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或改善贸易条件学者建议加速体制改革
如同硬币的两面,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影响中国的出口需求的同时,由于全球对原材料、能源等商品的需求减少,导致大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急剧下跌,反而改善了中国的贸易条件。
在上周六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十五次报告会上,专家们表示,全球金融危机虽然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是危机的高潮或者已经过去,中国应抓住危机带来的贸易条件改善的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下行始料未及
17家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四季度中国GDP增速为9.1%,较三季度微升0.1个百分点;CPI涨幅为3.7%,较三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教授卢锋表示,三季度各机构普遍高估了GDP、CPI增速,尤其是GDP增速高估了1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始料未及。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指出,出口是中国经济的第一拉动力,在2001年到2007年间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7%,到2007年已经上升到19.7%。陈兴动用2007年的数据模拟计算了在出口零增长的情况下,当年GDP增速按照支出法和生产法将下降到8.1%和7.5%。中国目前采取的是生产法计算,去年的GDP增速为11.9%。
陈兴动判断,目前中国经济内需所能支持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5.5%~6.5%。“考虑到就业等等因素的影响,保8%争9%可能是明年的增长目标,宏观政策要对GDP增长贡献2~2.5个百分点。”陈兴动表示。
金融危机或改善贸易条件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称,2003~2007年的国际经济景气和国内经济高增长伴随着进口指数的大幅度上升和贸易条件的迅速恶化。由于中国外汇资产大幅度增加,进口价格迅速上升隐含着巨大损失。
宋国青表示,从2002年1月份算到2008年6月份的6年半时间,进口价格指数上升64%,平均每年上升8.6%,这意味着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每年都在不断的贬值。“因为价格涨了,钱不值钱了,这个道理跟通货膨胀率上升银行存款贬值一模一样,钱不是放在家里看的,最后要通过买货来实现价值。”
而今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恶化反而引起贸易条件的改善或相对改善以及进口价格的下降。国内进口的原油价格从9月份开始下降10%,这意味着中国的外汇储备在增值,宋国青认为,今年进口价格指数很有可能跌20%,这意味着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值了4000亿美元。
宋国青认为,从中短期看,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与中国贸易条件的反向变化,出口越不好贸易条件越好。如果内需能够较快恢复,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