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偏向中性

谢逸枫 | 2013-01-14 13:36 1312

作者谢逸枫撰文: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偏向中性,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收紧,预计2013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两次降准和1次降息的动作。新增贷款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没有进一步放松,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相对较为严格。

  作者谢逸枫撰文: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偏向中性,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收紧,预计2013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两次降准和1次降息的动作。

  导读:央行2013年1月10日发布《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人民币贷款新增8.20万亿元,较2011年的7.47万亿多增7320亿元。

  2013年1月11日上午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在2012年中国新增贷款达8.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15.76万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信贷投放及社会融资规模可能还将进一步增加。

  据央行网站消息,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11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11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47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全年净投放现金3910亿元,同比少投放2251亿元。

  中国央行2012年12月18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总额750亿元逆回购操作,而上周公开市场到期逆回购大幅回落至千亿元水平,创下8月20日当周以来的新低,资金面宽松状况可见一斑。

  据统计,去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66万亿元。其他融资渠道活跃弥补了信贷渠道的不足,使得整个融资环境比较宽松。

  据中国央行初步统计,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其中,信托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同比多8840亿元。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512亿元。

  从结构看,去年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低6.1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5.8%,同比高1.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8.1%,同比低2.0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8.2%,同比高6.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6.7%,同比低1.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4.3%,同比高3.7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6%,同比低1.8个百分点。

  去年12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较上年同期增加13.8%,增速略低于去年11月底时的13.9%。

  虽然去年12月仅新增人民币贷款4543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去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仅增加了4543亿元,同比少增1863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创下2009年12月份以来3年的新低。

  新增贷款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没有进一步放松,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相对较为严格。

  而且因为最后一个月的信贷对全年盈利贡献不大,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不高,但全年新增贷款数量基本符合预期,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2万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基本符合去年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

  虽然数量略低于研究机构之前的预测,但由于其他融资渠道保持活跃,整体流动性状况比较宽松,较2011年同期(同比)多增7320亿元。

  新增贷款明显下降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没有进一步放松,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相对较为严格。而且因为最后一个月的信贷对全年盈利贡献不大,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也不高。

  未来货币政策将同时存在放松和收紧的压力。201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偏向中性,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收紧,预计2013年上半年可能会有两次降准和1次降息的动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既然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还需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那么,在本来已经偏高的有效汇率无法调整的情况下,通过利率下调以放松货币条件就势在必行。

  预计2013年上半年可能会有2次左右(每次0.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以促使货币市场利率下降;还可能会有1次(0.25%)基准利率下调,以便更直接地驱使贷款利率下行。

  鉴于贷款利率已经开始下行、企业发债利率不高和出于管理通胀预期的需要,未来基准利率下调的必要性已经大为降低。由于存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不排除在上半年物价涨幅不高时小幅降息1次、0.25%的可能,也可能进一步实施利率市场化举措,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波动浮动。

  鉴于当前形势,2013年央行必定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基础货币;与此同时放宽信贷,增加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以保经济。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在上半年可能下调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之后随着外汇占款增量恢复,物价涨幅有所扩大,预计准备金率保持稳定。

  在经济下行、信贷需求萎缩的宏观大环境下,2012年的中国银行业新增贷款8.2万亿,创出史上第二高值,仅次于2009年9.59万亿的天量投放,高于2010年、2011年7.9和7.47万亿的水平。

  此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2013年定调,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贷款的适度增加,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2013年信贷目标将超过2012年的水准。2013年全年新增的信贷规模,基本控制在8.5万-9万亿元之间,同时社会融资规模也会保持高位。

  展望2013年银行信贷市场,按照3∶3∶2∶2的投放节奏来看,如往年一样,1月无疑将迎来一个放贷高峰。1月首周,建行信贷投放量已达415亿元,而该行在2012年1月全月的新增信贷投放才794亿元。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超过1万亿的可能性极大。对于2013年全年的信贷规模,预计将超过去年,基本开展在8.5万亿-9万亿元。

  2012年新增社会融资15.76万亿元,比上年多出2.93万亿元。主要是随着非信贷融资越来越多,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供血”足够。

  其他融资渠道对信贷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年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2011年低6.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8.1%,同比低2.0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8.2%,同比高6.6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4.3%,同比高3.7个百分点。

  尤其是债市融资经历2012年的急速发展,已经达到比较高的规模水平。虽然中国债券融资的占比在14%左右,比例远低于国外,但融资规模在全球来看已可排入前列。

  具体从社会融资结构看,其中,2012年信托贷款规模上升较为明显,增加1.29万亿元;占比达8.2%,同比高6.6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同比多8840亿元,占比14.3%,同比高3.7个百分点。

  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与2011年末相比,全年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增幅是2004年以来(9年来)最低值。这主要与国际收支改善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改变有关。

  随着经济筑底回升,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良贷款率温和上升,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未来银行信贷业务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同时,银行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危险防范。

  截至2012年11月,财政收支仍呈现出盈余4007亿元。如果要完成今年财政赤字8000亿,和预算调节稳定基金的2700亿,即总的实际赤字规模1.07万亿元,则12月单月的财政赤字规模将有望接近1.5万亿,较去年同期的1.35万亿扩大。

  2013年,地方政府大上项目的冲动是不容忽视的。以近两年大干快上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例,此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发布的报告预计,明年国内城轨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00亿-29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5%。

  上述报告负责人张江宇称,在原批准近期建设规划线路、以及2012年新增被批准建设的城市项目释放的情况下,预计2013年将有24个城市新开工轨道交通线路,规模达40余条段、846公里。

  国家发改委“项目审批与核准”信息显示,仅12月17日,发改委就批准了18个项目,涵括了多项光伏供电即“金太阳”工程,此前有报道称,发改委将推出一项总额达700亿元人民币的紧急刺激计划。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451亿美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6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人民币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分别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7个和0.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20万亿元,同比多增7320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6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301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543亿元,同比少增1863亿元。年末外币贷款余额683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全年外币贷款增加1451亿美元。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8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1314亿美元。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94.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1%。人民币存款余额9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分别比11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0.2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0.81万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7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974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58万亿元,同比多增1528亿元。年末外币存款余额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47.8%,全年外币存款增加1314亿美元。

  12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6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62%。全年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263.61万亿元,日均成交1.0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4.7%。

  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1%,比11月份高0.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2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62%,比11月份高0.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5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1万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

  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94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802亿元初步统计,2012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2.06万亿元、8752亿元、292亿元、2510亿元。

  谢逸枫,国家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美国格理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4-05-16 14:45
95124

陆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创新空间

2023-10-16 13:44
20498

央行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

2023-04-06 15:51
78392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2022-12-17 15:13
3606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支持有力 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相对稳定

2022-11-22 11:43
48934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2-11-17 12:10
2784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