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中小企业峰会探讨“实业的出路”
“中国有超过5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提供了7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和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据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份额。
本报讯(贾丽华)“中国有超过5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50%以上的财政收入,提供了70%左右的进出口贸易和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据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品开发份额。”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在海南省澄迈县举行的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峰会上表示。
近年来,国外企业将设在中国的工厂纷纷迁回本土,或是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正逐渐给“中国制造”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资本来抵御较大的危机。有统计显示,仅温州一地,2011年以来的民间借贷规模就超过1100亿元,而其中投向生产经营的比例仅有35%。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峰会上说,中国实体经济的贫血状态,让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难、盈利难、投资难、转型难等生存困境。他指出,“要化解实体经济贫血,缓解小微企业困境,必须重构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让资本回归实业,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把扶持三农的‘少取多予’政策移植到小微企业上来,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后劲。”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对此给出了具体的意见——融资渠道要向多元化融资转变,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渠道,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要从单纯的商业担保向政治担保转变,加快政治担保机构的建设;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要从完全依靠自主积累向部分依靠财税贴现转变;要从单税的融资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