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构筑南北物流大通道

曹鑫鑫 佟绍英 | 2012-07-26 16:06 2026

  ■曹鑫鑫 佟绍英 文/图  “东北亚交通枢纽,东北出海新通道”,这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一句广告语,也是丹东港壮阔发展的真实写照。

  ■曹鑫鑫 佟绍英 文/图

  “东北亚交通枢纽,东北出海新通道”,这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一句广告语,也是丹东港壮阔发展的真实写照。

  走进丹东港,眼前一片忙碌、繁荣的景象,海面上一艘艘满载货物的万吨巨轮有序停靠;码头上一台台高耸的塔吊轰鸣作业,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丹东港优美的轮廓。依托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和丹东地方经济发展大势,丹东港全面铺开建设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将现代物流做大做强。

  丹东港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和环渤海经济带的东段,背靠东北,南临黄海,是中国东北北部地区唯一的国际贸易商港和天然不冻良港,是连接俄罗斯、蒙古国、朝鲜、日本、韩国最便捷的物流通道,发挥着重要物流枢纽作用。现拥有大东(海港)、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2个,最大可停靠19万吨级大型船舶。目前已开通至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70多个地区及中国香港的散杂货、集装箱、国际客运航线。

  港区不断扩容,夯实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基础。目前,港内有3个10万吨级矿石、油品化工、散杂货泊位,4个5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仓容80万吨的现代化散粮筒仓,500辆散粮车在运营,新建堆场面积800多万平方米、铁路装卸线14.5公里、港内公路50多公里,新购置装卸、运输机械近600余台和拖轮多艘,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大提高,夯实了丹东港物流体系全面建设的基础。

  加开多条航线,拓展港口辐射服务功能。随着丹东港建设的步伐加快,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直接与码头自动化粮食装卸系统相连,丹东港形成了以粮食专用泊位为前沿,以自动传输带、大型筒仓、平仓等先进综合配套设施为基础,集粮食进出口、深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体系,散粮班轮航线已辐射至福建、广州、广西等南方省市,丹东港正在成为粮食客户贸易经营中的首选港口。今年1月,500辆L70型散粮运输车投入运营,填补了丹东港粮食运输的空白,使丹东港拥有了拼抢远程粮源的“资本”;5月,5万吨级“安平1号”粮食班轮正式现身,驶向广东蛇口港,标志丹东港打通了东北粮食主产区与南方销区“北粮南运”新通道;6月,在丹东港组织召开的2012年度粮食物流恳谈会上,中粮集团、华粮集团、北大荒等国家级粮食物流巨头纷纷表示将加大在丹东港中转粮食份额。据了解,今后丹东港还将建设期货交割库,为客户提供粮食期货、现货的仓储保管,以及交易、结算、期现对接等金融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港口服务功能。

  扩宽物流网络,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新阵地。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张宏江说:“丹东港最有价值的资产不是港口,而是遍布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陆港群、物流网。”丹东港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客户流进行全方位整合开发,在东北及南方各地设立粮食、矿石、钢材、煤炭、杂货、集装箱专业物流公司,与陆港项目战略节点相结合,不断扩宽物流网络覆盖面,加快现代物流新阵地建设步伐。2012年4月11日,丹东港牡丹江陆港物流公司正式投入运营;4月19日,“丹东港-哈尔滨”集装箱海铁联运正式开通;6月13日,丹东和江阴两港在丹东港长江沿线集装箱业务推介会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实现港港业务的无缝对接,标志着丹东港开始大规模南下开展集装箱业务,构筑起南北物流的大通道。

  目前,丹东港已在辽、吉、黑及内蒙东部地区建设陆港36个,其中本溪、沈阳、通化、长春、哈尔滨、佳木斯等中心陆港已建成投入运营,同时在青岛、烟台、天津、上海、宁波、漳州、湛江、深圳以及新加坡、平泽、仁川、釜山、库页港等国内、国际港口开展海海、铁海联运,建设远程陆港,丹东港出海大通道的地位更加凸显。

