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正处在新历史起点上
十几年前,曾有人断言,中国银行业已经“技术性破产”。如今,中国银行业非但没有破产,反而是资产和利润大幅增长,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如此巨大的变化背后缘由何在?通过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便可知晓其中答案。
十几年前,曾有人断言,中国银行业已经“技术性破产”。如今,中国银行业非但没有破产,反而是资产和利润大幅增长,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如此巨大的变化背后缘由何在?通过回顾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历程,便可知晓其中答案。
中国银行业改革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恢复和发展,始于理顺财政金融关系,特别是理顺商业银行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之间的关系起步的。1977 年,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设,摆脱“财政出纳”的角色,但金融业仍是人民银行“大一统”的局面。此后,农、中、建、工先后从人民银行分离,按领域行使专业银行的功能。1994 年,为进一步厘清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融资业务,国家又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从而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分离。1995 年颁布《商业银行法》,明确商业银行要执行法人治理制度,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些改革搭建了中国银行业的基本体系架构。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遭遇挑战,脆弱性充分显现。人们普遍认识到银行业的稳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性,金融业危机将会造成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迫切需要改革,决策层也对此坚定了决心。
1997 年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2700 亿元注资以补充其资本金,将不良资产剥离到新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核销资产损失,并进一步强化了法人体制。尽管如此,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还是如临大敌。当时各界对5 年过渡期惴惴不安,而按照当时国际监管标准,中国银行业可以说已经“技术性破产”。
于是,2002 年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最终上市为路线的进一步金融改革攻坚战。2003 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中行、建行作为改革试点。其后,中央汇金公司先后向几大行注入资本金,并引入国际领先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重组后的各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挂牌。股份制改革先后采取核销资产损失、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注资补充资本金、引入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措施,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结合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稳步实施,几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纷纷实现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上市。
从转型经济学来看,中国银行业的这些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路径略有不同。后者先发展增量部分,再改革存量部分,国企改革尤其典型。而银行业改革则从一开始就从存量入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改革重心。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逐步推进的同时,四大国有银行间的传统业务界限被打破,对银行业进入的垄断逐步放开,全国性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也蓬勃发展。
此外,国有大型银行上市之前,一直是被救助的对象,更不要提银行盈利了。只是银行在完成剥离政策性业务、剥离不良资产以及获得两次注资之后,才实现较大的盈利。因此,银行业改革也是其甩掉历史包袱的过程,近两年的高盈利在整个商业银行经营历史中难得一见。
当前中国银行业呈现的特点
中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资产和利润规模处于历史高位,不良资产处在历史低位,银行业在整个金融
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一是资产和利润规模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06 ~ 2011 年, 对应GDP年均9% 的增速,银行资产和利润出现爆发性增长。2011 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达113.3 万亿元,为2003 年的4倍多。2003 ~ 2011 年银行业总资产年均增长19.3%。同时,上市融资和资产质量的提升大大提高了银行放贷能力。银行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8.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3.8%。除2009 年外,2006 ~ 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年增速均超过30%。2007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4467 亿元,2008 年为5834 亿元,2009 年为6684 亿元,2010 年为8991亿元,2011 年为10412 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2000 家大企业排名中,工商银行(4.33,-0.04,-0.92%)名列第五,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企业。此外国内其他各大银行排名也比较靠前。
二是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业中的比重占有绝对优势。2011 年11 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 万亿元,比2006 年末增长149%。其中,银行业总资产108 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4.7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5.8 万亿元,分别比2006 年末增长146%、181%和196%。虽然证券和保险业增长稍快,但在金融业资产存量中,银行资产占据了绝对优势,2011 年底达到了91%,而证券业仅占据4%,保险业占据了5%。可以说,银行业在中国的金融系统中举足轻重,也是中国实体经济融资的主要渠道。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人民币贷款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具有支配地位。2002 ~ 2010 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年均增长27.5%,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7.5个百分点。从结构看,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方式融资数量和占比明显上升。2011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8.3%,分别比2010年和2002 年下降10.7 个和33.6 个百分点。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金融业的主银行结构的特征更加明显。
三是不良资产率处于低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与国际银行业形成对比,中国银行业表现出超越国际同行的稳健性。2011 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拨备覆盖率278.1%,资本充足率12.7%。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处于全球银行业较高水平,远高于巴塞尔 III 标准。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0 年12 月末,我国281 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此外,银行业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特征。比如,利息收入占比较高,平均占银行总收入的80%左右,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一方面信贷规模总量增加较快,在刺激政策退出之后,信贷规模依然处在历史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利率上浮比重较大,上浮的幅度也较为明显。因而,金融业的高盈利和实体经济的困难对比较为明显。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
分析可见,中国银行业的高成长和高盈利,一要归功于改革的红利;二要归功于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健持续增长,对银行贷款需求不断扩张,贷款不良率又稳步下降;三是金融业的管制,包括进入管制和利率管制,保护了现有银行业的发展。同时银行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对银行业的稳健监管促进了银行业的大发展。
但是,银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会永远持续。一方面伴随GDP 增速的回落,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储蓄率开始萎缩。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正在迈向深水区,未来中小金融机构将加快发展,民间金融将被进一步规范,利润市场化趋势明显,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会面临一定冲击,融资需求将更多地通过中小银行得到满足,大型银行会更多地依赖非利息收入。而利率市场化具有系统性影响。目前来看,尽管银行业盈利颇丰,经营管理也有显著改善,但银行业似乎还没有为利率市场化作好准备,并且抱有普遍的担忧,希望这一天推迟到来。但利率市场化进程看上去正在加快,这将对银行业业态产生重大影响。
今后,银行业也将更多地受到所谓影子银行的影响。当前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创新,包括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委托贷款等,商业银行是受益者。未来投资银行和其他新兴金融机构会分流银行的业务,金融脱媒将日益盛行。从美国等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经验看,传统银行业会受到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侵蚀。
货币国际化必然伴随着本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个契机,但同时也伴随挑战。中国金融市场未来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直接和激烈。如果国内金融业管制较多,人民币国际化也可能会是一个中国金融业离岸化的过程。正如美国的利率管制造成了欧洲美元市场的繁荣。
中国银行业虽在本轮危机中未受到较大损失,又在政策刺激和天量信贷带动下实现了高速扩张,但今后随着房地产调控和地方债务到期等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银行业。并且,就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而言,财政已经不大可能再注资银行业。
总之,银行业改革远未结束,甚至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者系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