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发展空间仍很广阔
尤其应该看到的是,加工贸易极大地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使大量低文化水平的农村人口转型为产业工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要不断加强政策引导,遵循加工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定存量,调控增量,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向产业链的两端提升。
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加工贸易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并因其具有比较优势,帮助我国迅速成为面向全球的低成本加工制造基地,助推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加工贸易在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密切内地与台港澳经贸关系等方面也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提供了超过400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但是对于我国要不要继续发展加工贸易,近年来开始出现各种争议。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低,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还有人认为,加工贸易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转成一般贸易。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不少加工贸易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经营主体和区域布局都已经发生了积极变化。尤其应该看到的是,加工贸易极大地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使大量低文化水平的农村人口转型为产业工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由于我国在国际上的整体比较优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仍然能够发挥我国在制造能力、配套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从经济发展历程看,跨国公司每隔20年左右就展开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而每次产业转移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进程加快,研发的国际化、服务的外包、高端制造业的跨境转移势头还会继续加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需要;也是企业加快发展、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的需要。要不断加强政策引导,遵循加工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定存量,调控增量,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向产业链的两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