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何不降准?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上周五,本轮逆回购操作规模累计高达2.74万亿元;公开市场尚未到期的逆回购规模合计8040亿元,资金投放量接近两次降准所产生的效应。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偏高的情况下,通过降准向商业银行释放资金,提高其贷款投放意愿,继而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央行为什么不降准?逆回购为何“常态化”?最近几个月来,从金融市场到经济学界,这个话题引起广泛讨论。
众所周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承载了太多的目标,包括稳增长、控通胀、压房价、保汇率,这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管如此,本文作者希望能够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逆回购为何有效?
进入2012年,在停发央票的同时,逆回购重新出现在公开市场,经过春节前夕与5月初的两轮逆回购之后,央行6月底以来一直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同时暂停了正回购操作,市场翘盼已久的降准则迟迟不见落地。
稍加梳理可以发现,降准呼吁者们提及最多的理由是,随着外汇占款流入的趋势性减少,原有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生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偏高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以提振宏观经济,避免超预期下行。
对于这一点,反方的解释是:其一,流动性的释放并不一定需要通过降准来实现,过去三个多月来,逆回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其二,宏观经济下行程度并不一定超出了管理层容忍范围,还没有到迫切需要开“猛药”的时候。
仅从资金面角度而言,逆回购是有效的。今年6月底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个多月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维持了资金的紧平衡,并且平稳度过了9月底的季末与双节大考。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上周五,本轮逆回购操作规模累计高达2.74万亿元;公开市场尚未到期的逆回购规模合计8040亿元,资金投放量接近两次降准所产生的效应。
逆回购可以替代降准吗?
与降准相比,逆回购存在两大争议:一是无法提供稳定的预期,目前逆回购期限最长仅为28天,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如此短的期限内,很难将资金拿去放贷,无法满足稳增长需要;二是逆回购成本较高,资金成本与同业拆借相当,目前稳定在3.3%~3.6%,远高于银行从央行获得的准备金利息(不到2%)。
诚然,为了稳定预期,逆回购可以像正回购那样拉长到91天,甚至像央票那样拉长到1年乃至3年,但这仍无法解决资金价格过高的局面。目前大型银行负债成本基本控制在2%以内,只要逆回购还维持当前的市场化价格,就不可能成为存款的有效替代来源。倘若逆回购发行利率远低于市场价格,不仅操作上无法市场化,对一级交易商之外的金融机构而言,更显失公平。
这意味着,由于成本因素,即便逆回购期限与操作量继续提升,也不可能成为商业银行有效的负债来源,而只能作为补充流动性缺口的方式。因此,逆回购无法真正替代降准。
为什么有必要降准?
理论上,在经济下行阶段,要想提高银行的放贷意愿,或加大资金供给,需要做的是降低负债成本,提供稳定的负债来源,于是应当降准;如果要提振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需要做的是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使之更接近借款人所能承受的价格,亦即降息。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今年六七月份两次降息的同时扩大了存贷款基准利率浮动范围,由于银行存款竞争激烈,其最终效应是,存款利率的实际下降幅度,小于贷款价格的实际下降幅度,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相对上升,影响了其资金供给的积极性。
考虑到实体经济下行阶段,企业信用风险增加,银行从风控角度出发,是希望获得更高的贷款价格的,而降息与扩大浮动范围与这一愿望并不相符。这是因为,大企业往往是基准定价,在债券融资剧增带来的脱媒冲击下,还可能带来向下浮动的压力;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历来以上浮为主,并且往往是一浮到顶,扩大浮动范围作用不大。
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降息预期越来越微弱,因为当前的现实并非企业不需要资金,信用扩张还在继续,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求钱若渴,欠缺的是供给,是银行那颗放贷的“心”。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偏高的情况下,通过降准向商业银行释放资金,提高其贷款投放意愿,继而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为什么迟迟不降准?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是,既然逆回购无法真正替代降准,并且降准是有必要的,为什么央行迟迟不降准呢?
从“存在即合理”的逻辑出发,主流机构分析认为,目前央行迟迟不降准,一是约束银行的放贷能力,限制新增信贷供给;二是为了减弱货币政策的宽松信号,控制房价的上涨压力。
央行不降准的背后,或许有着更长远的深意。通过使存款准备金率处于高位,可以限制货币供应量扩张,推动经济转型。尽管长期来看,需要通过利率市场化达到这一目标,短期内,央行只能通过维持偏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避免2009年天量信贷重演。
与此同时,降准虽然是必要的,却不一定是必需的。一方面,降准要实现的流动性宽松目标,基本可以被逆回购取代;另一方面,逆回购所不具备的提振实体经济的职能,可以间接通过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来实现,即通过维持资金面相对宽松,为债券供给放量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债券置换贷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