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改试点“扩版”:多点而动 挺进纵深

2012-04-27 16:09702

金融改革试点正向纵深推进,都将依据自身优势及国家的政策定位,踏上新一轮的金融改革之路。

编者按

 在2012年的春天,金融改革试验区不仅“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呈现扩张之势。

近期,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之后,全国不少地区也纷纷开始探索金融改革,其中以天津、深圳、上海的举动最令市场关注。天津出台18项金融创新举措;深圳渴望成就人民币贷款双向流动试点;上海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此外,武汉、成都等地对金融创新试点也正跃跃欲试。

总之,金融改革试点正向纵深推进,无论哪个地方作为试验区,都将依据自身优势及国家的政策定位,踏上新一轮的金融改革之路,以带动当地及全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温州:民间资本从良回归

 [ 一位温州本地小额贷款公司老总表示,这几天门槛快被踩烂了,不少手捏现金的老板争着想入股小贷公司,赶上“温州金改”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村镇银行头班车 ]

自3月底国务院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过去已大半月,但市场对温州试点方案的执行细则还一无所知。据《中国证券报》25日报道,权威人士透露,凝聚着当地政府心血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可能在当日的浙江省金融工作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推出。

官方的审慎和高效推进,依然按捺不住本就野蛮生长的温州民间资本躁动。一位温州本地小额贷款公司老总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几天门槛快被踩烂了,不少手捏现金的老板争着想入股小贷公司,以赶上“温州金改”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型村镇银行头班车。

躁动

温州,本就是个民间资本充沛且躁动的特殊地区。

由于去年的信贷紧缩和资源分配不均,温州金融体系出现断层,民间借贷过度活跃导致原本良好的区域金融信用体系崩塌,实体经济出现产业空心化,威胁到经济金融和社会的稳定健康。此次“温州金改”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搭建多个金融平台,包括小贷公司、村镇银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和民间资本管理中心等多层次机构来弥补金融体系的断层。

“温州的问题是缺乏合理渠道去疏导民间资本流向正确方向,应该大力发展民间金融平台,使其规范、阳光化,更好地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温州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对记者再三强调,“温州不差钱”。

据透露,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最快在本周内就正式对外开业了,近日周德文也在积极牵头当地有资本实力的企业家,组织筹建小额贷款公司。此外,温州某企业老板在折价转让被房产宏观调控打压到不赚钱的别墅项目之后,也对记者表示可能会考虑把手头的钱投到金融业。

“这都是温州金融改革留下的一个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转型升级成村镇银行的期待”,温州永嘉县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潘献勇对记者开玩笑地说,哪怕操作细则、准入门槛条件等执行层面的信息依然不明朗,现在温州小贷行业的情况是,“没进去的迫不及待想进去,已经进去的无所谓,做增资扩容比以前容易多了。”

徘徊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金改”号角下的温州资本再次躁动,或许可以视作一股从良回归的趋势,哪怕从目前看,温州民间资本的徘徊还略显盲目。

“不少已经是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觉得赋税偏重、风险高,利润也没有外面民间借贷高”,潘献勇说,小贷生意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好,而且对于此次温州金融改革中行业转型究竟会如何,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绝大多数人还是抱观望心态”,潘献勇和他的股东们最近常常互相勉励,“心态要好,不要抱太高期望”,小额贷款公司究竟能不能抓住这波“金改”机遇实现华丽转型呢?又该如何转型呢?“最好保留现有股权直接改村镇银行”,但话音刚落,他立刻改口自嘲,“这个可能性不大吧。”

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曾公开表示,小贷公司是为小企业服务,转村镇银行应作为一个通道理解,并非都转为村镇银行,改革不是为了办机构,而是建立体制,如果都做成更大规模的银行,就失去了原有定位。

焦虑

这似乎又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温州资本涌入小额贷款行业的焦虑,在国家现有利率机制尚不市场化的现实之下,多层次的金融平台是否会造成温州民间资本流动的再次结构性失衡。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曾指出,“没有利率市场化,监管部门即使对民营资本放开准入,也会由于存贷利差依然存在,可能加剧金融准入的寻租和腐败,带来新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低效,甚至导致更大的金融混乱”。

