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危”中含“机”

2008-11-26 01:53 271

  尽管美国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吃尽苦头,但是危机往往也是“转机”。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发展中国家,只要应对得当,趋利避害,就有可能化危机为机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中国也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虽然,由于中国金融机构所持美国“有毒”证券产品较少,因而直接影响不大,但是美国金融危机正通过各种传导途径间接冲击到中国。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已快速下滑至9%,而且下降趋势暂难扭转,显然这与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不无关系。

  不过,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首先,金融危机提供了改变国际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基本都是被动地接受此前主要由发达国家制订的金融规则,缺少自己的话语权,而金融危机给了中国增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声音的机会。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中国鲜明地提出了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的观点。

  其次,金融危机将倒逼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主要依靠内需的道路上来。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首当其冲感受危害的是沿海加工与出口企业,表现为订单大批流失。但是,在出口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增强。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22%,增幅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消费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近期中国果断推出4万亿元投资及十项强有力刺激经济措施,这会进一步提高内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此前过分信赖出口的失衡局面。

  另外,金融危机引发资源、能源等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的发展成本。近年来中国对原材料、能源等的“胃口”大得惊人,一些国际资金借机炒作“中国因素”,造成中国大量进口的原材料、能源等价格飞涨,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创出147美元的天价。这不仅增加了中国的发展成本,而且还输入了通胀压力。目前受美国金融危机打击,国际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中国企业应抓住机会,加大资源、能源等商品的进口,为下一轮经济起飞做好储备。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当时中国不仅安然渡过了危机期,而且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大幅提升。尽管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远超亚洲金融危机,但是只要应对得当,危机同样会变成机遇,中国将会重塑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