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淘金触礁 银行系QDII发行量跌回两年前
出海淘金触礁避险愿景落空
本报讯 银行系QDII产品生不逢时,辛苦经营两年之后,发行量又跌回了两年前起航之时。
发行量递减
记者昨日从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获得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QDII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为11款,较5月有明显下降。
统计发现,1月发行量最高,发行数量约为70款;2月、3月份发行量分别约为30款、37款,较1月数量下降将近一半;4月、5月数据分别约为21款、23款,较前两个月数量又有大幅下降;6月发行量只有11款,较上两月又减少50%。值得注意的是,月发行量11款的数量已经退回了两年前银行系QDII起航之时。
海内外夹缝中难发展
纵观QDII两年历程可以发现,海内外两个市场分散风险是设计QDII产品的初衷,但现实运作中QDII却陷入国内外的夹缝中难以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7月到2007年7月期间,QDII产品收益率大多维持在3%到9%左右,而此时国内股市正在大幅上涨,QDII收益率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成立一年发行惨淡。
QDII也曾经一度看到了发展的曙光。2007年“5·30”之后,火热的A股步入调整阶段,而海外市场则相对稳定,不少投资者开始寄望于通过QDII产品分散风险,银行QDII发行量快速攀升。
但好景不长,刚刚迎来“小阳春”行情的银行系QDII随后遭遇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猛烈冲击,长时间陷入跌破净值的泥潭不能自拔,尤其是QDII借以翻身的香港市场,成为调整幅度最大的海外市场。
目前,仍有多款QDII产品在运行。理财研究机构普益财富对其中60款产品的跟踪发现,收益为正的有18款,出现亏损的有42款,整体看表现较差。个别QDII产品净值甚至一度浮亏60%。具体来看,中资银行33款产品4款收益为正,10款跌幅超过20%;外资行27款产品,盈亏各半。
尽管其中部分产品实现了超过10%的收益,但相对于其他大部分跌破净值的产品,正收益产品显得凤毛麟角。对投资者来说,QDII产品仍然丧失了分散风险的投资功能。
研究员包明铭此前接受记者采访认为,QDII发行数量剧减一是由于产品改为开放式,二是不断增加的负收益消息影响到了投资者信心。命途多舛的QDII产品如何在国内外市场之间寻找生存之路,仍然是一个艰难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