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中国-东盟第三第四方物流

黄 信 | 2011-11-28 10:30 877

   从2005中国物流高层论坛,到2010年、2011年第一、第二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不少物流专家都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国-东盟第三、第四方物流。 

   从2005中国物流高层论坛,到2010年、2011年第一、第二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不少物流专家都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国-东盟第三、第四方物流。

  何为第三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自己做仓储、货运。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相关车队、租用仓库等来做仓储、货运。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目前所发展的就是这种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之外的物流功能整合,是一个物流供应链的集成系统。一般情况下,第四方物流主要由政府搭建物流平台,目的是为促进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为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物流提供信息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依靠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而广泛的供应链方案。

  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物流供应链管理日益复杂,单靠第三方物流来组织已经远远不能保持物流的高效运作,必须采用合作而不是直接控制的方法来获得更好的物流能力。第三方物流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对于第一、第二方物流企业更优的服务,却不能提供相对于行业或供应链的全局最优解决方案,因此第四方物流需要对现有资源和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整合和再造,从而达到解决方案所预期的更优目标。

  同时,与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广,对从事物流服务的公司要求更高,这些物流服务公司必须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保证产品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

  中国-东盟物流具有

  第三第四方物流特点

  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与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第二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上,有专家披露,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约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与2005年相比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增长21%和16.7%。

  然而,中国国内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2010年,中国物流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7.8%,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国内领先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品牌、盈利能力、国际市场份额,还是物流提供能力、服务创新能力、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能力等,均有很大差距。这实际上对发展我国第三、第四物流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及“零关税”政策的普遍推行,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物流日趋频繁。在中国与东盟物流合作中,当然不排除第一、第二方物流的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然而中国-东盟物流更多是区域性跨国物流,因而具有第三、第四方物流特点。面对自贸区发展的竞争,第一、第二方物流已经难于满足中国与东盟物流合作发展的要求,应逐渐以发展双方第三、第四方物流为主。

  2010年首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形成的《中国-东盟物流联盟宣言》,实际上就是强调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其内容包括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各国政府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在政策上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建立中国与东盟物流合作长效机制、协调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开展相关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协作配合;整合中国-东盟物流资源,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资源共享等等。

  在2010年和2011年举行的两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上,与会代表都提出要推动中国与东盟物流的标准化、现代化和便利化,采取多种合作方式推动中国-东盟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设立中国-东盟物流合作基金,包括政府投资、国际金融组织和优惠贷款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等。这些也体现了中国-东盟发展第三、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积极发展中国-东盟

  第三第四方物流

  在2005举行的中国物流高层论坛上,与会物流专家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不少建议。北方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王耀球认为,要推进物流网络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尤其要努力实现中国物流业与世界物流业的共同成长,构建中国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网络,构筑全球物流服务能力和全球物流服务体系,使中国物流业有效地支撑中国制造业和贸易由大向强的转变。

  在第二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发展论坛上,广西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福利认为,为了加快发展具有跨国特点的中国-东盟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需要协调一致,在土地、税收、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物流企业相应扶持,便于各物流企业在区域内布局、成长,完善区域供应链管理系统,共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建立由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牵头的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作为中国-东盟物流合作重要桥梁的广西,正在依托钢铁、有色金属、粮油食品、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重点完善商贸物流、工业物流、煤炭矿石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体系。这些举措将为发展广西与东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防城港市市长莫恭明说,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及国际物流、保税物流,要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一流的物流软环境,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加快经济腹地“无水港”的网络布局,构建立足北部湾、辐射中国内陆、面向东南亚的中国-东盟区域物流中心。

  发展中国-东盟第三、第四方物流涉及行业多,范围广阔。对于中国与东盟物流来说,由于诸多存在问题的影响,使得物流作为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经贸发展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因此,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第三、第四方物流,推进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进程,更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一系列物流基础性保障体系。

0
标签: 东盟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