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金融支持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13期) 作者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中国也不例外。
国际经济合作与
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国家建设任务艰巨,且面临着西方国家的长期经济封锁,我国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发展本国经济。那时的国际经济合作采取以进口成套先进技术设备为主的形式进行,同时利用了国外一些援助,这些工作基本上由中央部委直接组织实施。同时,为支持一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我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西方国家纷纷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或使外交关系升格,我国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我国国际经济合作仍处于很低水平,国内金融体系尚不发达,对国际经济合作的支持主要由财政来完成。
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层次不断提高,金融开始发挥对经济合作的支持作用,根据外贸和金融体系的不同特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978~1994年:起步阶段
1978年以前,我国也接受了部分国家的贷款,包括联合国的一些发展援助。但大规模利用外资,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0年我国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以后,我国利用外资走上快车道。首先是开放了4个经济特区,随后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然后将海南全岛辟为特区。在这一开放政策的鼓励下,各省市又相继开放了一大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使得利用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在此带动下,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出口从1978年的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1210亿美元,其中28.7%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这一时期,利用外资在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金融体系仍在逐步发展之中,当时国内没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对经济合作提供支持,主要由四大专业银行来承担支持任务,其中外向性程度较高的中国银行承担了较多工作。1994年以前,专业银行一直对外贸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该优惠于1994年末取消。当时中国银行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是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利用信贷、结算等手段支持外贸,除了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外,也尝试了对国外进口方的信贷支持。如中国银行1991年试办出口买方信贷业务,至1993年共签署了4笔买方信贷协议,总金额1.05亿美元。总体上看,这一阶段国内金融业对国际经济合作的支持还相对有限。
1994~2001年:改革阶段
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推进外贸、金融、财政、投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五大改革,并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为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根据这一改革目标,国家进一步放宽标准,赋予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外经贸经营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专业外贸公司专营外贸,变为由各类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经贸格局。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重要转变。总体而言,1994年以后,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最主要特征。
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事件是政策性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分离。这一改革改变了过去政府与银行职能界限不清,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相混淆的局面,适应了国内市场经济和外经贸发展的需要。1994年成立中国进出口银行专门支持外经贸发展,对于促进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例达到55.6%。
2001年至今:迅速发展阶段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外贸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段时期,整个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建立起现代银行体系,金融对国际经济合作支持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提高。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专门的出口信用机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加大了对外经外贸的金融支持,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经济合作融资平台,支持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在金融支持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13期)
作者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