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并购频频失手 中国企业需反思
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现在似乎触手可及,收购价格也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于是频频出手,但在实际的并购中却屡屡失手,失手几率在全球也是最高的。
南戈壁是总部位于加拿大,并在多伦多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综合煤炭开采、开发和勘探公司。蒙古此举与中铝对南戈壁的收购计划有关。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矿产资源局称,叫停上述项目目的在于使蒙古政府审查南戈壁拟进行的所有权变动,这是基于蒙古政府的国家安全权利考虑。
据接近南戈壁的矿业界人士透露,中铝在蒙古投资受阻并非首次,其迟迟未能获得入局蒙古铜金矿Oyu Tolgoi项目,最大阻力也同样来自蒙古国政府及利益相关方的阻挠。与两年前中铝斥资195亿美元收购力拓股份遭拒如出一辙。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明显提速。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深化,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现在似乎触手可及,收购价格也变得越来越有诱惑力,于是频频出手,但在实际的并购中却屡屡失手,失手几率在全球也是最高的。
由于国内日益紧缺的资源压力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并购势在必行,而且会越来越常态化。当前,中国企业亟待反思境外并购为何频频失手,只有弄清屡屡失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吸取教训以利再战。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屡屡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国际环境对中国企业仍然不利,容易遭遇“政治歧视”;第二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依然强大,存在人为障碍;第三是跨国并购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优质收购对象越来越难找,竞争激烈;第四是中国企业的操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并购策略亟待改变。
具体来说未来在并购策略方面,中国企业确实需要做出很多调整。中国企业在境外并购过程中不易高调,以免再次遭遇一些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进行百般阻挠。境外并购是个细节决定成败的精细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周密地计划,精细地操作。这些年,虽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软实力”急需加强。纵观中国企业众多的境外并购案例,未能化解利益相关方的质疑和偏见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软硬兼施”,学会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以此打消相关各方的顾虑。
有关专家强调,很多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带有某种好像是本能上的“敌意”。因此,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更要注重融入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所在国的“本地化”,才能破除当地可能出现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惟有如此,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