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起步
在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和气候变化状况的日益严峻的共同压力下,中日韩在可再生能源的共同开发利用领域走到了一起,迈出了探索技术合作的第一步。
7月17日,首次“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合计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中日韩三国“官产学研金”(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金融)首次齐聚,共同商讨三国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据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将成为三国技术合作的最主要方向。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中日韩三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技术合作领域有着共同的诉求和互补的合作基础,三方合作前景可观。在合作初期,应该从具体领域的应用示范项目起步。
中日韩模式
中日韩是东北亚地区经济最活跃的三个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性的能源消费大国,对石油的依赖度普遍偏高。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气候变化状况的日益严峻,三国面临共同的困境。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成了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新能源本身具有季节间断性,有的地域偏僻,输电线路的建立和技术开发,以及电能的有效运输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也导致了单一国家的新能源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国际间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07年11月12日,中国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成为开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在随后的第八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共同在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技合作问题上达成共识。
而三国如何在现有的能源政策下,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成为出席本次会议的各方人士关注的焦点。
日本环球基础设施基金执行总裁山元顺雄对本报表示,日本和韩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技术领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遥遥领先,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在近年也多有突破。同时,中国所具有的交通便利,文化相通的巨大的市场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日韩的投资者。
山元顺雄说,三国有意在第一次“论坛”的基础上研究长期合作的交流机制,为三国“官产学研金”的交流和合作建立稳定、长期的交流平台。随着交流的深入,具体领域的合作将“比你能想象的快得多”。
但是,缺乏长期稳定的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成为制衡三国合作的主要因素。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坦言,由于暂时没有明朗的政策支持,三国在新能源技术合作领域的投资合作还处在“观望期”。
当日会上,北京信达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吴兆颐认为,中日韩三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应该按照学术研究,人才交流培养,进行能源领域的产业化合作,分享利润的四个阶段层层递进。在初始的学术研究交流,人才培养阶段的了解和磨合中摸索合作经验,同时逐步明确各国相关政策,建立政治互信。
“在新能源领域,中日韩三国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将各自的优势集中发挥。能源领域合作的层次则取决于政治互信的水平。而政治互信只有在具体的合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提高。”吴兆颐说。
从具体产业合作起步
由于中日韩三国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的能源技术运用方面已经各自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吴兆颐表示,中日韩三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可从这些具体产业合作中起步。
而中日韩各自的优势使得三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具体技术合作已经具备可行性。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日本的新能源供给已经占到其一次性能源供给的1%,技术领先。
中日两国在这一方面的企业间技术,经济合作也早已开始。在甘肃兰州的自然能源研究中心(GNERI),中日合作飓风型风力发电灌溉试验示范项目已经建立。
韩国方面,政府早已制订了一些列新能源开发计划,2008年5月29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经济界午餐演讲会上致辞说,目前中国有1.8万家韩国企业,希望韩国企业投入到中国的中西部开发和东北地区开发中去,希望两国在新能源开发上进行合作,实现向绿色产业和能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转型。据悉,中韩在潮汐能开发上已经开始合作。
除了引进更多国外技术,中国也正在努力获取投资实现自身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目前,摩根、美林、高盛、汇丰等国际风险投资公司正积极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