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发力 外向型企业防范风险有新招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货币都出现较大的波动,具有外汇收入的出口外向型企业面临一定程度的外汇风险。如何通过对冲操作,尽量规避风险,已成出口外向型企业的重要课题。
金融海啸:防范风险已成当务之急
近日,中信银行外汇业务战略客户(成都站)高层论坛召开,汇率政策调整的金融对策被提上重要议程,表明汇率波动加大带来的经济风险渐渐凸现。“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对国内外客户实体经济已产生实质性影响。”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行长邱泉表示,在遭受前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冲击后,全球经济下行无疑让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更大发展压力。
数据显示,英镑兑人民币近两个月来迅速下跌,一度由前期的10.90下跌到8.60附近,贬值幅度超过20%。截至12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又出现连续第四个“跌停”。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产品部经理沈效志一言概之,在汇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必然会给非成本领先优势企业造成巨大压力,当成本增加和收益降低双向“推动”,企业的利润缩水成为必然。
“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川内出口型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收汇风险和国家风险。”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郭洁认为,由于国际市场购买力的急剧下降或买方当地货币大幅贬值,国外买方任意取消订单、拖延付款或违约的事情频频发生,情节严重的甚至对出口信用证项下的收款无理拒付,拖延付款或强行杀价,这些不利因素均可能导致出口型外贸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停滞,无法履约交货。
防范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外部保障: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并举
今年以来,外汇局相继推出一系列有关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等多个监管新政策,并为新政策的实施推出了直接投资外汇业务、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3个系统。“这些政策可以增强外汇业务真实性审核、加强对贸易外汇资金流入监管、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规范外汇业务操作。”郭洁分析说。
为帮助客户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融资活动,银行也频频“出招”,推出一系列成熟的金融产品和市场咨询服务,与企业共同应对汇率风险。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为客户提供了规避汇率市场风险的结算产品、融资产品和资金产品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国银行也在11月12日出台了“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有两项专门支持出口型企业:对于产品有稳定海外需求的出口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并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出口融资产品和高效的国际结算服务,帮助企业控制出口收汇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银行将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结算工具和金融建议。”邱泉表示,积极应对市场挑战,银企合作实现互惠双赢,是当务之急。
内部自救:善用金融手段和交易技巧
除借用银行融资产品规避风险、将企业的外汇风险固定化外,银行外汇专家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些“自救”招数。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交易员尹嘉建议,出口型企业必须牢固树立成本意识,抛弃投机心理,选择银行远期结售汇等金融产品,锁定汇率成本;同时,在签定贸易合同时,尽量利用自身的谈判地位,本着风险共担原则,在合同中约定汇率保护条款。
郭洁建议,企业应尽可能争取以信用证方式结算,并由信誉良好的银行保兑;在交易币种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较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尽量回避近期汇率波动较大的高风险货币;在交易期限上,应当尽量选择即期交易,减少远期交易;合理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这一金融衍生产品避险;推荐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分摊收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