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制造,从中国撤走多少?
“制造业回流”、“重振制造业”等词汇在过去一年中频频见于欧美媒体,更有外媒声称,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已经和其本土成本相当。英国智库、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马丁·惠尔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未来的20年里仍会继续制造业出口经济的模式。
“制造业回流”、“重振制造业”等词汇在过去一年中频频见于欧美媒体,更有外媒声称,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已经和其本土成本相当。过去30年,中国一直享有“世界工厂”之称,现在这股“回流潮”真的会卷走这个称号吗?
外媒热炒欧美“制造业回流”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不久前对外界证实,该公司计划投资1亿美元将Mac计算机生产回迁至美国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媒体纷纷宣布“从中国人手里拿回了工作机会”,让外界关注这轮欧美制造业从中国“退潮”的现象。 虽然苹果公司此次“回迁”只创造约200个新就业,但还是让美国国内感到“兴奋”。因为正如美国密歇根制造技术中心经济学家丹·卢里亚所说,“虽然是200个岗位,却可带来100万台的年产量”。最新一期美国《大西洋月刊》则以“内包兴起”作为封面话题,指出制造业回流美国,日渐成风。
就在美国媒体称其本土掀起“内包”热潮的同时,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也在实施相同的市场战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中旬的一篇报道称,在英格兰北部的梅西赛德,一家生产棉质靠垫的当地公司卡尔德利亚,在今年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的浙江省迁回英国老家。对于8年前后两次公司搬迁决定,其首席执行官卡尔德利亚感到“非常正常”。8年前,中国工人的工资仅是英国的1/10,8年后,中国工人的工资涨了400%,运输、包装、房租等也在不断上涨。该公司预计,明年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将和英国本土差不多。尽管该公司也承认,其英国工厂的雇员大多在五六十岁,但他们每小时可生产更多靠垫,每周工作时间更短,而中国雇员希望多加班,并且每12个月就会重新寻找一份收入更优厚的工作。
不仅仅是欧美的制造企业,《华尔街日报》12月下旬的一篇文章还提到,就在苹果宣布在美生产的同一天,另一则基本未引起外界注意的新闻是,苹果的两家台湾供应商可成科技和大立光电也计划将部分就业岗位转移回台湾。
跨国企业:承诺不减
“内包”是否真的成为潮流?究竟有哪些企业回撤?《环球时报》记者就此多方求证,而实际情况是,企业通常不会承认自己回撤,反而众口一词地回答“不减少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对与中国的合作充满信心。” 就《环球时报》记者在珠三角的长期观察,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有在珠三角的台湾企业完全放弃大陆业务,撤回台湾的例子。所谓撤资,一般是大陆的投资减少一些,台湾的投资增加一些,多设一个厂之类,说法通常是“把重心移回台湾”。这一方面是台湾当地政府积极鼓励台商回流,台湾人形象地称之为“鲑鱼返乡”,另一方面,也有台商去越南、缅甸、柬埔寨考察的。不过,背后的一大背景是,珠三角的台企,普遍感觉到人力成本上升难以负担,加上一些税收优惠逐年减少,要在当地增资或者设新厂,“比较不愿意”,有的台商就打着随时撤资的心理准备。另有在广东中山的台企,直接转向“内销”市场。有台商笑称,现在是“老板帮员工打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很多还能挨过去,但是2011年和2012年,不少台商感觉支撑不住。这些企业大多是制造业,生产家用品、五金等。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可成科技和大立光电计划在台湾投资设立新工厂,这本有望成为台湾当地政府在吸引企业回流方面的首批成果,企业却不希望媒体过度关注。台湾“经济部”工业局产业政策组副组长陈慧英认为,返回台湾投资的台企低调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冒犯到内地客户或地方政府。
一名中国银行业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一直有关于外资会大批撤离江苏与广东的传言,但究竟这种传言有多大代表性仍值得怀疑。外资转移至中国中部地区发展,寻求成本价格优势可以理解,但目前还没有感受到大批外资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而美国各州驻华协会会长史文生对记者表示,美国各州驻华协会会积极推进中美地方之间的务实经济合作。他不认为美国企业在“撤退”,相反,未来十年,中美在经贸关系方面的前景广阔。
“世界工厂”遭遇挑战
尽管如此,难以回避的问题是,过去30年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现在这个称号在失去吸引力吗? 在为欧美企业“回撤”找原因时,“成本”是公认的首要因素。“便宜的中国工人真的不好找,”《大西洋月刊》说,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GeoSpring高科技节能热水器为例,中国生产的这款运到美国,要卖1599美元;而美国本土生产的同一产品,零售价只要1299美元。
