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融资 为加工贸易解难题
2012-09-01 17:481175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东莞市政府在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困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如政策上,东莞出台“三来一补”企业就地转变成三资企业等规定,融资启动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成立融资企业,为企业融资,并且尽最大努力减免企业的各种费用。
关键词九
解困
2010年在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时任东莞市副市长的江凌曾向南方日报记者讲述一个细节,2008年东莞市成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中心,为企业召开政策宣讲会。初期企业只派厂长或技术部负责人来听政策,他们听不明白,回到企业无法跟老板交流。无奈之下,东莞市政府官员分别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这4个东莞外资企业总部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与企业高层当面沟通,讲清楚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的利弊以及政策环境,效果很明显,有些企业在推介会一结束,企业高层立即部署转型升级工作。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东莞市政府在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困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如政策上,东莞出台“三来一补”企业就地转变成三资企业等规定,融资启动10亿元加工贸易转型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成立融资企业,为企业融资,并且尽最大努力减免企业的各种费用。
解困从“三来一补”转三资开始
“过去一提转型升级,企业就误会要被赶跑,如今这种误解已经完全消除,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整体心态平稳。”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危机催生倒逼机制,如今东莞的企业老板们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2008年7月,东莞制定了《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及指引》,这可以看做是东莞政府开始着力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困的开端。
在这份指引文件中,规定来料加工企业注销前,工商部门允许投资方先设立一家筹办性质的三资企业,三资企业名称可沿用原来料加工企业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同一处所有两家企业并存,并要求环保、消防、安监、海关等方面为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升级提供方便。紧接着,东莞开始谋划帮扶出口型企业拓展内销,首先实行的是简化内销审批业务程序。2009年黄埔海关与东莞市合作推行“集中申报”模式,这一模式与传统内销审批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企业可以“先内销后征税”。假如一家企业要将一批进口保税料件或其制成品做内销,按照传统模式,不管有多少可以顺利做内销,先一次性缴税。按照“集中申报”模式,企业可以先进行内销,多次内销后,再在次月集中一次办理内销征税。“集中申报”模式不但有简化内销程序的好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缓税利率下调无疑进一步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
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
加工贸易企业意识到转型升级后,融资难成为它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快,东莞市政府便拿出10亿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资金,推动“三来一补”就地转型升级,以促进东莞市外源型经济稳步增长。此举极大增强了东莞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信心。
东莞市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支出2.2亿元。如通过提取贷款风险补偿金、发放企业贷款贴息,激励银行和担保机构加大对东莞市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该计划自2008年10月实施以来较好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提振企业信心、拉动经济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东莞政府还鼓励融资公司设立,利用民间资本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全国首创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
2002年,东莞市政府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全国首创成立了东莞市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10年时间过去了,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召开会议100多次。协调会不仅协调解决了众多涉及企业和外商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更推动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在优惠政策方面,推动市政府取消了市一级权限收费,三资企业场地使用费和“三来一补”综合费用结汇手续费,减半征收堤围防护费等,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扶持措施方面,推动出台了《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和指引》、《东莞市企业人才入户办法》和《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促成了10亿元融资支持专项资金和来料加工厂转三资企业“一站式服务窗口”的设立,大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了企业人才入户、新莞人子女在莞接受义务教育、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型等外商重点关注问题。今年5月的103次协调会议上,讨论了8项内容,涉及部分土地无法办理土地使用证、海关对转厂设备审核、减免治安联防费、招工难用工紧张等问题。
■声音
台商反映问题有最直接渠道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庆源:
南方日报: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为企业解决了许多问题,您对协调会有何评价?
谢庆源:协调会成立已有10年时间,它已经成为东莞台商反映问题最好、最直接的渠道,确确实实为东莞台商解决生活、经营等许多问题,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的作用。我经常跟台商们讲,有困难的话就向协调会反映,请相关部门给予答复,效果非常好。
南方日报:企业的老板说,外商联络小组协调会机制长期延续下来不容易,要不断创新并发挥作用更不容易,您认为协调会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
谢庆源:从第100次协调会开始,较小的事情就不在会上讲了,会期改为两个月一次,大多讨论产业发展问题,协调会也改变过去部分镇街轮番收集问题的做法,改为在全市范围内收集问题;此外,改变过去会议后再沟通的做法,改为每次会议前20天内把需要研究的问题集中起来,相关职能部门先行与相关企业沟通,会议上再给出明确答复。
南方日报:您所参加的协调会会议中,哪一次的会议印象最深刻?
谢庆源: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小事,当时相关部门出台一个电梯使用15年要强制报废的政策,很多台商反映虽然电梯到了年限,但是运转情况良好,而且能够通过安检,如果依照政策的话会浪费钱。当时我们就在协调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市领导在会上就表态说,如果台商反映的情况属实,那么相关部门办事就不要过于注重条条框框,不能简单粗暴,应该在事实与法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政策直通车
设立专项资金
推动企业转型
从2011年起,将“科技东莞”专项资金从每年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其中,有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加工贸易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鼓励其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改造和引进先进设备。从今年起,东莞设立10亿元融资专项资金,在工业企业贷款、直接债务融资、组建再担保公司、鼓励金融创新等方面予以资助,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担保机构对企业的担保额度同时,还设立了20亿元升级转型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优质创业资本、项目、技术、人才向东莞产业集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