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基金四大伪创新 短期理财基金或成鸡肋

陈伟 |2013-01-06 10:51883

曾经的分红基金和早期的QDII,如今的发起式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似乎是基民难逃脱的创新和营销陷阱。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如果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那么基金分红对投资者没有任何影响。

  曾经的分红基金和早期的QDII,如今的发起式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似乎是基民难逃脱的创新和营销陷阱。市场蹉跎之下,投资者更应警惕“伪创新”的忽悠,毕竟,在中国理财,防“忽悠”的能力很重要。

  几年来A股市场“跌跌不休”,再加上券商资产管理、阳光私募、信托行业的崛起,基金号称财富管理正规军的领头羊地位已岌岌可危。基金业在中国已走过十多年的时间,可基金公司似乎仍然不愿意做费事又费力的投资者教育,反而热衷于寻找热点来包装产品,再通过营销手段扩充规模。某种程度上说,基金公司更像是营销公司而非资产管理公司。而基金公司热衷包装产品制造营销噱头,发行“伪创新”产品也不是没有道理,近年来那些有“噱头”的产品都竞相受到市场追捧,首发基金规模更是屡创新高。但“噱头”终归是“噱头”,那些曾经或眼前的基金创新产品不仅要等市场和时间的检验,还要我们在选择时仔细擦亮眼睛。

  早期QDII大忽悠

  今年,海外市场逐渐从低谷中走出,国内的QDII基金业绩斐然,平均收益接近6%。可查看多只早期发行QDII基金,多数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上投亚太优势成立以来亏损更是达到了45%。

  回首2007年,QDII基金因申购人数众多,曾出现过比例配售的现象,南方全球精选、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以及上投亚太优势等首批四只基金QDII产品均曾创造了申购的“神话”。其中,南方全球精选因为申购量太大,之后追加了40亿美元的额度。

  虽然QDII基金当初宣称投资的是内地之外的国际市场,目的是对冲国内市场风险,但QDII似乎更贴近A股走势的净值表现,根本无法实现与A股对冲风险,单从业绩来看,是最大的“忽悠”基金。一位QDII基金经理对本刊记者坦言,虽然QDII基金宣称投资于国际市场,但实际仍与A股“打断骨头连着筋”,尤其是投资大中华区的QDII基金。

  如华夏QDII、南方QDII、上投摩根QDII等基金公司在2009年三季报中公布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持有大量中资银行和保险的H股。业内人士曾透露,基金销售主要靠银行渠道,保险公司又是申购基金的大户。国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基金公司来说都是绝对得罪不起的“大户”,所以只好拿出不少QDII资金做违心投资。

  而出于对QDII的“心理阴影”,让投资者一有机会就会赎回表现糟糕的QDII基金。在2009年三季度,QDII基金遭遇大规模赎回。其中,华夏全球QDII基金的赎回达到9.6亿份,南方基金QDII的赎回达到9.3亿份,上投摩根基金QDII的赎回达到8.5亿份,这三家基金公司的QDII规模总共缩水超过27亿份,令业内外瞠目结舌。

  分红型基金分的还是基民的钱

  分红基金,真的如银行利息般给基民带来稳定收入了吗?实际上基金分红并没有投资者想的那般美妙,分红也不见得真的鼓了腰包。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认为,开放式基金分红,其实就是把可分配收益的一部分以红利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不过是把投资者的钱从左口袋移到右口袋。操作上,投资者可以选择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多数投资者都把基金分红方式设置为红利再投资,这样等于把左口袋的大面额钞票,换成了小面额钞票,并继续放在左口袋中。而现金分红则是把左口袋的一部分钞票拿到右口袋,相当于基金公司帮客户执行了赎回的动作,但不收任何手续费。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如果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那么基金分红对投资者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投资者选择现金红利,那么对基民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分红的时机:如果分红后股市出现下跌,基金也下跌,那么分红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损失,有利于投资者。反之,如果分红后仍然上涨,那么实际上是降低了投资者收益。