再看温州地区的民间借贷失控,不少小额贷款公司也曾打着各种名义参与爆炒民间借贷利率,一家温州担保公司的总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利率能够实现自主风险定价,资金就有更公平的竞争,不会轻易流向地下高利贷市场。”

温州民间金融转型的另一个焦虑点或许在实体经济资本外流,上述计划把手中流动现金入股小额贷款公司的温州企业老板对记者表示,他再也不想回头做低利率、高赋税的实业了,如果可以抓住“金改”的机遇,自己的事业可能咸鱼翻生,成功转型金融业。

(嵇晨)
 
上海:定调“全球人民币中心”

以“十二五”规划为纲,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加速。

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下称《规划》),首次明确指出上海要力争在2015年成为全球人民币中心,金融市场交易额达千万亿元。

与以往上海市政府发布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规划和文件不同,这次《规划》由发改委直接发布,体现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高度。

人民币定价中心

事实上,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一直是上海的期冀所在。

《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设立的具体目标包括“八个中心”,其中五个直接与人民币有关,包括逐步形成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人民币产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人民币产品创新中心、人民币资产管理中心和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中心;其余三个则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金融资讯服务中心和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中心。

《规划》表示,到2015 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成为境内外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主要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成为境内外人民币交易定价的主要汇率基准”。这事实上就明确了未来Shibor在利率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汇率上的定价基准地位。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近日则表示,配置全球资源的功能方面,上海的目标是“到2015年,在全球的人民币产品定价中,上海价格具备较大的影响力”;“在满足全球的人民币需求中,上海市场起到较大的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契机

伴随人民币“流进和流出”大框架已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所在。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在“十二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专题系列讲座上指出:“上海应该好好经营人民币在岸市场,随着人民币回流渠道的拓展和人民币逐步可兑换,人民币在岸业务也会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上述《规划》也提出,要加快构建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中心。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同时,稳步拓展境外金融机构参与外汇市场的范围和规模,配合拓宽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稳妥推进境外机构以人民币资金投资境内债券和其他金融市场试点,并积极探索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有效方式。

事实上,在人民币回流渠道方面,境外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一直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末,已有40多家境外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境外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ODI)和外资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FDI)业务有序开展。

 此外,《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最新了解到,继外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正式启动,允许经认定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申请资本金结汇,用人民币投资于其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企业,截至3月中旬,已有6批17家企业在沪获得外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资格,基金总规模大约150亿元人民币。

接下来,与QFLP相对应,上海方面拟允许海外避险基金通过在沪注册的基金募集人民币,并投资于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即所谓的“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这也将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曹金玲)

 

天津:PE、租赁奏响新篇章

天津,曾经的中国北方金融中心,正在以滨海新区为基点,借力政策东风,励精图治,努力恢复过往的荣光,并且找回自己在中国金融版图中的地位。

自2005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滨海新区的战略决策以来,金融领域的创新与改革逐步成为滨海新区大力推进的重心。近年来,以迅猛成长的股权投资基金(PE)和金融租赁业为代表,天津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本月6日,滨海新区出台《“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18项举措,以推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新政策

2009年9月,《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出台,要求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多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搞好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这是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国内第一个金融改革专项方案。

在政策东风的推动下,天津在各个金融领域全面开花,涵盖航运金融、物流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汽车金融、低碳金融与消费金融等领域;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货币经纪和国际保理等金融产品蓬勃发展。

正在建设当中的于家堡金融区,已经吸引到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的入驻。截至去年10月,于家堡金融区累计注册企业已达331家,注册资本金726亿元;预计到2013年底,各类入驻机构总量有望达到2000家。

PE天堂

天津俨然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PE天堂。根据天津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2010、2011年底,在天津累计注册的股权基金(管理)企业分别为291家、917家和2413家;从认缴资本来看,上述三年累计分别为665亿、1637亿和4609亿元,数量与规模均全国领先。

