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我国贸易摩擦形势分析
2010-11-05 22:13695
1~8月,共有15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4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下降47.8%,印度、欧盟是主要申诉国,冶金产品是调查重点。
一、贸易救济新立案数同比下降47.8%,印度、欧盟是主要申诉国,冶金产品是调查重点
1~8月,共有15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48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9年同期减少44起,降幅达47.8%。其中,反倾销26起,同比减少27起;反补贴3起,同比减少6起;涉华保障措施18起,同比减少5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同比减少6起。
在48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印度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数居首位,为9起;其次是欧盟,为8起;位居第三的是印尼,为7起。但各国启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重点不同。例如,在26起反倾销调查中,印度(9起)、欧盟(6起)、阿根廷(2起)、土耳其(2起)和美国(2起)居前三位;在18起涉华保障措施调查中,印尼(7起)、俄罗斯(3起)、乌克兰(3起)、多米尼加(2起)居前三位;而3起反补贴调查由美国(2起)和欧盟(1起)启动。
4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电子、纺织、化工、建材、轻工、冶金、有色金属、造纸、机械和金属制品10个行业。其中,涉及冶金的案件数居首位,为11起,占比22.9%;其次是化工,为8起,占比16.7%;位居第三的是建材,为7起,占比14.6%。在涉及冶金产品的11起案件中,反倾销4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6起。
二、美国涉华337调查大幅增长112.5%,电子信息产品是主要被调查对象
1~8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7起,比2009年同期大幅增长85%,涉案国家(地区)达10个。其中,涉华17起,占比45.9%,同比增长112.5%,居首位。
17起涉华337调查中,11起案件涉及电子信息产品,5起涉及轻工产品,1起涉及汽车产品。
三、中国产品仍是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召回/预警/扣留的主要对象,轻工产品是重点
1.美国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60.8%,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250项召回,同比下降7.7%。其中,对华152项,占美国召回通报总数的60.8%,同比下降3.2%,位居首位。在对华的152项通报中,124项均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为主),28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美国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的召回数居首位,共70项,占比46.1%;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32项,占比21.1%;位居第三的是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和引发火灾危险,均为24项,占比各为15.8%。其他原因还包括铅含量超标(15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3项)。
2.欧盟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8.2%,窒息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严重危险产品通报1331项,同比增长10.2%。其中,对华产品通报774项(不包括对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通报),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8.2%,与2009年同期持平,高居首位,是位居第二的土耳其的近14倍,是位居第三的德国的近15倍。
在对华的774项通报中,涉及玩具类产品的高居首位,270项,占比34.9%;其次为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类,230项,占比29.7%;位居第三的是电器类产品,89项,占比11.5%。
从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原因分析,窒息危险(包括憋闷和勒杀危险)是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最主要原因,共275项,占欧盟对华通报总数的35.5%。而玩具类产品90%以上是因为存在窒息危险而被通报。
3.欧盟对华食品和饲料类产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13.4%,含黄曲霉素和重金属超标是召回主因。1~8月,欧盟食品及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食品和饲料类产品通报2138项,同比略增1.3%。其中,对华通报286项,占比13.4%,同比增长18.7%。
在对华的286项通报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类和坚果类产品是通报重点,分别为100项和77项,二者合计占1~8月欧盟对华产品通报总数的六成以上。此外,被通报较多的产品类别还包括:谷物类(50项)和果蔬类(24项)。
从欧盟对华通报的原因分析,与食品直接接触类产品多因物质迁移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被通报,坚果类产品多因含黄曲霉素被通报。
4.加拿大对华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5.5%,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加拿大卫生部共发布产品召回通报220项,同比增长0.9%。其中,对中国产品发布召回通报122项,占加拿大卫生部召回通报总数的55.5%,同比下降6.2%,位居首位。