  从辽宁对外开放格局来看,丹东港是辽宁沿海港口群中唯一的东部港口。丹东港与朝鲜半岛西海岸港口城市之间距离最近,无论从人缘和地缘的优势上看,还是从经济互补性上看,丹东港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经济作用,在辽宁沿海港口群中都是不可替代的。6月11日,“美洋8号”集装箱班轮缓缓驶入丹东港,丹东港-朝鲜南浦港集装箱班轮实现开通,标志着丹东港实现与南浦港天天班轮的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随着东北东部铁路、丹通高速公路开通后与丹东港,对朝贸易量将出现大幅增长,这条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会在国内外集装箱运输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目前东北东部地区的唯一出海口,丹东港不仅大大缩短了东北三省东部地区货物入关出海的距离,还减轻了东北中部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张宏江介绍说,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建成完工,丹东港将会成为东北东部的最近和最新的一条出海大通道,那么黑龙江东部地区的煤炭、粮食以及水稻,吉林东部的粮食、钢材以及矿产品,还有俄罗斯进口的木材都会通过这条东北东部铁路从丹东港下海,陆运距离将会大大缩短,不但有利于降低这些企业的运输成本,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检兴业 检企牵手

  合力开启丹东港物流产业发展新篇章

  随着东港地区进出口业务量的日益增多,丹东港物流业发展规模随之不断壮大,所肩负的通关任务也越来越重,对检验检疫履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东港检验检疫局坚持不懈努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致力于服务丹东港大发展,服务丹东港物流产业大发展。如今,随着丹东港实现“亿吨大港”目标的临近,丹东港物流业的发展就像春天的花海,灿烂、夺目……

  沿江、沿海、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使丹东成为辐射整个东北腹地“黄金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泛黄海经济圈在丹东交汇碰撞,赋予了丹东拓展辽宁沿海发展空间、加快与两大经济区域融合交流的重任。正如丹东港集团总裁王文良所说:“机遇带给丹东港的不仅是欣喜,更多的是发展的责任和动力。”

  丹东港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口岸职能部门的支持与协助。东港检验检疫局作为职能部门,肩负丹东港所有进出境货物、人员、交通工具及疫情疫病的检验检疫工作的重任,对丹东港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局深入调研服务丹东港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切实贯彻辽宁局加快对外贸易发展会议精神及辽宁检验检疫局支持辽宁省建设外贸大省加快对外贸易发展十条措施,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和优势,全力扶持丹东港物流产业发展。

  在执法把关上,该局着重加强重点敏感进口产品的检验监管。今年先后检出朝鲜进境不合格铜精矿和铁矿粉各1批次,入境空箱中检出人类粪便2次;截获来自韩国仁川的“东方明珠Ⅵ号”客滚轮进境的一位中国籍旅客携带的一批约150千克的违规携带植物种子,都依照我国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处理;鉴定人员在为巴拿马籍船舶“ASITA SUN”轮和朝鲜籍船舶“全盛7”号实施水尺鉴定时发现严重短重现象后排除船方干扰,通过多次测量数据比对,指出船方抬高了水尺的错误做法,为客户挽回数百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创新服务上,该局创新分类管理监管模式,对进出港区的企业实行“一企一品一案”的分类管理方法。对低风险产品实施快速核放,对高风险产品实施重点监控,实现了把关成效和通关速度的双提升。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一机两屏”的检验检疫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建设,全力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在服务措施上,该局提出“三亮三比一争当,服务唱响大东港”口号,采取“5+2”工作制度,全年365天工作日,24小时驻港工作,工作人员吃住在港区,随时报检,随时验货,促进货物出口快速通关。同时,该局立足丹东港物流发展现状,合理布局检验检疫资源,全面服务口岸及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支持和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大通关建设及电子口岸建设,简化程序、减少环节、优化流程,深入推进“无纸化”通关、报检等科学、快捷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港检联动”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加快进出境货物通关速度,为丹东港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优质、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