这与政策倾斜密不可分。200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股权投资基金有关政策问题的复函》,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在滨海新区探索创新。

不得不提的是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为PE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率先推出了包括基金“一站式”创设服务在内“一条龙”式服务概念,成为国内PE机构最大的聚集平台。

截至目前,天津在PE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2006年12月,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成立,是我国第一只按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2009年12月,中国第一只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投入运营;2010年6月,国内第一只航空产业基金落户天津……

金融租赁基地

天津的金融租赁产业同样独树一帜。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这是我国目前在支持国际航运业和租赁业发展中,支持力度最大、政策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方案之一。

在中央政策鼓励的背后,天津市为打造融资租赁产业基地的推动力度不输京沪渝;2010年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超1500亿元,约占全国1/4,连续三年位居全国融资租赁首位,其作为中国融资租赁业产业基地的路径定位逐渐明晰。


(董云峰)

 

深圳:多项金融创新引发关注

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及包括深港银行人民币跨境贷款等在内的多项金融创新,立即引发市场热议。

然而,深圳市有关方面人士随后表示,相关政策尚需国家有关部门审批。该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相关政策获批在即,将在本月底举行发布会详细说明。时近月底,深圳金融创新却没了消息。“如果顺利的话,可能很快就会批准。”前海管理局相关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

实际上,深圳金融创新并非易事。身为“特区中的特区”,总体规划获批后,配套政策一直未能出台。多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深圳的创新举措多数停留于技术层面,在体制方面鲜有突破。而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的态度和决心。

配套政策尚未出台

本报记者发现,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4月12日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至少有十多处提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

4月17日,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表示,深圳的创新措施中,前海还涉及产业金融,如支持珠三角转型。他认为,包括双向跨境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若获批、落实,可为“世界工厂”输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新举措中,深圳明确提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开发适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产品等。

 不同于以往,深圳明确提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量化。2012年全市贷款增速高于经济增速5个百分点、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市贷款增速的6.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增速4个百分点等量化指标。

“包括打算成立创投母基金等措施,不但可以促进创投机构的蓬勃发展,同时也能有力支持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深圳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早就开始进行,这些新政策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之事,可以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承担着创新使命,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此前曾表示,前海要是“先行先试”的政策。自从2010年前海总体规划获批之后,相关配套政策一直没有出台。

“前海比较特殊,国务院在这方面特别谨慎,所以配套政策出台得慢一点。”昨日,前海管理局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上述前海管理局人士透露,中央相关部委已就前海特殊政策达成共识,配套政策也基本通过,如果一切顺利,可能很快就会批准,其中包括金融、财税、人才、法制四大方面。

有待体制机制突破创新

 深圳在中国金融版图中的地位似乎并不强势。一家研究机构在2010年出炉的报告中认为,和北京、上海相比,深圳是实力相对较弱的全国性金融中心,银行、保险类机构数量和实力均落后于北京、上海,唯一可称欣慰的就是创投行业。而此前曾有消息称,由于创投母基金迟迟不能成立,有不少创投机构打算北迁。

实际上,不仅是深圳,整个广东省也面临类似情况。4月15日,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在广州会见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时表示,广东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包括金融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广东经济规模大,但金融创新相对滞后,希望广东能充分运用金融杠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为广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武汉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叶永刚认为,从《意见》的内容来看,深圳此番创新举措,其实新意并不多,尤其是在体制和机制突破创新几乎无所着墨。“除了深港人民币跨境贷款之外,包括股权交易所、创投母基金等,全国各地都在搞。”叶永刚认为,深港人民币跨境贷款涉及到资本项目,审批尤为困难。(杨佼)

0
标签:试点 多点 而动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

2024-11-05 14:56
41858

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

2024-11-05 14:56
41369

“并行港”物流模式首票试点业务在湛江落地

2024-09-27 13:13
150455

腾讯持股的多点DMALL通过IPO备案

2024-07-15 14:58
97843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正式发布《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年度报告(2023年)》

2024-05-17 15:11
98547

天津市公布第一批市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建设单位

2024-05-15 13:10
10208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