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中国应对危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治本

2008-11-17 22:01 610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李晓莉、刘薇报道:“世界金融体系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不是一个个别国家的问题,不是华尔街的问题,而是世界金融体系发生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李晓莉、刘薇报道:“世界金融体系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不是一个个别国家的问题,不是华尔街的问题,而是世界金融体系发生了问题。”在昨天上午举行的2008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中,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分析指出(见右图,刘薇摄),“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主之一,承接美国金融资产使中国经济体系中也含有大量泡沫。”

  次贷只是触发了金融危机

  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吴敬琏认为,从大的背景而言,世界金融体系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很大缺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金融体系逐渐由不受约束的美元主导;而美国经济体系的内伤———过低的储蓄率,通过向全世界借贷来支持高消费水平,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松弛的金融监管支持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这三个因素叠加起来,使美国金融经济里积累了大量虚拟资产”。

  吴敬琏指出:“美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净额在400万亿至530万亿之间,是美国一年GDP的40倍。世界金融体系中充斥着这样的虚拟财产。所以说,次贷只是触发了金融危机,而不是金融危机的全部。”

  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已经深深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之中,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吴敬琏大胆指出,依靠出口支撑高速增长,曾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利用发达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利器,成就了东亚奇迹。

  但是,这种做法几乎毫无例外遇到新的问题:外汇存底的大量积累,贸易摩擦加剧,本国货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强。就中国而言,“出口导向政策未能及时调整,使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债主之一,承接美国金融资产使中国经济体系中也含有大量泡沫。”他举例指出,2005年7月,人民币缓慢升值,外国资本借机进入中国套利,央行为抑制热钱,外汇收购速度快: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是1万亿美元,现在达到2万亿美元。

  “内部失衡的原因,中国与美国是相反的,但造成的后果类似。”吴敬琏说:“中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对世界市场依赖高达30%-36%,世界经济不景气逐渐会传递到中国市场。在全世界金融体系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一定会发生问题,不可独善其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治本

  危机已经存在,吴敬琏指出,中国应该发挥经济大国的作用,与各国协商,构建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国际监管。“在国内政策来看,政府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努力保持宏观经济不至于崩盘;要尽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吴敬琏强调,要根本解决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部失衡的深刻根源,就是经济发展方式。”吴敬琏说,“现在很多人都说,要救亡了,来不及转变发展方式。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要标本兼治,在救火的同时,提升产业、改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0
标签: 问题 吴敬琏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