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走出去战略为中非带来实实在在好处
向再远处眺望,前不久举行非洲杯足球赛的体育场,还有一座座医院学校、道路桥梁、水电站,都有中国企业拼搏奋斗的身影。把能源、信贷和工程三者捆绑的“安哥拉合作方式”,是中国走进非洲的“金钥匙”。
服务发展 促进友谊
——记习近平与在安哥拉的中资企业代表座谈
新华网罗安达11月20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新华社记者王丙飞)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市区向南,穿过车流如织的街道、路过琳琅满目的中国企业广告牌,一直向南……豁然开阔!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靓丽。
当地时间11月20日上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繁忙访问中,抽出半天时间,长途驱车来到中信建设公司在安哥拉承建的安最大的民生工程——基兰巴基阿希市安居住宅工程视察,并与在安哥拉的中资企业代表进行了亲切融洽的座谈。
座谈会就在建设工地上由厂房改造的会议室里举行。9家中资企业分别讲述了各自“走出去”的历程,有艰辛奋斗、有成功喜悦、有跨国友谊、也有未来期盼。
习副主席认真聆听记录,不时点头赞许。他动情地说:“大家工作做得很好,讲得也很生动感人,听后很受启发。”他赞扬大家“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力发扬中国工人阶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在艰苦条件下打硬仗、打胜仗”。他代表祖国和人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现场响起的长时间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亲人关怀的感激之情。
座谈会上,习副主席就“走出去”战略对服务国内发展大局、促进中国与世界合作的意义和成效作了深刻阐述。他说:“中资企业进入非洲、立足非洲要有大眼光和大智慧。”他要求“大家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中非友谊、珍惜和维护中非友谊。”
“走出去” 互利共赢
这片安哥拉最大的房建工地,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缩影。
习副主席站在样板间的阳台上,眺望远方。朝气蓬勃的工地,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倾注了中安两国工人的心血。拔地而起的新城,一眼望不到头。
得知安哥拉总统今年两次到工地视察,把这里作为战后重建的典范,习副主席赞许地点点头。“走出去”战略实施十余年间,“安哥拉已连续4年成为我国在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在非洲最主要的承包工程市场之一”。
听到中信建设每一个项目都建立了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对确保项目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习副主席当即予以肯定:“中信建设海外工程的党建经验值得我们注重和总结,加以完善和推广。”
当看到这片工地还有农场,听到工人们艰苦奋斗的故事,习副主席说,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的南泥湾”。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艰辛和奋斗,他看在眼里:“目前在安哥拉的多数中资企业,都是在安哥拉内战结束不久后就进入的。中资企业来这里参与经济重建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他们迎着困难前进,逐渐扎下根来。
向再远处眺望,前不久举行非洲杯足球赛的体育场,还有一座座医院学校、道路桥梁、水电站,都有中国企业拼搏奋斗的身影。
走出去,走进安哥拉。百废待兴的安哥拉土地上,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了24所学校、20个医院项目。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承建的电网改造,使罗安达的供电能力提高了50%……
座谈会上,代表们细数一个个民心工程,习副主席深有感触:“中国之所以能成为非洲各国人民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就是因为我们更讲感情、更重危难之中的雪中送炭。”
去年,我国一跃成为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现在,我国三分之一的进口原油来自非洲;对外承包劳务合作30%的市场份额也在非洲。习副主席说:“‘走出去’战略,为中非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进去” 大有作为
从市区来到这,“到处是工地,到处塞车,到处修路,”习副主席不由地想起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这是在发展中出现的堵!”现场顿时发出一片会心的笑声。
“我第一次来到安哥拉,留下两点深刻印象:一是安哥拉发展潜力巨大;二是中安合作发展前景广阔。同志们在这里大有可为。”看着这块充满活力的热土,听着企业代表描绘的发展蓝图,习副主席即席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所注重的“天时、地利、人和”:
——从“天时”来看,非洲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势头进一步增强,非洲的市场和资源优势更加凸显。
——从“地利”来看,非洲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同我国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商品、技术、资金和发展经验切合非洲需要,对非吸引力越来越大。
——从“人和”来看,加强中非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非关系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从南非到安哥拉,我所接触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赞赏中国发展,希望借鉴中国经验。中非在价值观上没有障碍,这也是‘人和’。”
随后,他话锋一转,“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按照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推动更多中资企业‘走出去’。实践证明,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把能源、信贷和工程三者捆绑的“安哥拉合作方式”,是中国走进非洲的“金钥匙”。“‘走出去’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建议从国家层面指导和推广‘安哥拉合作方式’”,企业代表们纷纷建言。
习副主席赞赏地说,在推广这种合作方式时,一要根据具体国家、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二要对这种合作方式加以完善,做到在完善中推广、在推广中完善。“从长远看,我们要逐步完善对非“走出去”的产业布局。要始终致力于推进互利合作的开拓创新!”
“走下去” 相向而行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有成就,也有曲折和不足。习副主席就中国企业如何可持续地走出去,如何认清自身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提出殷切希望:
“要始终致力于维护中非友好。中非关系能赢得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是我国老一辈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双方几代人接力奋斗的结果。”习副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大家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中非友谊、珍惜和维护中非友谊。要以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非友好建设者、促进者、维护者。”
“要始终致力于促进互利共赢。相向而行,而非以邻为壑。”习副主席的这句话,既是勉励,也是告诫:“我们再三强调要对非让利、多予少取、先予后取。中资企业进入非洲、立足非洲都要有这样的大眼光和大智慧。”代表们奋笔疾书。“多予少取、先予后取”,正从中国政府的声音,化作中国企业的实际行动。帮助企业驻在国抗洪救灾、培训乒乓球员、资助赴华留学……点点滴滴,如甘泉浸润着安哥拉民众的心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代表说:“我们深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负责任的企业行为来持久体现。”
“要始终致力于树立良好形象。坚持诚信守法、融入当地社会。”利益融入、文化融入,是“走下去”的一扇门。习副主席说:“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巩固扩大中非友好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
会议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多像播种时节的春雷啊,中国“走出去”、走到非洲的企业,在这么充满活力和商机的热土上,播下希望,收获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