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皮革纺织等企业外迁

2008-12-01 21:44 470

转移不成,就转型 产业格局“变身”,对遭遇发展瓶颈的珠三角来说,是基于现实的迫切选择,也是最为实际的途径。 部分出口企业的倒闭、外迁是

    转移不成,就转型

    产业格局“变身”,对遭遇发展瓶颈的珠三角来说,是基于现实的迫切选择,也是最为实际的途径。

    部分出口企业的倒闭、外迁是市场优胜劣汰、资源成本、税收及产业政策调整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过程。

    归根到底企业才是市场的主体。珠三角经过30年的积累,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仍将吸引企业在这里繁衍生息、成长壮大。转型的压力、成长的困扰企业应该都是最先感受到的。珠三角的企业家都非常清楚“羚羊定律”自己不一定比狮子跑得快,但一定要比同类跑得快,跑在前面的企业会慢慢发现不同的风景,向更大的天地拓展。但总有落后的企业会慢慢消亡或者离开。

    改变是必然的。只要不是“只死不生”,只要有能替代的产业,没有竞争力的就让它撤走吧。有专家提出,珠三角已经到了展开经济转型的“拐点”,要实现这种转型,就必须允许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在珠三角,比鞋业更具代表性的外向型企业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港资格兰达科技集团原来只是从事机械产品的加工,但正是充分运用香港国际化平台和深圳一系列扶持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成功地由一家配套生产厂升级转型为拥有自主品牌的集成电路封测系统设备供货商。

    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企业一直是广东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从最初的“三来一补”企业到今天珠三角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鞋革、服装、IT产品的制造业基地?外向型企业在进行自身升级转型的同时也让珠三角在世界的版图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这些年来也在不断延伸2007年广东加工贸易带动的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就达4300亿元人民币,同时广东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也由1996年的35.6%上升为2007年的56.6%。

    但毋庸讳言,当加工贸易出口政策从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时,珠三角不少外向型企业也走到了发展的重要隘口。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外向型企业?现在已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珠三角外向带动的发展模式正在艰难地寻找转型升级的方向和新的发展契机。

    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珠三角的一些企业已在为未来积极布局。外向型企业在这片土地上也已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早期的来料加工企业已经逐步退出珠三角版图;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一些企业则从OEM起步后,逐渐向研发和销售两端延伸,进而实现转型。

    简单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简单出走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中国毕竟有着13亿的内销市场。经过这轮风暴的洗礼,现在,具备一定实力的台资、港资企业正在转型自创品牌,主攻内销市场。

    从去年一直跟踪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东莞市厚街镇外经办主任陈锦胜称,外贸加工企业要开展内销业务,一般先稳定出口,再逐步扩大内销,如果不做出口直接转内销,风险太大。

    他说,根据一些外贸加工企业转内销的经验,一般是70%出口,30%转内销。

 

0
标签: 珠三角 企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