡上行并不断创出反弹新高。上证综指报收于2385.42点,当月上涨5.12%;沪深300指数报收2686.88点,当月上涨6.50%;中小板综指报收5112.73点,当月上涨5.62%。

  而1月震荡上行的市场,激发了投资者参与市场的积极性,活跃度继续攀升,当月两市A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较上月均继续增加,分别增加了21.67%、36.14%。而日均成交金额大幅跃升至2136.91亿元,最高日均成交额达到2800亿,较之上月继续增加641.97亿元,涨幅达42.94%。此外券商1月成立91只券商理财产品,创了6个月新高。

  火热的交投市场对券商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在已公布1月份业绩的14家券商中,除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净利下滑外,其余12家券商业绩均有不小的增长。利润大增的券商中,海通证券1月实现净利润4.2亿,比上月的1.2亿净增250%;长江证券净利更是从去年12月的1900万猛增至1.28亿元,增幅达573.7%。即使中信招商经理下滑,也比去年同期高,中信证券今年1月净利润为3.6亿元,同比上升80%;招商证券1月净利润为2.4亿元,同比增50%。

  许多中小券商业绩回升尤为明显,主要由于2012年年底业绩惨淡,导致净利润基数较低甚至发生亏损。其中方正证券、国海证券和西部证券则是扭亏为盈,1月份净利分别为8357.9万、5120.4万和3901.1万,增幅分别为252.9%、225.1%和305.9%。此外国元证券1月净利润为3540万,环比增幅高达3747.8%;东北证券实现6957万净利润,环比增幅达到2964.8%;国金证券实现净利8983.3万,环比增长347.2%。

  二级市场上,1月券商板块基本实现全线上涨,19只券商股(按流通股加权平均计算)涨幅为11.63%,超越同期上证综指。对于券商业绩能否延续如此增长,中原证券分析师谢佩洁表示,预计2月A股市场整体将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券商也将受益市场环境回暖带来的业绩提升预期和市场机会。不过,券商板块自身存在调整压力,将整体维持与上证综指同涨同跌的态势。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随着A股日均交易额的强势反弹、双融业务的扩容、以及资管业务收入贡献的增加,券商业绩下滑的局面在今年或将得以改观。如果今年日均成交量在1700亿以上,券商收入增长有望达到30%,而净利润增长可以达到30%~50%,部分券商的业绩增长甚至可以超过50%。

  申万分析师则认为,上市券商业绩一季度同比或显著改善,其券商分析师预计一季度A股日均交易额为2200亿,同比增47%;双融业务平均余额为1200亿,同比增200%;投行业务将下降50%,资管、自营业务同比小幅改善,券商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幅20%以上。

0
标签: 收方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