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好于预期(经济聚焦)——第104届广交会闭幕综述
“西方不亮东方亮”——
不死抱欧美市场一棵大树
本届广交会实施了展览格局的大变身,以全面启用新馆、一届三期等全新面貌示人,为更多企业提供了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但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本届广交会还是感受到了寒意。
美的集团副总裁黄晓明说,中国许多出口企业遭遇三难:其一,订单减少接不到单;其二,制造成本上升但下单价格不变甚至降低;其三,有人下单也有利润,但金融风暴后担心对方支付,也担心汇率不稳,不敢接单,宁可业务少一点,也一定要保证企业安全。三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一些中小企业倍感艰难。
面对艰难,广交会上多数中小企业不等、不靠、不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说,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锐减是本届广交会对“中国制造”的最大考验,为了渡过难关,他们尽最大可能加强原有市场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工作,并全力开拓东欧、俄罗斯等新兴客户,此番调整效果比较明显,新兴市场的订单上得很快。
家具行业也一直是出口的大户。针对欧美市场不景气的状况,许多家具企业不死抱着欧美市场一棵大树,他们大力开拓新兴的中东和非洲市场,收获颇丰。
记者也发现,往届并不显山露水的农机具贸易在本届广交会上大放异彩。受粮食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许多农机企业把拖拉机、农用运输机、收割机等设备拉上了广交会,这受到了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客商的青睐,成为广交会一个小热点。
“西方不亮东方亮”,这成为本届广交会许多出口企业的口头禅。这能否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新动向,甚至成为企业突破金融海啸冲击波的战略选择,也许这要等待市场的检验。
核心技术、创新企业——
“中国制造”在裂变
据广交会副秘书长、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介绍,那些品牌企业、转型能力较强的企业,以及及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掌握了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在许多企业都在为订单犯愁的时候,广州阳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冠华却为今年出口英国的1.1亿支真空采血管伤透脑筋。阳普是国内最大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年60%左右的增长速度,目前产品已被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采用,国际市场一片光明。由于订单太多,新厂房新的生产线明年投入使用,员工只能加班加点的生产,这局面令企业好生高兴又好生着急。
邓冠华说,阳普的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凝聚在真空采血管上薄薄的一层试剂,它能够为检验样本提供可靠的保存环境,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与心血,不受国际汇率波动,也不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
劳动密集型产品,简单的“三来一补”曾经造就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外贸出口的辉煌,但今天传统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成本、市场及汇率等诸多因素的挑战。令人欣慰的是,一部分技术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加速在国际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内外兼修——
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首先受冲击的必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事实并不一定都是这样。
顺德德宝过去是专门从事小家电出口的企业,产品线以咖啡壶、烤箱等为主,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个典型的“外销生产车间”。如今在外销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候,公司开始设立内销事业部,“内外兼修”开拓国内市场。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外销订单减少一成以上,内销市场可以过亿,内销市场的开拓的确减轻了部分出口的压力。公司一方面扩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全力保出口,另一方面全力培育扩大内销市场,让企业从一个“外销生产车间”变成一家真正的创新型企业。
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冬天是检验企业生存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堂。全国数十万个出口企业,谁有坚持坚守的信念,谁有敏锐的头脑,谁有过硬的产品、技术和应变能力,“中国制造”的春天就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