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利润薄如刀片 市场竞争惨烈

2012-07-05 11:55652

内外需同时不振,再加上“三高两难”问题,说小微企业的利润薄得像刀片一样,一点不为过。为应对困难,不少小微企业主不约而同把转型和研发新产品作为首选的应对之策

内外需同时不振,再加上“三高两难”(生产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税负高和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难)问题,说小微企业的利润薄得像刀片一样,一点不为过。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活下去,企业自己要先学会在‘痛’中找路、转型。”面对生存困境,5月底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6省16市的调查发现,不少小微企业主不约而同把转型和研发新产品作为首选的应对之策,而本次接受采访的113家小微企业主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经营困难

未来市场预期不乐观

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更是小微企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省份之一。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深入广东增城、东莞、中山以及江门等地,当地小微企业几乎没有不说“最难”这个词。

增城市新塘镇是中国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全国60%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全国30%出口的牛仔服装来自新塘。

“今年的生意普遍比较难做,感觉比金融危机时还要难。”5月28日上午,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其名下有两家牛仔服饰公司,一家外贸型的主要做国外订单;一家合伙人工厂主要做加工,向国内外供货。目前,外贸公司除了与俄罗斯保持稳定订单外,中东、欧洲等地因市场不好,订单几乎没有。

张文杰告诉记者,过去他主要盯在外贸公司,现在国外订单少了,外贸公司也没几个员工,所以就经常来工厂看看。

如果说外需不振是金融危机后不少沿海外向型企业都面临的难题,那么,国内经济增速下滑、订单减少则成为当前这些小微企业的另一大生存考验。

“今年经营确实比以前还要难一些。”在张文杰的办公室,广东省鹏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志辉与记者一见面,就感叹时下小微企业经营的种种难处,成本高、税负高、融资难、招工难,“最要命的是今年国内市场不景气,订单越来越少,做完这季的,下季的还不知道在哪里。”

在牛仔服装生产的下游产业链水洗行业,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和顺水洗厂厂长刘剑勇告诉记者,由于大环境不好,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内销订单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去年我们这里就有二十多家洗水厂倒闭,今年虽然没那么多,但大家对下半年的形势判断不是很乐观。”

在新塘,记者走访了与牛仔生产的相关产业链,发现在过去“三高两难”之下,今年内销订单量下降已成为整个新塘牛仔服装产业经营最大的困难。

 不仅是广东。2012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在深入走访东莞、中山、温州、台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湘潭、成都、德阳等16个城市,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113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并形成《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5月小微企业同比销售情况表明:整体在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销售减少者多于增长者。从企业订单数量上看,约三分之一企业持有订单与去年基本持平,另有将近30%企业订单有所减少。

“订单量下降就意味着企业利润跟着下降。”温州爱俪嘉妮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崇海说,前几年,企业纯利润能达到20%,现在有些行业毛利润都到不了10%,净利润更低,能达5%都是好企业了。“企业没有利润,何来转型,能保命就不错了。”方崇海对企业生存前景感到迷茫。

东莞市沙田镇一家五金制品加工厂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去年一天能收几万元的订单,今年一天最多收几千,有时一天一个订单也没有,订单比去年少了40%多。“厂里现在把8月份的订单都做完了,后面的单还没接到呢,别说利润了,以后怎么维持还是个问题。”

刘伟是广东省湖北商会东莞分会副秘书长,因工作需要,要经常与当地商会中的企业联系沟通,再加上其名下也有一家鞋材贸易公司和一家工厂,所以对东莞尤其是沙田镇的小微企业经营现状非常了解。刘伟告诉记者,最近很多企业都反映订单下降、经营困难。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大部分靠加工量赚钱,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才会高;但现在,大家都面临订单不饱和的情况,又不敢随便减员,还要支付各种成本,企业利润是一降再降。”刘伟以自己贸易公司为例,去年一年的营业额是一千多万元,今年预期可能只有两百多万元,利润骤降是肯定的。

长沙拓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龙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市场产能过剩,大家为了维持生存,只能降低报价争取市场,利润已经越来越低。“现在一些企业的毛利只有10%,但还得做。不然,企业的日常开销怎么办?所以,就是不挣钱企业也要维持生存。”

采访中,不少小微企业主告诉记者,订单减少、利润下降是当前不少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据记者采访了解,四川省小微企业1—5月开工率仅六成,近一半小微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企业利润率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约一半企业处于5%—9%这个范围内,10%以上的利润率仅有不到20%的企业。不盈利、亏损和利润率很低所占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30%。

 内需不足 拼价格市场竞争惨烈

“订单减少,其实最大的根源是市场不景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是本报记者在广东、浙江、山东、四川、湖南和辽宁等地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统计局局长王普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市场不好,国内有效需求不够,统计部门在对当地居民消费调查分类中,家具、电器等行业几乎处于负增长。王普治说,过去,一些专业市场早上八点半就开门,今年懒懒散散,到了九点半还很少开门。

陈通荣是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作为一家下游鞋材供应商,其公司主要经营各种鞋底产品。5月29日下午两点多,当记者来到其位于东莞市南城区亨美大亨街的门店时,发现店里冷冷清清,一个客人也没有。

“以前这个时间正是很多客户来看样品的时候,但今年市场太淡了。”陈通荣指着空荡荡的鞋店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公司业务和去年相比至少减少了1/3。

 究其原因,陈通荣认为主要还是市场需求不足。“我这个店里的鞋材主要供应南城区的一些鞋厂,据我了解,现在不少鞋厂因为没有订单准备放假了。”陈通荣,光温州在南城区做鞋厂的就有100家,很多也说最近要放假。

