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奋力狙击 企业东移引发税源流失
在最近于南京召开的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南京市市长蒋宏坤明确表示,南京市已经把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的因素来抓。
实际上,最近几年,沿海城市,像上海、杭州、北京、深圳等等,均提出要大力吸引总部经济,并推出了不少配套政策。
在这个背景下,中西部城市,如武汉、西安等力图遏止企业总部东移趋势。但效果甚微。
但近年来企业总部的迁徙“路线图”对更多怀揣“总部经济”梦想的中西部城市来说,勾勒出的是一幅悲观的画面。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最近提供给记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虽确有大量生产企业在向中西部落后地区转移,但更多公司还是选择了把总部跨地区迁移,即中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等地迁移。企业总部东渐趋势很是明显。
这进一步加剧我国区域的失衡发展。
总部“东渐”明显
前几年,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由东到西的产业转移,即促进东部沿海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事实上,这样的转移也在发生。
但是,通过对截至2007年9月份在国内上市的1481上市公司(其中有68家发生了总部迁移)的总部迁移情况的研究,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后凯和白玫发现,与此相伴的是,更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将总部转移到东部大城市和北京这样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而且,从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主要转移的是产能,而总部迁移主要是转移控制决策中心。
所以,在东西部产业的这种双向转移中,中西部地区未必“得大于失”。单就企业总部迁移活动来考察,东部上市公司总部迁移活动最为频繁,占总迁移活动的53.5%,是净迁入地区,西部和东北是净迁出地区,而中部地区,在2007年,迁入和迁出的上市公司总部均为11家。
魏后凯和白玫的统计分析显示,无论是在东西部之间的跨地区转移还是在四个区域内部的转移,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总体方向是向中心城市迁移,主要是向直辖市和省会(首府)城市迁移。其中,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是众多上市公司主要的目标城市,尤其是北京。
按照现行政策,企业利润总额以总部所在地进行计算,从西部到东部通过企业总部迁移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净流出高达242.01亿元,其中流向北京的竟达到238.54亿,所占比重高达98.6%,北京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总部迁入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多为亏损企业。
此外,如果分析一下伴随这些上市公司总部迁移中的财富转移,结果更是令人吃惊。从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三个方面考察,总部从东北、西部和中部地区迁移到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总资产为1249.8亿元,而从东部地区迁出的上市公司总资产为44.7亿,前者是后者的28倍,从营业收入来讲,前者是后者的29倍,而迁出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利润则直接为负值。
“换句话说,在上市公司总部迁移中,优质企业总部资源在向北京迁移,而亏损企业总部资源则是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白玫称。
税源之争
魏后凯解释,上市公司总部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机构,对区位和区域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空间上会形成高密度的聚集,以便获取信息,加强沟通,招募高管和技术人才,并享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对这些要求的满足,东部地区显然更胜一筹”。
比如,在满足上市公司对资本流动性以及融资的便利程度的要求中,东部地区的优势并非毫厘之间。东部地区存贷款余额都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民间资本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活跃得多,并且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两家证券交易所,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向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所在地。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的统计,2007年,东部地区在国内股票(A股)市场筹资额占全国的81.2%,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分别占5.5%、8.5%和4.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政府就是要积极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各地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背景之一是,有一些地方出了大企业,舞台不够了,总部或者一部分总部的功能想到大地方去。但按照现行政策,税源也跟着走,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整和协调,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
“想搞总部经济的城市,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总部设在这个地方可以增加税收,但应该是跟当地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规模相对应的一个税收,不要期望过高。”要“协调好总部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对企业发展有好处,最终对相关地区都有好处,这样才能使各个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刘世锦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