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投资中国新动向
按照产业转移理论,一般遵循先制造业后服务业,然后是研发中心的递进过程。目前,外企进入中国完成了第一阶段,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预计在以下的服务业领域,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招商机遇:
金融服务业。一方面,伴随着外资对中国银行(3.06,-0.05,-1.61%,吧)股权投资上限25%的可能突破,外资参股中国银业的规模将得到空前扩张;与此同时,除了继续开拓城市金融消费市场外,农村市场也是外资垂涎的一块肥肉。因此,有关从事金融服务业及与之相关联的外资企业将加大进入中国的步伐。
旅游服务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旅游业将持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势必对外资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教育服务业。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的“中国居民消费调查 报告”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已接近16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年产值;预计到2010年,中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在服务业逐步放松宽投资空间的前提下,教育培训等领域将成为境外风险资本、私人股本竞技的新市场。
服务贸易业。资料表明,从现在至2010年,包括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和物流运输在内的中国服务贸易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伴随着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物流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产业,稀缺的物流网络资源将吊起外企的新胃口。
此外,国家有关吸引外资政策的转向还将引发外企做以下调整布局:
首先,产业选择转移到制造业高端环节和创新领域。如电器电子、半导体、计算机设备等将受到外资的青睐,同时,外企对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等投资将大幅增加。
其次,活动重心将从特殊经济区域转移到更广泛的经济地带。即受制于东部沿海要素资源的约束和其它地区商业环境的改良,绝大多数外企将在中国完成自身产业的重新分工——将研发中心留在东部地区,而将生产加工环节辐射到比较成本较低的中西部。
再次,资本进入与扩张以并购方式完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80%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但目前外国公司在中国每年的并购合同额只有60亿美元左右,大约占中国同期所有外商投资的2.5%。因此,未来外企在中国不再以绿地投资(投资建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