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开启新时代多种投资品“适时开放”
保险投资创新大幕已然开启,多种投资品种均被列入“适时开放”的阵营。“产品限于向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发行。
保监会将适时开放私募中票、国债期货、RQFII、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品种
保险投资创新大幕已然开启,多种投资品种均被列入“适时开放”的阵营。
除将再推三项新政外,《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适时开放私募中票、国债期货、RQFII、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投资品种。
从去年7月第一波投资新政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权和不动产的品种、范围和比例限制,允许保险公司委托有关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开始,到第二批险资投资政策出台,再到全国监管工作会议透露出的强烈“开闸”信号,保险资管的转型之路日渐明晰。
对此,有保险资管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大资管背景下,开放是好事。八仙过海,各显本领。”而投资品种的开放亦得到多位业内人士的认可。
试点先行
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草案)》(下称《通知》)的内部材料显示,保险资管公司将可发行“一对多”集合类资管产品、“一对一”定向资管产品。
“产品限于向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发行。其中,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投资人总数不得超过200人,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上述材料对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做出如上细化。
而此《通知》透露出的涵义则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试点”将重新开闸,即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向投资人发售标准化产品份额,募集资金,由托管机构担任资产托管人,为投资人利益运用产品资产进行投资管理。
《通知》亦明确了产品投资范围,囊括了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在内的绝大部分投资工具。
一位中型险企资管公司高管表示:“对冲风险的股指期货产品的放开很有意义,而资管产品的这个通知更值得期待,因为这是做第三方资管必备的基础。”
“放前端管后端”
保险资管投资放开的同时,监管转型的风向渐明。在保监会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要点中,转变监管方式被列为四大要点之一,其中包括推行内控体系建设、落实风险责任人、强化偿付能力约束及推动资产负债管理均有提及。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月28日在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暨培训会议上表示:“真正把风险责任和投资权交给市场主体,在推进改革、放松管制同时,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原则,把防范风险放在首要位置。”陈文辉也曾撰文表示,资本监管转型是保险市场化改革关键。
而债权投资计划发行机制的改变亦可看出监管转型的迹象。保监会将备案制调整为注册制的转变原因描述为“为推动债权投资计划投资业务创新发展,提高监管效率和透明度”。
其中亦有明确,过渡期间,注册机构临时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不过保监会对交易结构复杂、投资规模较大的债权投资计划,可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独立风险评估,督促发行人充分评估、揭示和披露债权投资计划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