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转型需要较长过渡期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可能正是出于对过渡期的安排,规划特别指出,“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同时“加强存款准备金工具与公开市场工具的协调配合。
【财新网】(记者 李雨谦)《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研究人士认为,转型目标是明确的,但受限于目前的利率传导现状,可能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过渡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通过其微博表示,货币政策要从数量调控为主转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需要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以及有深度的、覆盖面广泛的、形成市场化利率、汇率的金融市场。
他认为,在转换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必然需要面对的战略任务。货币政策从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的转换,也将面临一个动态转换的过程。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过去央行的调控主要是以数量型调控为主,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不健全,未来需要继续完善利率市场,才能逐步过渡到以价格型调控为主。
当前的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空间,这可能将对货币政策的转型构成障碍。
对此,规划指出,要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依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健全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财新记者表示,到2015年能否实现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目前很难判断,而且在规划中官方也没有承诺何时实现,仅是“推进”。但是可以看出央行正在进行有关尝试,预计在较长一个过渡时期内,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将互为补充。
石磊说,逆回购是数量型和价格型有效兼顾的政策工具,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可以频繁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在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传导到信贷市场,但事实是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割裂的,目前这种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仍然需要对市场流动性规模进行调控。
目前央行逆回购操作已经常态化,9月中旬更是启动了28天期逆回购,逆回购从短期逐步走向中长期。显然,逆回购操作已经成为公开市场的主要工具。
可能正是出于对过渡期的安排,规划特别指出,“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同时“加强存款准备金工具与公开市场工具的协调配合。”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意味着,央行需要建立起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新政策指标利率,强化公开市场操作价格和数量之间的逻辑联系。未来Shibor某个期限的利率,可能将会成为央行政策操作的目标对象,其很可能是隔夜Shibor或一周Shi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