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套汇三大路径起底 银行孤身犯险?

2008-03-18 09:231726

  硬币自有两面。   在本报就美元贷款猛增一事作出报道后(详见本报3月14日13版<外汇贷款猛增53% 中资行大做亏本买卖?>),近日,多位 银行

  硬币自有两面。

  在本报就美元贷款猛增一事作出报道后(详见本报3月14日13版<外汇贷款猛增53% 中资行大做亏本买卖?>),近日,多位 银行人士“抱怨”——企业在利用美元贷款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还能捞到一定的汇差;而商业银行因外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较为严重,且缺乏有效的对冲工具,只能孤身承担汇率风险。

  “我们对接触到的客户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有一部分美元贷款是留在国内换成人民币套利,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流出去了。”3月17日,一位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说。这位大行人士所在的一级分行正位于外向型经济省份——江苏,今年1至2月份,江苏全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位居全国第二,由此催生了大量的外汇贷款需求。

  另有一位大行国际业务专家称,“美元贷款流到境外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留在境内套利”,“流到境外”一般是指运用美元贷款进行对外付汇。

  三种套汇路径

  企业运用外汇贷款套取汇差,往往与规避汇率风险交织在一起。最为常见的便是,企业延迟购汇,用外汇贷款来替代即期的购汇,如此一来,可以在未来支付更少的本币资金。“用外汇贷款替代即期购汇,这是导致美元贷款增多的重要原因。” 前述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说。

  这一方式又分为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两种方式,其中抵押方式较为常见。上述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称,目前,企业获得外汇贷款(以美元贷款居多)的前提是必须拿全额的人民币存款作为抵押,这是很多银行的惯常操作模式。

  记者从一家股份制银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处也获得类似的信息。

  与即期拿人民币进行购汇相比,美元贷款的好处是在未来偿还美元贷款时,企业可以使用更少的人民币资金购入相同的美元。

  “只要企业能融到资,肯定赚钱。”前述大行国际业务专家称,因为融资成本较低,美元LIBOR持续下跌,“就算是加400个基点,美元贷款的利率也比相同期限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低”。此类操作中,因为延迟购汇,包括用外汇贷款资金进行远期售汇等,企业均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但相同金额的人民币资金动弹不得,这对企业的资金链也是一个考验。

  不仅如此,如果企业可以拿到信用方式的外汇贷款,便可以抵消因人民币贷款收紧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前述抵押方式不同,如果客户从银行获得信用方式的外汇贷款,用于对外支付,那么,原本用于购汇的人民币资金便可以腾出来,以此替代人民币贷款。

  如果说上述路径是一种夹杂着避险需求的正常现象,下面的套汇行为则带有“灰色”。

  上述大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发现一条企业套汇的灰色路径,而“合谋者”是一些位于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业内人士称,与境内企业相比,保税区内的企业所受的外汇管制等方面的规定较为不同,如区内企业可以用外汇资金结算等;而境内企业选择保税区作为套汇中转站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在保税区内结汇的成本较低。

  采用此类操作套汇的,往往是一些与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存在某种关联关系的境内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某种协议,巧立名目将外汇贷款资金转移给保税区或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由后者设法在保税区内结汇,再将结汇得来的人民币资金流回给前者,前者便能赚取不菲的汇差。

  举例而言,如果是1000万美元的外汇贷款,保税区内企业按照先行的汇率进行结汇,便可以拿到7000万人民币,这笔人民币资金再流回到境内一般企业手中。1年后,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至6,则境内企业用6000万人民币就能换回当初1000万美元的贷款本金。由此可见,中间的汇差高达14%,扣除6%至7%的资金成本,企业可获利约7%。

  除上述这一灰色路径外,另有媒体报道称,某些企业在获得外汇贷款后,故意违约不用外币还贷,而是将原本用作担保的人民币资金偿还给银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违约的企业所需偿还的本币金额就少了很多。而企业衡量是否违约的标尺是因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汇差与贷款违约损失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不良”的念头就会产生。

  当然,试图通过信用违约来赚取汇差的企业,首先要能通过银行的贷前调查,而这并非易事。

  商业银行“孤身犯险”?

  无论是走正规渠道,还是涉足灰色地带,获得外汇贷款的企业都能将汇率风险的包袱甩给了商业银行。

  而由于各行的外汇资金普遍不足,只能通过市场买入美元,并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某种程度上说,银行对汇率风险的承受能力决定了其从事外汇贷款业务的动力。

  “类似2月份那样的外汇贷款猛增是不可持续的。”前述大行国际业务专家称,“现在国内银行全面收紧外汇贷款,想要贷款不容易。”

  银行压缩外汇贷款的动因是外汇头寸紧张。上述大行国际业务专家直言,导致2月份外汇贷款猛增唯一的解释是企业需求强劲,“否则,银行压缩得这么厉害,增长还能如此强劲”;但这种猛增等于透支了银行手中的外汇头寸,故而不能持续;虽然需要维护客户关系,但各行手中的外汇资金确实已经捉襟见肘,外资银行也是如此。

  在压缩外汇贷款的同时,各家银行还寄希望于提高贷款利率,拓展中间业务收入等方式来弥补外汇贷款的汇兑损失。

  “不仅仅是潜亏的概念,现在做外汇贷款是实实在在的亏损。”上述国际业务专家如是说,目前来看,汇率风险是从事外汇贷款的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这位专家解释道,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8%,今年预期升值7%至10%,从事美元贷款业务,仅汇率损失一项就达到7%左右,所以,只能提高利率。此前,美元贷款利率在LIBOR基础上加200点已算比较高,但现在有的银行已经加到500点。

  但各家银行还必须考虑到,如果贷款利率太高,客户也谈不下来。“按照目前较高的利率,对银行而言,在境内大幅投放外汇贷款仍然是一项风险较大的经营活动。”上述国际业务专家续称,而能够对冲汇率风险的工具还是太少,外资银行凭借母行优势,可以将境内美元贷款做成金融衍生产品,在境外做风险对冲,但中资银行还没有这种优势。

  “一些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压力很大,虽然在外汇贷款的资产业务上亏一点,但可以从中间业务收入上进行弥补。”前述大行国际业务人士称。但与汇兑损失相比,中间业务的收入还是微不足道。

  “尤其在当前各行外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背景下,市场上美元的融资成本较高,所以,从单笔交易来看,美元贷款在利差上也可能面临损失。”上述大行国际业务人士坦言。

  (本报记者蒋云翔对本文亦有贡献)

0
标签:起底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