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的“生长痛”
2011年以前,我国保险业几乎像热带雨林的植物一样,疯狂地生长,寿险尤甚。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研究报告,2001-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8%,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及新兴市场。
2011年以前,我国保险业几乎像热带雨林的植物一样,疯狂地生长,寿险尤甚。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研究报告,2001-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8%,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及新兴市场。
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也迅速从2001年初的3.37万亿元,膨胀到2011年底的超过6万亿元。而累积最后一个1万亿元,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还是在受到银保新政的巨大冲击之下。
疯狂过后,经历“生长痛”也就成为必然。
今年初以来,我国寿险保费增速开始出现明显的疲软态势,大批保险公司出现负增长,其中不乏排名前六位的大型保险公司。尤其在银保新单保费一项上,更出现25%以上的负增长。市场也开始“大方”地谈论这一话题,与去年的羞涩遮掩形成比照。
其实用“生长痛”来形容我国保险业,不算十分贴切。因为医学上所谓“生长痛”,多因儿童生长发育过快引起,但属于正常情况下的无疾而痛。但我国保险业发展至今,所表现出的种种恐非“无疾之痛”。
首当其冲的就是行业形象的整体下滑,营销员增员难、留存难、产能低;销售误导和少赔惜赔普遍存在;其次还有产品单一、业务品质差、内含价值低等等一系列问题。
所幸的是,自去年10月底项俊波履新保监会主席一职后,对于扭转保险行业形象痛下决心。“要让理赔难和销售误导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履新69天时,他终于在今年初的监管工作会议上,表达了其被业界誉为“铁腕”的“项式新政”。
除了口号,还有实际行动。今年初至今,保监会下发各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超过30个。近期备受关注的保险投资新政13条,更是“项式新政”的集中体现。
此外,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察觉,自项俊波上任以来,保监会一直没有对寿险公司新筹建分支机构的申请予以批复,官网上发布的部分是财险公司筹建分支机构的批复,部分是已经在去年上半年批筹,经过半年左右筹备后先后开业的几家寿险公司。
不仅如此,保监会还驳回了两家新寿险公司的筹建申请,一家叫做“大爱人寿”,一家取名“三键人寿”。
“先把现有公司理顺了,才能放心大胆地铺摊子。”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的人士如是理解。她的说法不无道理,上周五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办法》,意图也在理顺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规范保险公司控股股东的行为。
一位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告诉笔者,保监会正在制定新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新办法出台前,有意暂停批设寿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而新办法计划将分支机构的设立审批与总公司的偿付能力紧密挂钩。这将是保监会向全面实现偿付能力监管迈进的又一实质性步伐。
但笔者更希望看到的是,监管机构在调控分支机构审批速度的同时,向市场传递出另一个信号——重品质、轻规模。
众所周知,但凡某地有分支机构设立,势必引起当地市场的一阵骚动——高管跳槽、营销员被挖角、银保市场利益被重新分割……水涨船高的“财务费用”以及屡遭诟病的“聘才计划”都是在各公司急于跑马圈地过程中衍生而来的。
总部设在南方的一家寿险公司,在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不久,就立下了两年内完成其他公司需要3-5年才能实现的业绩目标,即在2012年底设立千余家四级机构,实现500亿元的保费规模的誓言。
但进入2012年,随着全行业整体萎缩,公司部分业务出现严重下滑,进而诱发高层震荡。当年曾经投入堪称“5+2、白+黑”的工作热情及强度的高管,也只能向业绩低头。看来没有“功劳”,光有“苦劳”还是枉然。
这样的例子,在业界比比皆是,但这样一幕为何无休止地重复?
有人告诉笔者,“寿险公司没有量,就没有意义。”也有人说,没有规模,排名不能靠前,公司连优秀人才都吸引不上来。更不用说高管的业绩考核和对股东的回报。
的确,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但就是因为公司频频向这些现实问题低头,股东耐不住寂寞、公司耐不住寂寞,高管耐不住寂寞、甚至行业的监管者也耐不住寂寞,才会让正常的“生长痛”,日益演变成了某种病灶。
如今,行业发展出现了瓶颈,但增速放缓的时候或许也是转型成本最低的时刻。等到发展机遇来临时,恐怕所有人都习惯于“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是一番“大干快上”的景象了。
所以,保费下滑某种意义上或许是好事情,因为它为“坚定不移”地治疗“规模病”释放了一个不错的“时间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