  科学规划 跨越发展

  打造东北亚物流枢纽黄金节点

  2005年,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实现体制创新,拓展融资渠道,紧抓海运市场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建设亿吨大港”的战略发展目标。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丹东港以建设东北东部新的出海通道和东北亚重要交通物流枢纽为定位,重新调整港口规划,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将丹东推向东北东部乃至东北亚地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最前沿。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东北地区物流业务发展规划》中,丹东市被纳入东北地区二级物流节点城市,丹东港也被纳入东北地区主要物流通道布局。东北东部铁路、丹通高速公路、丹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依托丹东港,东北东部沿线12个市(州)将与丹东连成一线,大大缩短了东北三省及内陆地区货物通关出海的运输距离,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丰饶的资源将直接通过丹东港面向海洋,进入黄海、渤海经济区,通向东南沿海、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和世界各地;同时丹东港也是南方货物发往东北地区的首选港口。随着丹东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铺开,以丹东港为“根”,以东北东部铁路为“枝”,以东北腹地及省内外市场为“叶”的树状物流网络正在形成。

  面向海洋 马力全开

  建一流国际综合贸易商港

  丹东港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港口兴市,物流兴港。2010年,丹东市委书记戴玉林在出席中海集运在丹东召开的推介会时表示,“十二五”期间,丹东市委、市政府将举全市之力支持物流业的发展,支持航运事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加优惠的条件,采取更加有利的措施,使丹东成为物流企业、物流公司聚集的高地,成为在物流投资方面环境优越的新高地。

  来自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数百亿的投资,让丹东港迅速腾飞。眼下,21个泊位及14项陆域配套设施、物流园区及环保设施共35项建设项目齐头并进;2号~5号泊位改造工程、南3号液体化工泊位工程、丹东港大东港区铁路扩建工程、围填海工程、港区道路及堆场工程等正按计划进度加快推进。目前,丹东港的航道能力已达到大型船舶的双向通行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港口深水化。泊位大了,航道深了,过去想来不能来的大型船舶如今均选择在丹东港停靠,建成亿吨大港不再是梦。

  丹东港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临港产业的协作支撑。目前,丹东港与本钢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建立铁矿石、煤炭、钢材转运基地,开发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焦煤、铁矿等资源;与首钢集团合作建设大型矿石专业化码头;与中石化集团合作建设油品泊位;与龙煤集团开展港煤合作;与中储粮、中粮、北大荒集团等合作建设大型粮食物流中心;与长春一汽合作建立汽车整车陆海联运中转基地;与中海集运、中铁物流合作开展集装箱、矿石、粮食海铁联运;与韩国三星、SK、现代等国外大企业合作建设大型物流、临港工业等。

  丹东港物流业发展离不开丹东港集团强大的自身造血能力。做“大物流”,是丹东港集团物流业发展的方向。抓住东北东部铁路、沈丹客专、丹大快铁、丹通、丹海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已建成的深水航道和港口设施,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丹东港集团不但要把丹东港打造成丹东自己的港口,还要把它打造成东北东部广大腹地的出海口。集装箱业务是未来丹东港物流发展的核心。为适应国际海运集装箱化的发展趋势建设低碳环保型现代化港口,丹东港集团先后购置了集装箱装卸桥、正面吊、散粮装箱设备等大型专用机械,使货物落地一次就完成装箱,不仅为客户省去了装卸损耗,也大大提高了装箱能力。集装箱业务超常规发展,与港口装备越来越精良密不可分,如今丹东港已具备接卸百万标箱的能力。丹东港集团还在国内港口业率先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物流监控体系——从进港、装船、运输、到岸、交货,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向货主通报港口物流服务进程,为客户打造低成本的物流平台,吸引了众多船公司和大客户。

  建大东港 做大物流

  促进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丹东港以建设亿吨大港为目标,以每年建设8~10个大型专业化泊位的速度,不断完善港口功能和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港口生产自动化、管理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向腹地前移港口功能。2012年,港口吞吐量力争完成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完成150万标箱,计划重大建设项目41项,其中水工项目28项,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石油、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升级改造一批煤炭、粮食、液体化工、钢材、汽车、滚装运输等大宗散货和多用途泊位,同期跟进疏港公路、铁路、供电、给水、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港口综合吞吐能力。到2015年,丹东港将建成为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深水化的国际一流港口,泊位达到60余个,吞吐量将达到1.5亿吨左右。《中国国门时报》

2
标签: 丹东港 鑫鑫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