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力促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要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开会研究多种手段促进金融支持经济,这在以往并不多见。”社科院金融博士范方志认为,这体现出政府多管齐下力促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的决心。
受金融危机影响,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出现衰退迹象之时,新兴经济体经济正面临下行风险,我国经济也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增速放缓现象。基于对未来衰退的担忧,全球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采取下调利率等货币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以阻止衰退的发生或蔓延。
我国也不例外。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调。而自今年九月份以来,我国逐步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信贷稳定增长。如央行连续四次降息,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于11月起取消了信贷规模的限制,于近日暂停了央票发行。这一系列举措,均意在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发挥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不过,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化和全球日益面临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体系资金流向生产和消费领域的难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单靠放松货币供应不足以解决企业信贷问题,解决企业资金紧张还需要多管齐下。
据介绍,在一些主要经济体均出现“央行松绑、商行惜贷”现象的同时,在我国,一些银行出于对信贷风险的担忧,抬高了借贷门槛,以致一些企业仍无法摆脱融资难困境。此时,多方位、多渠道解决生产资金紧张,保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成为当前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需要多方面金融手段给予支持。此前央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指出,央行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一方面会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贷款,继续扩大信贷投放。一方面会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