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转型 中间业务或先行破题
在流动性紧缩,利息、准备金率提高预期,GDP增速放缓,以及银行业务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下,银行业转型亟需加速推进。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新增银行贷款达1.12万亿元,截至3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增幅比大企业贷款高出5.5个百分点。
外受GDP增速放缓、加息预期挤压,内部急需调整结构
在流动性紧缩,利息、准备金率提高预期,GDP增速放缓,以及银行业务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下,银行业转型亟需加速推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低于“十一五”期间7.5%的年均GDP增长目标。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GDP保持相对高速的时候,信贷处于高位,银行是很大的受益者。GDP目标的下降,对银行业来讲是一件好事,能使银行盈利模式从原本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方式转变。
银行转型急需提速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信贷规模增大,银行是受益者。但是此次提出的7%的目标,较"十一五"目标下降0.5个百分点,对银行来讲是好事,可以促使其不得不向精细化经营,改变原有的粗犷模式,转型就迫在眉睫了。”谭雅玲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丁仲篪表示,目前银行面临最大的压力是盈利模式如何转变、如何持续发展。
他分析说,信贷需求的减少,加之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收缩、防止通胀预期以及利率逐步市场化等压力下,银行面对转型的现实。过去多年以来,无论大银行、小银行都靠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已不是长久之计。他认为,过去是靠国家投资带来的需求,以后必须更多关注服务业、中小企业、微小企业,“这是一种理念的调整,既有外在环境倒逼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银行内在发展的需要”。他指出,对于银行来说,下一步要提高金融服务。银行本身并不产生价值,服务实体经济才产生价值,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了,银行也应相应调整。
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表示,经济转型要建立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已经处于财富积累时期,商业银行要通过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和租赁在内的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
中间业务牵头
长期以来,“息差为王”成了商业银行盈利的不二选择,因此提高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的盈利空间,调整银行的收入结构成为未来银行转型的方向。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包括担保业务、承诺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等。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前三季度,北京市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41.1亿元,同比增长29.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3%。16家银行中,共有12家增速超过20%,其中,兴业银行 (601166 ,,,)北京分行成为增长最快的银行,同比增长106.5%。
从各类业务来看,各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有所差别,其中其他中间业务、代理类业务和融资顾问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73.2%、51.3%和30.5%;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交易类业务、托管业务收入增长平缓,同比分别增长12.0%、17.3%、14.9%和17.2%。担保及承诺业务由于需求量较小,发展较慢,同比仅增长1.5%。从收入占比来看,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融资顾问业务和其他中间业务收入占据了中间业务的近9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 (601398 ,,,)云南省分行行长许海认为,要以新思路、新产品开辟新渠道,突破传统单纯依靠信贷融资的服务模式,综合运用信贷+租赁、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信贷存量+信贷流量、表内+表外业务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满足大企业、大项目和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中小企业是“宝”
丁仲篪指出,中小企业对金融资金的稳定、客户的稳定、收益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银行可以借此机会调整思路和理念,调整贷款方向和调整产品结构。
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新增银行贷款达1.12万亿元,截至3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增幅比大企业贷款高出5.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2010年11月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报告显示,新增人民币企业贷款主要投向中小企业。当月全市新增的人民币企业贷款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18亿元、55.7亿元和73.6亿元,其中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达87.8%,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建行研究报告认为,银行要积极关注作为外贸发展生力军的民营企业发展,开发出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风险有效管控的前提下,探索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模式和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开发以动产、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为抵质押的信用产品,缓解抵质押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