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认为中国崛起仍将继续 经济奇迹尚未结束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吸引我们。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中国既不会很快统治世界,它的经济也不会崩溃。(作者西班牙证券研究学院国际金融硕士导师、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娅·佩雷斯-塞雷索)
原题:外媒认为中国崛起仍将继续
德报:中国吸引力无可匹敌
【德国《商报》11月6日文章】题:中国在崛起——那又怎样?
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吸引我们。也没有哪个国家引发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一些人怀疑中国想取代美国且未来甚至会统治世界。另一些人则认为该国是一条纸龙,并不断预言它的经济将崩溃。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中国既不会很快统治世界,它的经济也不会崩溃。谁离开中国大都市的超现代化机场、豪华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并深入中国内陆,谁就会看到这个大国还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国目前虽然已经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13亿人口仍有近一半生活在农村。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下降到30%。这意味着要为数亿人修建新房、学校、医院和道路。
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国内消费。目前,中国消费增速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快近一倍。这样一来,该国将越来越不依赖出口和欧美日益减少的需求。
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巨大潜力。
最后,它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财政和近3.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也就是说,它拥有刺激经济增长的巨大政策余地。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使自己适应中国的进一步崛起。我们不必对此感到紧张。相反,仅仅因为这也会给我们带来大量财富,我们就应该感到高兴。
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美好的一点是:我们相互依赖。中国很想让它的巨额美元投资别再贬值——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无论如何都会带来这种后果。如果欧洲继续深陷危机,中国就很难实现经济上的进一步崛起。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让我们应该平静对待中国崛起:儒教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文化。它的最高价值观是和谐。因此中国人最喜欢通过协商解决冲突。他们认为的合适道路是中庸之道。此外,他们不用零和博弈思考问题。他们的思考方式是加总的、辩证的、整体的。
一切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崛起仍将继续,明天的世界将是中美共同强大的多极世界——如果我们欧洲人认识到这一时代特点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话,这个多极世界上也将有一个强大的欧洲。那将是一个没有超级大国的世界,一个充满更多竞争的世界,一个更好的世界。(作者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斯特凡·巴龙)
西媒:中国经济奇迹未结束
【西班牙《经济学家》网站11月5日文章】题:中国经济奇迹结束了吗?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报告显示,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速度为7.4%,低于第二季度7.6%和第一季度8.1%的增长率,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不过国家统计局预计,凭借7.7%的平均增长率,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稳定增长,并且最后一个季度经济数据有改善迹象,因此当局对达到7.5%甚至7.8%年增长率的目标满怀信心。报告指出,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就业稳定将有助于经济复苏以及消费和投资增长。
尽管有这些积极信号,国际上仍有很多声音认为这些数字说明中国经济开始着陆,甚至是“硬着陆”。他们强调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对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和出口工业强劲发展基础之上的,中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模式转变(推动内需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艰难过程。然而这些人似乎忘记了,为了促进经济模式转变,中国政府今年采取了两项措施:为出口企业减税(以稳定出口)和批准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他们忘了经济模式转变似乎已经开始,服务业产值对
GDP的贡献相比上一年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4%,这些事实即是证明。
还有人强调,地方政府2008年至2009年挥霍浪费留下大量债务将导致中国未来面对各种问题。另一些人指出,中国私企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申请高利息贷款,而国有企业则可以享受国有银行发放的补助贷款。这些人似乎忘了今年中国央行已经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有人指出,政府抑制房地产发展、调控主要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房价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些人似乎忘了从现在到2020年,为满足中国全部(包括中西部地区)住房需求需要新建住房1亿套,尤其需要建设大量保障性住房,因此中国离房地产过度建设还很远。
大多数声称中国经济将下滑的人似乎忘了,中国的范围远不止沿海城市,即使整体GDP增长率已经降至一位数,中国内陆城市经济依然保持着两位数增长。这些城市的居民最近几年不仅收入增长,而且开始大量消费外国产品。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更是让人期待,一旦经济共同体在2015年建成,加上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协定,中国边境地区经济将出现显著增长。更现实的观点应该是,在新兴市场即500多个中国四线、五线甚至六线城市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将继续创造财富、收入和消费不断增长的道路。?(作者西班牙证券研究学院国际金融硕士导师、中国问题专家胡利娅·佩雷斯-塞雷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