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争夺向上游供应链延伸

谢卫国 | 2012-11-29 10:18 2227

  全球智能机“全盛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兴盛,但竞争也随之激烈。事实上,智能机市场竞争已传导到供应链环节。在触摸屏、

  全球智能机“全盛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兴盛,但竞争也随之激烈。事实上,智能机市场竞争已传导到供应链环节。在触摸屏、背光、智能手机天线环节,国内厂商占据相当市场份额。不过,在充分竞争的电子行业,得技术得产能者得天下。于是各厂商纷纷推出技改和扩产计划,触摸屏企业欧菲光、莱宝高科、宇顺电子都已出台定增方案,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智能机市场持续火爆

  毋庸置疑,今年是全球智能手机的全盛之年。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在年中预测,201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达18亿部,同比增长4%,为2009年以来最低年度增速。从结构上看,功能机出货量急剧萎缩,同比大跌10%;智能手机则增长38.8%,达6.86亿部。而按其发布的季度出货量合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4.79亿部,各季度同比增幅均超40%。因此,全年情况还可能要好于预期。

  在各大手机品牌中,三星前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9亿部,全球排名第一。二季度和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幅均超100%。苹果排名第二,为8800万部,季度出货量起伏较大。其他排名靠前的品牌中,中国手机厂商中兴、华为通过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合作拿到不少市场份额。其中,中兴通讯二季度进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为800万部;三季度排名上升一位,出货750万部。华为在同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IDC的最新报告预计,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5亿台,同比将实现翻番。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国家级市场,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6.5%,而美国则为17.8%,第三名英国占4.5%,其后是印度和巴西。

  平板电脑方面,由于四季度苹果、谷歌、亚马逊均推出了新平板电脑,微软更是携操作系统WIN8与平板Surface同步亮相。为此,IDC修正今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预测值,从之前的1.074亿台调升至1.171亿台。同时,该机构还将2013年的全球平板电脑销量预期从1.43亿台调升至1.66亿台,并预计2016年的销量可达2.61亿台。

  有券商研究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微软WIN8操作系统与平板电脑的匹配,有效弥合了此前平板电脑在“商务”与“休闲”功能上的割裂,Surface的“跨界”融合极大地拓展了平板电脑的外延。“这种改变将糊模超极本与平板之间的界线,这也是超极本的希望所在,并可能最终使其在明后年爆发。”

  供应商订单显著增加

  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盛,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其中,上游触摸屏、背光、天线、电池、结构件等企业受益最早,龙头公司优势更大。

  这一点,在国内触摸屏龙头企业欧菲光身上已有所体现。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公司触摸屏订单供不应求。从近期的情况看,大尺寸订单更是超乎预期。

  手机背光龙头企业聚飞光电也是如此感受。公司副总经理、董秘殷敬煌表示,进入四季度后,手机背光订单增速明显,主要是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需求驱动。

  天线生产厂家信维通信也发出了积极信号。公司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需要更多天线,公司收购北京莱尔德之后,LDS天线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一线品牌手机厂商的出货将显著提升。据了解,近来公司沙井生产基地手机天线订单饱满,由于客户保密需要,该基地已不向调研机构开放。

  对于四季度订单突然增长,分析人士认为,四季度是传统旺季。但一些积极因素也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联发科推出智能机芯片。据了解,较之高通产品,其性能更优越,价格则更亲民。对于依靠价格优势获取市场份额的二线品牌手机和平板电脑厂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其次是传统功能机厂商转产智能机。由于功能手机销量萎缩,传统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转产智能机,并期待在市场全面爆发之前拿下更多份额,于是大量地向上游企业下单。另外,WIN8及Surface让“久推不火”的超极本看到新希望。一些超极本厂商开始加大投入,带动上游供应增长。

  企业纷纷定增扩产

  事实上,对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厂商来讲,市场竞争其实早已波及到了供应链环节。为了实现市场“卡位”,三星、苹果等一线品牌一方面采用先进技术,构筑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则抢占上游产能,大量“吃进”上游供应商产能。而两大巨头之间同样也存在上游供应环节的竞争。对于主导“千元智能机”的国内厂商中兴、联想、华为来说,稳定充足的上游供应更是他们制胜的关键。也正是这个原因促成了国内触摸屏厂商欧菲光、宇顺电子、超声电子等与这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厂商的战略合作。

  从今年销售业绩看,欧菲光算是异军突起。公司自2008年开始电阻式触摸屏生产、研发及销售,并于2010年利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电容式触摸屏。由于技术转型和良率爬坡等原因,公司2011年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期。在对原有生产线完成技术改造,特别是苏州子公司和南昌子公司相继建成投产之后,公司触摸屏产能大幅提高,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的触摸屏生产企业。同时,也是除台湾地区之外,中国少数几家薄膜式电容屏生产大厂之一。

  目前公司已经取得三星、摩托罗拉、联想、中兴、华为以及宇龙酷派的供应商资格。从最近的公告来看,公司今年还得到不少下游企业的赞誉,包括获得联想的“优秀供应商”、华为和宇龙的“核心供应商”等奖项。业绩方面,公司厚积薄发,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68亿元,几乎是去年全年营收的两倍;实现净利润1.95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0倍;基本每股收益达1.02元。

  分析人士认为,欧菲光脱颖而出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技术路线选择对路,二是新项目达产时点与市场需求切合。

