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坚韧性要有信心

2008-11-07 16:47399

  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不断显现,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但对此惊慌失措甚至制造恐慌混乱情绪是没有必要的。历史的经验多次证明,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掌控能力、中国经济化解危机的坚韧性,都非常强大,往往出乎许多国内外观察家的预料。

  中国需要正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深刻性性

  美国爆发的不仅是次贷危机,而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巨额债务危机,次贷危机仅仅是导火索。这场危机,是美国世界霸权政策、国家经济政策和国内社会政策矛盾多年累计后的总爆发。它首先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的中枢———华尔街,并引发了全球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根本性信任危机。如果说网络泡沫破裂后,美国还可以用更大的房地产———金融泡沫来推迟危机爆发,人为制造“经济繁荣”的话,那么这次,“去杠杆化”的美国经济已经无法制造更新题材、更大规模的泡沫来掩盖和解决这场全面危机了。

  背负巨额债务、储蓄率为负的美国消费者削减消费支出的行为已经发生,并随着经济前景的不明朗还将持续。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对美国实体经济及其他国家的对美出口经济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欧洲、日本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国家甚至可能进入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中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的国家,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了。

  “华尔街金融魔术”失灵后,前几年,全球流动性泛滥时的巨额资本跨国界流动水平肯定大大下降,全球的商品贸易水平也将呈增速下降趋势。这还不能说就意味着全球化的停滞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但对中国经济重要引擎的出口经济(以及为此配套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将是深刻的。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和世界金融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最严重的一次,指望这场危机在短时间内结束,世界经济很快“恢复原状”是不现实的。对此,中国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对中国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坚韧性要有充分信心

  目前启动大规模内需是中国经济的合理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危机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模式更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掌控能力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冲击有防波堤保护,财政货币领域有较大的运作空间。

  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如果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中国能够通过启动内需,实现部分民族产业的技术能力升级,那么在渡过危机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相对低位将大大上升。

  出口经济下滑导致局部地区的"民工返乡潮",是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但对此作过于夸大其辞的悲观判断是不必要的。农民在耕地、宅基地方面是有实实在在的保障的,政府这几年大力度的"惠农"政策也大大降低了农民生活负担,启动内需也将为广大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至于为保住美国的出口市场而建议用中国的外汇去美国"救市",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目前外汇对中国是很宝贵的,但对解决美国的金融危机"黑洞"和市场萎缩,其作用完全是杯水车薪。

  中国经济战胜危机的坚韧性,已经多次被历史经验、特别是上次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所证明,目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表现也是大国中最稳定的,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

  亚欧会议以及中俄领导人会晤中,中国、欧盟、俄罗斯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主张。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充分证明,脱离了黄金、发行仅靠"美国信用"而没有任何约束的美元,对世界经济金融的危害过大。国际金融新秩序不意味着出现取代美元的新货币霸权,而是指建立一种由多种货币构成的、权利和义务更对称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这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因为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霸权的支柱,美国肯定对更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会是一个充满激烈博弈的复杂过程。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