“这就像一个生物链,一环扣着一环。” 东莞市申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军华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以鞋为例,在经济形势好的时期,一个普通消费者一年最少要买四双鞋(四季各一双),但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消费者都缩减开支,一年可能只买两双鞋,这就意味整个鞋行业的销量要减少近一半,市场需求减少了,鞋企生产量就会跟着减少一半,下游供应商的订单也就跟着减少一半。因此,作为给大企业做配套的众多小微企业,生存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向本报记者坦言,小微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要在短时期内全部克服还有难度,一是小微企业本身就没有实力创造独立的市场品牌,大多是依附于大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小微企业日子就难过;另外,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所限,市场一旦不好,就会形成恶性竞争。

 江门市博新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能武告诉记者,今年公司订单跟以前比有所减少,经营比较难。但这还不是让余能武最头疼的问题。“灯饰这个行业门槛低,中山和江门的市场竞争本身就很激烈,再加上今年市场形势不好,大家拼价格的现象更厉害了。”余能武说,现在一些企业为了抢单,会把价格报得很低,这样客户询价时肯定就找报价低的厂子下单。

“但事实上,做灯的材料有些是铁制的,有些是塑料制的。另外,灯饰里面的电线、电头等用料不一样,成本也相差比较大。价格报得低,要想赚钱,只能在材料和做工上想办法。”中山市一位灯饰加工厂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一些不好的材料经过电镀和处理看起来也差不多,再加上客户有的时候也分辨不出来。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同行企业之间为了生存,市场竞争非常残酷。为了能接到订单相互之间可以不计成本地报价。最终导致生产出的产品除购买原材料、人工工资、燃料动力、制造费用、财务费用外企业基本没有盈利,甚至亏损。

广州市焕燃纺织服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昌告诉记者,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外商很多来中国分享内销市场,“原来我们家族生意大多是跟国内一线品牌合作,现在外商进来以后订单被分化了,生意就不是很好了。”再加上以前国内加工业、小微企业很多集中在珠三角沿海地区,现在内陆很多城市也成了加工基地,竞争比2007年之前激烈了很多,拼价格是一种很常见,但非常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曾有不少企业主给记者这样形容现在的市场:市场就像一个大蛋糕,原来只有一百个人来分,现在来了两百个人分,竞争肯定会更加激烈的。更何况,现在这个蛋糕本身还在变小。

企业开发新品 政府帮忙找市场

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生存困难,小微企业又该如何选择?

“减产是肯定的,因为订单少了。”晏志辉告诉本报记者,自己厂里现在做得都是七八月份的订单,量不大,慢慢做,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抓好质量,客户满意了才可能有回头单。而据记者采访了解,减产是现在大部分小微企业观望市场采取的普遍措施。

当然,停产是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长沙拓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龙说,他的公司主要是针对新能源开发提供一种配套控制系统,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像光伏、动力发电等这样大型的机械设备生产商很多都基本停工了。因此,公司业务发展得也不好。

“我和朋友合资搞的红太阳(000525)科技公司已经基本上停产。”刘志龙说,原来公司在去年年底做了计划,今年销售基本能达到500万到1000万。“但到现在为止,整个市场萎缩得厉害,只好停产。”

记者在全国六省(市)调研采访发现,在停产和减产之外,开发新产品是绝大部分小微企业都会选择的应对措施。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开发新品成为小微企业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时首选的应对之策,超过一半企业(51.9%)都在通过开发新产品以应对经济困境。这表明创新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在发展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了开发新产品,这对整体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记者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招工难、用工成本高是此次记者在全国六省(市)采访时,企业主最大的抱怨,但在经营困难的当下,大部分企业宁肯少做单、少利润,却都不愿意首先选择裁员。本次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也显示,在调研的所有企业中,只有14.7%的小微企业选择裁员。

“招人太难,现在裁了,有单了又没人做,到时候企业肯定死。”张文杰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已经进行过裁员缩减,现在市场不明,企业宁愿少做单也要养着人,否则市场好转或有单时,没人做就麻烦了。

除了企业自身的各种应对手段外,各地政府部门为了有效帮助小微型企业克服当前生产经营所遇到的困难,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出台了不少帮助小微企业找市场的政策措施。

广东省中山市政府今年4月提出,要求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要求中山市经信局、外经贸局及财政局支持中小微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组建中小微企业产业联盟,鼓励商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价格协调机制抱团竞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同时,中山市财政统筹1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参加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以及各项广货市场开拓活动。并要求中山市负有编制部门预算的各部门,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微型企业比例不低于60%。

青岛市政府一季度集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7个文件,着力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临沂市市长现场办公,选定200家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协调14家银行给予综合授信10亿元,全部实行基准利率。

辽宁则提出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落实出口企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降低小微型企业出口贸易成本;改善和加强对小微型出口企业的服务;提高政府采购小微型企业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比例等等。

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微企业是生物链里最低端,属于虾米小鱼甚至藻类的级别,但小微企业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鲸鱼。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庄聪生说,目前小型微型企业已经超过3000万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95%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价值占GDP的50%左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小微企业的“脸色”。

0
标签:小微 企业 利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报告称去年中国逾三成小微企业利润下滑

2013-04-07 13:48
754

2012年中国超过三成小微企业利润出现下滑

2013-04-07 13:38
857

2024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启动

2024-11-22 10:39
7784

2024年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名师优课”优质课程发布

2024-11-22 10:39
7217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2024-11-22 10:36
683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