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大变局 新战略版图正形成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12日在广州表示,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全面超越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明显加速,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员12日在广州表示,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全面超越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中国正努力形成从南到北、由东至西拓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版图,推动国土空间分布更趋合理。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在过去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成为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出席在广州举行的2012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暨区域合作座谈会时说,2006年,中央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地区经济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明显加速,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2007年,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6%,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到2011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长速度整体加快,连续4年全面超过东部地区。
中西部等地区经济发展增速使全国区域生产总值分布更加均衡。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西部和东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已从2006年的44.7%上升到2011年的48%,区域分布更加合理。
中西部地区赶超势头仍在持续。据杜鹰介绍,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GDP同比分别增长10.8%、12.4%和10%,均超过东部地区9.1%的增速,预计全年增长速度仍将快于东部地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连续多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全面超过东部地区还是首次,这是我国区域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也标志着区域协调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杜鹰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信息,自2006年第一份区域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出台以来,国家在7年间编制了80多个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涵盖了东中西各个地区,对主要区域基本实现了“一区一策”。而且还相继出台了支持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文件,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
区域合作已成为区域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路径。范恒山说,区域合作从合作内容到合作方式实现了全面跨越,从过去局限于招商引资等领域拓展到推动一体化、加快产业承接转移、实现公共服务共享等核心内容,并打造了粤港澳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大批合作平台和载体。
杜鹰说,2006年以来,在全国区域整体规划的引导下,国家重点支持了一批有条件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不同层级的新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东部沿海地区已完成新一轮战略布局,中西部地区也培育形成了成渝、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经济增长极不断破土而出,并呈现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拓展的新局面,国土开发布局更加均衡。
同时,有关专家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众对协调发展、公平发展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相关标准也越来越高。如仅国家扶贫标准由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提高到2300元,对应的扶贫对象就增加了1亿多人。中国区域发展的差距目前还很大,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任务依旧艰巨,区域协调发展制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也需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时间解决。
“未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以深化、细化、实化区域政策为路径,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互动,推动区域发展协调。”范恒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