  有触摸屏行业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玻璃式触摸屏适合单一机种大规模生产,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厚度和重量是其劣势。薄膜式触摸屏柔性更好,对多机种、小批量生产适应更强,成本也更低,且比较轻薄。“薄膜式触摸屏极大地满足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轻薄化要求。对于采取‘机海’战术的手机厂商来说,更有非凡的适应能力。目前欧菲光很好地解决了薄膜的透光性问题,产品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他说。

  兴业证券分析师刘亮表示:“欧菲光一体化战略做得较早较彻底,产品线从盖板玻璃(cover lens)、感应器件(sensor)到模组,甚至上游膜材料研发、生产均有覆盖。”产能方面,公司已自筹资金提前实施定增扩产项目,月产小尺寸玻璃式触摸屏达300万片;月产小尺寸薄膜式触摸屏达700万片,中大尺寸150万片。而相对于旺盛的订单需求,这些产能还远远不够。

  另一家触摸屏企业宇顺电子在客户拓展和产能扩张上也全力以赴。公司今年与中兴康讯签订了23亿元产品供应框架协议,中兴康讯为中兴通讯的上游采购公司。分析人士表示,中兴与宇顺的大额框架协议,显示出中兴通讯对上游供应的“圈地”意味,也反映出下游企业欲打破供应“瓶颈”的迫切需要。

  国海证券分析师钱文礼认为,自2011年下半年上马以来,宇顺电子公司触摸屏项目今年上半年取得1.44亿元的销售收入。公司上半年基本完成中兴康讯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新产品的导入验证工作,目前产能和出货都处于爬升期。经过3-4个季度的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四季度工艺流程趋于成熟,产能和良率达到正常水平,公司未来情况将越来越好。

  公司 技术方向 行业背景 看点 说明 主要客户

  长信科技G+G、TOL 中大尺寸供不应求,产业链一体化趋势 5代线(昊信光电),明后年昊信与长信的资源整合 5代线切大尺寸(18.5、21.5寸)更经济,产品线、工序、市场多方面配合

  欧菲光 GFF、GF、G+G、TOL 技术快变 规模、客户、多技术路径 以规模抢占大客户,客户粘性高,技术风险小 三星、华为、联想

  莱宝高科 G+G、TOL 产业链一体化趋势,中大尺寸供不应求 下半年环比业绩改善,明年中大尺寸TOL 模组开工率良好,具胡技术、成本优势 国内品牌为主

  超声电子 G+G、TOL 产业链一体化趋势,TOL将盛行,未来取代G/G 产业链一体化最早,TOL技术 抢得大客户,但产能扩张谨慎,制约其接单能力;TOL国内首家出货 中兴、联想、海信

  宇顺电子 G+G、TOL 产业链一体化趋势 产业链一体化 良率上升速度较快,产能开始释放,大客户开拓成果显著 中兴、华为

  部分触摸屏厂商一览

  智能机触摸屏主要触控技术

  谢卫国

  全球手机智能化趋势非常明朗。在诸多颠覆性技术之中,人机交互环节引入的触控操作,让用户体验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强化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潮流。

  研究机构认为,虽然未来可能面临声控技术的进一步挑战,但电容式触摸屏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竞争优势。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应用的触控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外挂式触摸屏。其中又包括两种产品形态,一是“玻璃式”,即“盖板玻璃+感应层玻璃”(GG);二是“薄膜式”,即“盖板玻璃+上感应层薄膜+下感应层薄膜”(GFF)。外挂式触摸屏的主导企业是触控模组厂家。第二类是内嵌式触摸屏,包括两种技术形态,On-cell和In-cell,主导企业为面板厂商。

  由于触控感应结构设计的不同,外挂式触摸屏技术的进化路径也不尽相同。其中,GG技术演进方向是TOL/OGS,也称为“单片玻璃解决方案”。优点是技术成熟后,可以节省较多成本,且能减小触摸屏厚度和重量。缺点是玻璃边缘强度低,容易碎裂,且生产线不易柔性生产,量产良率不够。

  目前掌握TOL/OGS技术的内地企业主要有欧菲光、莱宝高科、超声电子、长信科技。

  GFF技术进化方向是GF,即将原来用于实现触控感应的两层薄膜减为一层。基于上感应层的设计位置不同,GF又衍生出两种方案G1F和GF2。目前掌握GF各种技术的内地企业主要是欧菲光。

  内嵌式触摸屏方面,On-cell技术的主导者是三星显示(SMD),以及中国台湾企业奇美、友达等。In-cell技术的主导者是夏普、索尼和LG。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外挂式触摸屏方面,GG和GFF技术最成熟,成本也最低,被手机厂商和平板电脑厂商广泛采用。其中,GG屏的主要用户有中兴、海信等。GFF屏的主要用户有三星、华为、联想。新技术屏GF、OGS则主要受到平板电脑厂商的青睐。除了苹果ipad、亚马逊Kindle fire2用GG之外,微软新推的平板电脑Surface用的是G1F,苹果ipad MINI用的是GF2,谷歌nexus7用的是OGS。

  内嵌式触摸屏主要运用在高端机型上面。由于技术主要掌握在少数显示屏生产厂家手中,因此暂时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相应的产品成本很高。像On-cell屏主要应用在三星Galaxy S系列上,而In-cell产能则基本被苹果iphone5全部包掉。分析人士表示,欧菲光发展非常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GF技术厂商。未来公司有望藉由掌握的GF2技术,凭借批量柔性定制生产优势,继续领跑触摸屏市场。(谢卫国)

0
标签: 智能机 供应链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