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平台优化通关业务流程
2000年,国家质检总局启用了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CIQ系统),推行“六个一”检验检疫模式。CIQ系统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检验检疫人工操作证单的模式,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外贸发展,是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2000年,国家质检总局启用了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CIQ系统),推行“六个一”检验检疫模式。CIQ系统的推广应用,改变了检验检疫人工操作证单的模式,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外贸发展,是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
但CIQ系统已经无法全面满足当前检验检疫业务管理的需要。尤其是随着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的推进,源头管理、分类管理、风险管理,检验与监管并重,可快则快、该严则严的需求日益强烈,检验检疫业务工作全流程电子化的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建设(ECIQ系统)日趋成熟。
福建检验检疫局结合CIQ系统,重点依托ECIQ主干电子审单系统和电子监管系统等平台,研究探讨并在辖区试行优化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流程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通关业务流程优化迫在眉睫
一是质量安全形势与把关有效性之间的矛盾。从输日“问题豆馅”和“问题大米”、输欧“问题沙发”、输韩“问题鱼饲料”到输美“问题儿童床”;从烤鳗中的孔雀石绿到牛奶、鸡蛋中的三聚氰胺,我国出口商品整体质量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有的还遭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封杀和退货。面对日益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检验检疫作为质量把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和技术执法部门,不合格商品如何监管,把关有效性如何把握,面临考验。
二是企业质量自控与把关针对性之间的矛盾。传统以批批检验为基础的检验检疫通关业务流程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检验员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依赖于对成品的逐个检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质量管理主体意识提升,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建成,管理水平长足进步,产品质量形成自身监控、提高和保证。以传统的批批检验通关流程监管现代化的企业及产品,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与传统的通关业务流程之间存在矛盾。
三是检验检疫业务量迅速增长与检力不足的矛盾。以福建检验检疫局为例,2000年检验检疫业务量261395批,货值832457万美元;2011年检验检疫555384批,货值3848319万美元,批次翻一番,货值增长近4倍,而人员数量自“三检合一”以来仅增长20%。如果仍然固守传统通关流程,检验检疫业务必然陷入疲于应付、顾此失彼的局面。
四是企业快速通关要求与检验检疫严密监管的矛盾。快速通关是服务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前物流“零库存”的发展需求,对检验检疫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检验检疫工作主要为事后检验,在分类管理、风险分析基础上,需实施严密监管的产品,施检需要一定周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外贸易和物流环节上的一个瓶颈。
二、福建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流程的优化
针对上述系列矛盾,福建检验检疫局综合考虑企业、检验检疫执行部门、检验检疫管理部门三方需求,以分类管理、诚信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集中审单系统、电子监管系统、CIQ2000系统等信息化平台,结合无纸化报检、通关单无纸化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首次系统地研究归纳业务流程模式(见图1)。
除常规模式外,检验检疫业务通关流程模式还可优化为检务放行模式、机审快核模式和系统放行3种模式。
1.常规模式。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流程每个环节均经过人工干预的一般模式。业务流程包括:企业电子报检、审单中心审单、检务受理报检、施检检验检疫、施检结果登记、施检证稿拟制、计收费、检务签证通关和检务证单归档9个环节。实施条件:所有企业。
2.检务放行模式。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流程中的检务受理报检环节由集中审单系统自动完成,企业直接向施检部门递交报检单据的模式。本模式通关业务流程减化为8个。实施条件:信用管理等级B级及以上的自理报检企业或A级的代理报检企业,且该企业一年内未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无行政处罚记录。
3.机审快核模式。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流程中检务受理报检环节由集中审单系统自动完成;施检部门检验检疫环节以监管放行方式快速核放;施检结果登记、施检证稿拟制环节由电子监管系统自动完成,企业直接向检务部门申领通关证明的模式。本模式通关业务流程减化为5个环节。实施条件:除检务放行模式规定的实施条件外,还须是符合电子监管系统快速核放条件的企业。
4.系统放行模式。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流程中检务受理报检环节由集中审单系统自动完成;施检部门检验检疫环节以监管放行方式快速核放;施检结果登记、施检证稿拟制环节由电子监管系统自动完成;检务签证通关环节实施通关单无纸化,检务人员无需打印、发放纸质通关单,无需进行空白通关单的领用、登记及核销的模式。本模式全流程采用电子数据替代纸质单证,业务流程减化为4个环节。实施条件:除机审快核模式规定的实施条件外,还须是实施无纸化报检并同时实施通关单无纸化的企业。
三、通关业务流程优化的成效
今年,福建检验检疫局优化创新检验检疫通关模式,一季度,共有962家企业、54683批(占总出口批次的47.8%)出口货物享受到快速通关模式带来的便捷,缩短通关时间8.8万小时。
1.监管理念根本转变。福建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流程优化针对传统检验检疫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反省,通过实际操作,改变“重出口轻进口,重检验轻监管”的工作方式,建立“检验与监管并重”崭新的监管理念,不是再造而是优化现有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有效转变。
2.通关速度切实加快。常规模式共有9个环节,其他各模式将出口环节分别减少为8个、5个和4个。最优化的系统放行模式业务流程仅包括企业电子报检、电子审单、计收费和检务证单归档4个环节,最快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检验检疫流程。
3.诚信建设导向凸显。各优化模式对应的实施条件根据企业信用分类。一般企业享受常规模式放行,最优化的系统放行模式对应诚信A级、业务量较大的企业,业务流程模式根据企业诚信及日常业务情况逐级优化,“扶优限劣”主旨明确,有效敦促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和质量主体意识。
4.资源充分利用。通关业务流程优化后,施检人员对诚信企业的非敏感产品采取机审快核的放行模式,从减少4个环节的时间中解放出来,集中有限的检力资源,对高风险、低诚信的企业采取常规模式放行,把好质量安全关。
5.业务信息化水平提升。福建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流程优化全面结合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与福建检验检疫局在系统率先推广应用电子审单系统、电子监管系统密不可分,与依托系统平台主动、深入研究检验检疫业务模式密不可分。通过流程优化,福建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业务信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福建检验检疫局通关业务流程优化,减少了操作环节,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通关效率,提升了业务管理的统一性,真正提高了把关服务水平。同时,我们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同仁、专家共同探讨通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切实将检验检疫业务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检验检疫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