法国《论坛报》11月24日以“法企在华遭遇劳力荒”为题称,目前有3/4的驻华法企为找不到雇工而发愁。德国财经网12月19日称,最近,德国恩德风电公司就宣布撤回一部分中国的生产并裁员130人。该公司发言人称,中国市场“非常困难”、“竞争非常激烈”。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近日以“再见中国德国公司返回本土”为题称,现在,中国人力成本优势已大幅减退,而物流和质量问题更加凸显。
就美国而言,本土优势增加也吸引了一些企业“回流”。这包括油价自2000年以来急升两倍,燃料运费水涨船高;美国页岩气革命让天然气价格大跌,制造业成本因此大降。而工会势力衰落也让本地工资易跌难升。 值得一提的是,让欧美企业家想到“回迁”还有一个原因:他们看到中国同行收效不错。彭博社早前引述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威利·史的观点说,其实是中国的联想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生产计算机的计划,为苹果公司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广东共赢经济学研究院院长马国书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目前在广东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人力不仅仅是涨工资,法律保障下的社保更加完善,也让企业成本随之上升。楼市繁荣则让企业房租成本上涨。此外,和当地的一些港商、台商交流不难发现,现在的工人除了问工资多少之外,常常会问有没有加班,“如果没有加班,扭头就走了”。加班工资通常在正常工资的1.5到2.8倍,工人希望多挣钱,但对于来料加工,需要大量加班的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德国洪堡大学经济学者霍夫尔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除了中国的因素外,欧洲正处于欧债危机中,有非常多的失业者,工资水平因此下降,回撤刚好填补空白,欧美企业回撤的趋势可能还会加速。
不是所有制造业都能回撤
在所谓“制造业回流”的背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提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欧美市场依然不景气,失业率高企除拉低其本土工资水平外,也让制造业的重要性获得反复强调。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由于中国工资上涨,一些制造业会离开中国,回流到美国,或者转移去东南亚等地。他认为,回流美国的多是一些所谓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本身吸纳的就业较少。而“一些低端制造业的流失”,对中国来说,并不太令人担忧,中国需要的是更多高收入的就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如何创造更多高工资的就业。
美国经济咨询和分析机构“环球透视”经济学家奈杰尔·高尔特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制造业会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复苏,“但我并不看好将来制造业生产线和就业机会能大量回流美国”。他表示,对美国来说,少数制造业从中国回迁,是由于美国更高的生产率,并不意味着能够在美国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至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涨,更高的工资收入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长从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这将使得未来制造业竞争愈加激烈。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短期内很难动摇,劳动力成本只是决定制造业成本的一部分。部分制造业外迁,可能只是个案,并不具代表性。
而在马国书看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回流,对于那些回流欧美后,不需要签署长期雇工协议的企业,都有回迁的机会。不少欧美企业回流,担心的是本国庞大的社会保险负担,而不在于工资本身。欧美就业不景气直接压低了当地整体雇工成本。一名韩裔美国人在美国佐治亚州的阿梅里克斯小镇生产筷子,大量出口到中国就是一个例子。
德国洪堡大学经济学者霍夫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回撤的一般都是低技术的,高技术有竞争力的企业仍会留在或走向中国。英国智库、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马丁·惠尔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未来的20年里仍会继续制造业出口经济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