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陷入泄密门:3.2万个人信用信息遭泄露

2012-08-15 09:59 1191

  江苏银行陷泄密门  3.2万客户信用信息违规泄露 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批评  第三方机构宜信从银行获得用户信息后,用于提升自己的业务,实现

  江苏银行陷泄密门

  3.2万客户信用信息违规泄露 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批评

  第三方机构宜信从银行获得用户信息后,用于提升自己的业务,实现更多盈利。不过,江苏银行却称这3.2万客户信息是宜信提供的,出发点是开发信用卡客户。银行和机构打造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出现这种行为归根结底是信息管理方的责任。银行信用问题又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根据央行上海分行调查确认,江苏银行将3.2万份银行客户的个人信用信息透露给第三方机构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后简称"宜信公司"),被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然而昨日,江苏银行回应称,3.2万客户信用信息并非是由江苏银行提供给宜信公司,而是由宜信公司提供给江苏银行的。3.2万客户信息,到底由谁提供?结论一时间扑朔迷离,但由此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才是事件的关键。

  调查:3.2万个人信用信息遭泄露

  据媒体报道,江苏银行上海金桥支行在今年2月-4月期间,宜信公司提供的授权查询书,在未与客户发生业务关系的情况下,查询了3.2万余人个人信用报告,并将部分查询结果提供给宜信公司。

  据悉,宜信公司是国内一家P2P贷款平台。"宜信如果从其他机构拿到这些客户的电话号码、个人信息甚至更精准的信息,最终还是要靠业务的转化率来实现盈利。银行客户跟宜信客户有较多重叠,如果有1%或2%的银行客户成为了宜信的客户,宜信的收益肯定很高。"一家网络借贷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央行上海分行经过调查认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为此,央行上海分行已经责令江苏银行上海金桥支行,对违规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行为进行整改,并将依法给予该行行政处罚。

  回应:客户信息用于开发信用卡客户

  虽然事发银行已遭央行上海分行通报批评,然而昨日,江苏银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这3.2万客户信息是宜信公司提供给江苏银行的,其出发点是供支行开发信用卡客户,所以才有短期内大批量的个人信用信息查询记录。"

  据江苏银行方面称,3.2万客户信息的提供方是宜信公司,而江苏银行方面,仅在使用上述客户信息进行信用卡业务信用审核之后,口头告知宜信公司,"有部分客户符合开卡要求,另有部分客户不合要求"。该行称,并未给宜信公司提供客户的信用报告。

  不过,江苏银行也承认,"此次事件中,自身风控环节做得不到位"。据江苏银行介绍,其实在央行通报之前,江苏银行也已经展开自查,并已经提交过一份自查报告给央行。

  对于江苏银行的回应,宜信公司昨日并没有给出确切回复。

  拷问银行信誉还剩多少?

  不管这3.2万客户信息由谁提供,可以肯定的是,不知情的客户才是最"受伤"的。

  据银行知情人士透露,银行普通的客户经理就可以接触到客户个人信用信息,每家支行都有单独的接口接入央行,因此查起来并不困难。然而这么多的个人隐私信息,一旦被用作它途,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坦言:"银行客户的资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基金公司可以查、信托可以查。银行的信誉问题越来越值得拷问。"

  "银行、一些机构可能会出现在这种灰色的产业链里面。我觉得,出现这种行为归根结底还是信息管理方的责任。"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认为。

  面对个人信息被泄露一事,不少网友都非常担心,手机上莫名其妙接到的各式广告短信、电话,是否也与银行有一定关系?银行的信誉还值得相信吗?个人隐私信息如何得到保护?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立法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对这种泄露个人信息的,要给予一定力度的惩罚,而非只是被通报批评责令整改。

0
标签: 江苏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