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进入个位数时代 房市回暖尚早
当前无疑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内外挑战,08年增速降至9.5%,09年、10年连续两年大致为8%,在幅度和时间两个尺度其实都相当自然。
此时,占有压倒性份额(几乎3倍于中央财政支出)的地方财政支出值得期待吗?
联合证券认为,由于地方财政的“土地财政”特色,在房地产市场回暖还为时尚早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自然是难以振作。此外,征地更困难了,对于地方政府更是雪上加霜。由此财政支出的有效扩大、进而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也就无从谈起了。
个位数时代并不意外,早已有之
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的GDP增幅为9.9%,因上半年的水平为10.4%,事实上第三季度的GDP增幅仅为8.9%.尽管下滑幅度惊人,但并未出乎意外。
经济急剧减速的动因自然无庸赘言。值得强调的是,但过往30年来中国经济的每轮明显回落,显然都有国际经济(发达国家)明显减速的背景。典型的案例是:
(1)20年前的1989、1990年,GDP连续两年仅为4%;
(2)10年前的1998、1999年连续两年低于8%,其后两年勉强高于8%(先是因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出口急转之下;后是因为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出口也未回升)。
毕竟我们当前面对的是几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二战”后最为严峻的经济衰退(IMF最新的预测是,发达经济体08、09年的增速仅为1.5%、0.5%),因而,中国经济独善其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值得提及的是,在前述两个经济显著下滑的典型时期中,之前都经历了经济的极度高涨(89年和98年之前的5年里,GDP平均增幅分别高达12.0%和11.5%)。而08年之前则是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平均增幅为11.0%),且08年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与10年前和20年前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发达经济的严重衰退;资源环境的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因此,08年增速降至9.5%(第四季度为8.5%),09年、10年连续两年低于8%,在幅度和时间两个尺度其实都相当自然。
土地财政对经济周期置若罔闻
需要强调的是,并不能对政策效果期待太多:就货币政策而言,96年5月至99年6月间,央行曾7度大幅降息(1年期存款利率累计降幅达8.7个百分点),但经济的下滑之势却未有改观。
至于财政政策,则更是难以寄望。本应逆势而为,中国的情形却甚至是“顺周期”的。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政府周期性财政赤字(自动稳定器效应)的表现已有改观:而97年之前或放大经济周期,或力有所不逮。
但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相机抉择的财政赤字具有很大的惯性,与经济周期的契合度不佳。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自然是有行政效率低下、财政政策难以对经济周期作出及时响应的因素;但更为关键的背景则是地方财政的收支模式。
众所周知,地方财政“土地财政”特色的形成,肇始于94年的财政分税制改革:
(1)地方支出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相关系数超过90%;
(2)土地出让金对地方经济建设支出的贡献超过30%.
伴随着卖地收入的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景气是关键线索),地方财政支出持续大幅扩张,对“经济周期”置若罔闻:特别是,中央政府在02年时已开始刻意收缩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房市回暖尚早,地方财支难振作
由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倒性份额(几乎3倍于中央财政支出),其事实上亦是经济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重要背景。
而在房地产市场回暖还为时尚早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自然是难以振作。此外,17届三中全会后,可以期待的是,一些地方政府随意侵占土地、肆意侵害农民权益的难度变大了。
征地更困难了,对于地方政府岂不是雪上加霜?由此财政支出的有效扩大、进而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