  分红不会影响基金的累积净值,只有基金的累积净值才能真正反映基金的管理水平。净值增长率是判断基金投资价值最重要的标准。某些基金长期不分红,但累计净值增长名列前茅,这种基金仍然是优秀的基金。如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王亚伟从华夏基金离职前,不到8年的时间中,共分红8次,每份基金累计分红只有0.68元,但这并不妨碍华夏大盘成为累计净值和净值增长率最高的基金。

  发起式基金玩“噱头”

  发起式基金是今年基金公司为缓解其经营压力最新推出的 “噱头”产品。发起式基金需要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管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的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普通基金2亿元起发行,发起式基金5000万元起发行,且优先审批。

  发起式基金的优势在于它实现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之间的利益绝对捆绑,有助于加强基金管理人的责任感,避免了基金管理人只想着扩大规模提取管理费,而不专注于基金业绩的道德危机。然而今年发起式基金却集中在债券型和指数型产品中。德圣基金江赛春表示,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只是解决了中小基金公司发行基金产品困难的问题,对投资者并没有实质的意义。但这个“噱头”对基金募集确实有效,天弘基金作为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天弘债券发起式基金的募集规模达到了30多亿元。

  相对而言,投资者更希望基金公司发行权益类(如股票型、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而基金公司避重就轻,全面回避了此类产品,集中在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上。有市场人士认为:“发起式基金之所以很少在股票基金发行中试水,主要原因或许还在于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并不看好,甚至是基金管理人对自己的管理水平没有信心,不愿意也不敢去蹚那趟浑水,省得将自己也陷进去。”

  短期理财基金或成鸡肋

  除了发起式基金,基金公司还打起了短期理财产品的主意。首批短期理财债基汇添富理财14天、华安月月鑫分别创造了244亿元和182亿元的首募规模,给发行艰难的基金行业打了一剂强心剂,排队等待审批的短期理财基金一度多达20多只。

  短期理财基金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短期理财产品的门槛,不过随着到期日成绩单的揭晓,短期理财基金原形毕露。顶着低风险高收益之名的短期理财产品业绩平平,不仅远逊于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大幅跑输货币基金。

  截至2012年9月,已经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有14只(同一基金A、B份额算1只),期限包括7天、14天、30天、60天、90天和180天。来自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在收益方面,可纳入统计范畴的所有短期理财产品截至8月24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0%,而同期的货币基金平均年化收益为3.75%,高出短期理财基金0.85%。

  与货币基金相比,除了投资范围较广外,短期理财基金在其他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优势。在流动性方面,货基更是拥有绝对的优势。货币基金在开放日均可办理申购赎回,一般为T+1日到账,而短期理财基金在存续期内是不允许操作的。

  事实上,短期理财基金在收益方面与银行理财产品也不可同日而语。公开信息显示,相当多一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能达到4%,有些两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可达4.8%。相比而言,几只到期的短期理财基金年化收益率只有3.03%~3.97%。

  为了冲规模,基金公司为了发行短期理财基金是“赔本赚吆喝”。业内人士透露,基金公司发行一只短期理财基金,广告费、软文费、渠道培训费、活动费等营销费用就需要百万左右,银行再分走50%的管理费,基金公司想要赚钱不容易。而首批产品的火爆销售难掩其平淡的收益,随着发行产品的募集规模接连减少,而且每逢打开就遭遇持有人巨额赎回,短期理财基金或许又成为基金公司的一个创新“鸡肋”,投资者也要认清“鸡肋”的真面目。(陈伟)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应该建立基金持有人大会制度

2013-06-06 21:46
1054

基金持有人连续三年减员 六年来首次少于9000万户(图)

2013-04-08 21:05
900

亚马逊或裁1.4万管理人员

2024-10-10 15:21
89620

违法发放贷款,7名农信社管理人员被终身禁业

2024-01-29 13:56
135994

监管层进一步优化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模式

2023-10-16 13:23
14482

监管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证券交易

2023-10-09 11:08
4834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