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中心与广交会深化改革天地宽

2008-10-08 19:27 1119

  秋天,秋风徐徐,这是充满希望的收获季节。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向标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的走向,这个“

  秋天,秋风徐徐,这是充满希望的收获季节。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向标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的走向,这个“中国第一展”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举世瞩目:为满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形势需要,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第104届广交会展期由一届分两期调整为一届分三期,并对组展体制实施重大改革,确立了“宏观指导、地方组团、行业协调、专业办展”新的组展体制。

  9月22日,广交会承办单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以“新展馆、新职能、新起点、新发展”为主题,在广州琶洲外贸中心新址举行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广交会发展和外贸中心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商务部有关司局和外贸中心负责人以及700多员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努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广交会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办展能力,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广交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争创国际一流基地展览机构

  会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王俊文作了外贸中心近期改革工作的报告,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商务部党组关于第104届及今后一个时期广交会改革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办展水平,为我国商务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他回顾了广交会展馆搬迁的历史。他表示,广交会每次会址搬迁,都使广交会的办展规模、办展水平、客商到会、洽谈成交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外贸中心必须抓着琶洲新展馆带来的新机遇,要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树立危机意识。要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现代化展馆和现代化管理的结合,建设管理科学、富有效率、充满活力、和谐创新的外贸中心,保持外贸中心在我国会展业的领先地位,争取成为国际一流基地展览机构,推动广交会向国际一流展会迈进,继续服务于改革开放大局、服务外经贸发展。

  任尔东西南北风,办好展会不放松。正如王主任所说:“广交会的每次搬迁都是一个转折点”,并获得跨越式发展。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下,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省、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外贸人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仅2008年第103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就达1.8万家,参展商品达数十万种,到会客商近20万人,出口成交382亿美元。广交会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会上作了题为《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开创外贸中心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高虎城指出,即将召开的第104届广交会,是广交会启动新一轮改革、展馆全部迁至琶洲新馆后举办的首次广交会。对于广交会和外贸中心而言,这都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形势,外贸中心做好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工作,维护广交会“中国第一展”的美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外贸中心通过这次会议,更好地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改革目标和任务,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高虎城表示,从1957年诞生至今,广交会历经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成立之初,广交会就是新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它为我国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经过50年的积淀、改革和发展,广交会已经从共和国会展的“独生子”、“长子”成长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也走向了世界。我国一般贸易中近1/4的商品从这里销往世界每个角落,我国的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也都是借助广交会这个平台,飘洋过海,做大做强。今天的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缩影。广交会半个世纪的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就,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高虎城表示,广交会的辉煌,得益于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关心爱护,得益于全国各省市和外经贸战线的通力配合和共同奋斗,也源于外贸中心几代人的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外贸中心不断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推动广交会改革。为调动各省市和商会参展的积极性,1994年,广交会实施了“省市组团、商会组馆、馆团结合、行业布展”的重大改革;为了充分发挥广交会在实施“以质取胜”和品牌战略方面的引导示范作用,第95届广交会,还专门设立品牌展区,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助推企业自主创新;2006年温总理亲自宣布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了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2007年第101届广交会设立了进口展区。正是这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广交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外贸中心还与广州市政府达成新旧场馆产权置换协议,积极推进琶洲展馆二期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琶洲展馆的顺利建成,成为广交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高虎城指出,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标志,继续高水平地办好广交会,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交会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客观和主观的矛盾和问题,外贸中心现有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抓住广交会全部移师琶洲展馆的契机,积极推进外贸中心改革,建立和形成一套科学、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体系,力争将广交会打造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品牌展会。外贸中心要努力提高办展水平,致力于做好"三个服务":服务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服务于维护"中国制造"声誉,打造中国品牌;服务于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要推动广交会实现"三个优化":不断优化参展企业结构,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宣传推广的机会;不断优化参展商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具有较高附加值和高新科技产品的参展比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商品;不断优化采购商结构,培育一批专业性强、实力雄厚的采购商队伍,在国际上精心打造广交会的品牌,增强广交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外贸中心理事长张志刚在会上总结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商务部对广交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是在外贸中心和广交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史上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会议,是办好第104届广交会的动员大会,是继续深化改革,实现新飞跃的誓师大会,是动员和组织全体员工夺取新胜利的大会。外贸中心要以搬迁新馆和广交会改革为契机,以转变职能为中心,以制度创新为手段,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进一步提高办展能力和水平。

  新闻链接

  按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同志提出的"积极稳妥、分步推进、服务企业、提高水平"原则,此次广交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职责定位,服务地方和企业。建章立制,完善健全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互相监督和制衡的管理机制,是此次广交会改革的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分设的原则,商务部制定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展品牌展位数量安排办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展一般性展位数量安排办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展展位位置安排办法》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位使用和展位倒卖查处办法》等4个管理办法,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切实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宗旨,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监督的有效机制。扩大展览规模,缓解供求矛盾。广交会从第104届起将由"两馆两期"改为"一馆三期",展览总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展位总数将从第103届广交会的4.2万个增加到5.4万个,参展企业将从1.8万家增加到2.1万家,更多企业将获得参展机会,展位供求矛盾有望得到基本缓解。适应国际潮流,提高办展专业化水平。本届开幕时间为2008年10月15日,将于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广州举行,通过拆分三期,适度扩大规模,将广交会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更多的企业获得参展机会。这是广交会重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

  总之,此次改革就是要抓住全面移师琶洲展馆的契机,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参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宏观指导、地方组团、行业协调、专业办展"的组展体制。通过改革,把广交会打造成为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影响更加重大的对外贸易平台。
0
标签: 中国 徐徐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