在对华的122项召回通报中,有100项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体育和休闲器械为主),22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加拿大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人身伤害危险的通报数居首位,共40项,占比32.8%;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27项,占比22.1%;位居第三的是不符合阻燃性标准,14项,占比11.5%。此外,引发火灾危险(13项)、铅含量超标(13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0项)、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9项)也是主要通报原因。
5.日本扣留中国食品占扣留总数的22.6%,成分规格不合格是扣留主因。1~8月,日本共发布食品扣留通报1052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0%。其中,对华238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7%,占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22.6%,仍然位居日本扣留通报的首位。
在对华238批次食品扣留中,添加剂、容器包装、餐具及玩具类产品居首位,为74批次,占我国全部被扣留食品的31.1%;其次是水产加工食品(鱼类加工品、冷冻水产品、鱼贝卵类加工品等),为55批次,占比23.1%;位居第三的是农产加工食品(冷冻食品、蔬菜加工品、果实加工品、香辛料、方便面类),为39批次,占比16.4%。
此外,1~8月,成分规格不合格(包括细菌数、大肠杆菌群、肠炎弧菌属、病源微生物、贝毒、杀菌剂、杀虫剂等某些项目的检测超标)依然是我国食品违反的主要内容,共有116批次,数量最多,占比48.7%,其中检出大肠菌群呈阳性的食品36批次,在该类违反内容中数量仍然最多,占比31.0%。
除成分规格不合格外,材质以及原材料规格不合格的产品是我国输日食品所违反的第二大内容,共有66批次,占比27.7%,其中检出含铅产品22批次,在该类内容中数量最多,占比33.3%。
1~8月,共有15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48起贸易救济调查,比2009年同期减少44起,降幅达47.8%。其中,反倾销26起,同比减少27起;反补贴3起,同比减少6起;涉华保障措施18起,同比减少5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同比减少6起。
在48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印度启动的贸易救济调查数居首位,为9起;其次是欧盟,为8起;位居第三的是印尼,为7起。但各国启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重点不同。例如,在26起反倾销调查中,印度(9起)、欧盟(6起)、阿根廷(2起)、土耳其(2起)和美国(2起)居前三位;在18起涉华保障措施调查中,印尼(7起)、俄罗斯(3起)、乌克兰(3起)、多米尼加(2起)居前三位;而3起反补贴调查由美国(2起)和欧盟(1起)启动。
4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电子、纺织、化工、建材、轻工、冶金、有色金属、造纸、机械和金属制品10个行业。其中,涉及冶金的案件数居首位,为11起,占比22.9%;其次是化工,为8起,占比16.7%;位居第三的是建材,为7起,占比14.6%。在涉及冶金产品的11起案件中,反倾销4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6起。
二、美国涉华337调查大幅增长112.5%,电子信息产品是主要被调查对象
1~8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7起,比2009年同期大幅增长85%,涉案国家(地区)达10个。其中,涉华17起,占比45.9%,同比增长112.5%,居首位。
17起涉华337调查中,11起案件涉及电子信息产品,5起涉及轻工产品,1起涉及汽车产品。
三、中国产品仍是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召回/预警/扣留的主要对象,轻工产品是重点
1.美国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60.8%,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250项召回,同比下降7.7%。其中,对华152项,占美国召回通报总数的60.8%,同比下降3.2%,位居首位。在对华的152项通报中,124项均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为主),28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美国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身体损伤危险的召回数居首位,共70项,占比46.1%;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32项,占比21.1%;位居第三的是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和引发火灾危险,均为24项,占比各为15.8%。其他原因还包括铅含量超标(15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3项)。
2.欧盟对华消费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8.2%,窒息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欧盟RAPEX系统共发布严重危险产品通报1331项,同比增长10.2%。其中,对华产品通报774项(不包括对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通报),占同期欧盟通报总数的58.2%,与2009年同期持平,高居首位,是位居第二的土耳其的近14倍,是位居第三的德国的近15倍。
在对华的774项通报中,涉及玩具类产品的高居首位,270项,占比34.9%;其次为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类,230项,占比29.7%;位居第三的是电器类产品,89项,占比11.5%。
从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原因分析,窒息危险(包括憋闷和勒杀危险)是欧盟对华产品通报的最主要原因,共275项,占欧盟对华通报总数的35.5%。而玩具类产品90%以上是因为存在窒息危险而被通报。
3.欧盟对华食品和饲料类产品召回占召回总数的13.4%,含黄曲霉素和重金属超标是召回主因。1~8月,欧盟食品及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共发布食品和饲料类产品通报2138项,同比略增1.3%。其中,对华通报286项,占比13.4%,同比增长18.7%。
在对华的286项通报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类和坚果类产品是通报重点,分别为100项和77项,二者合计占1~8月欧盟对华产品通报总数的六成以上。此外,被通报较多的产品类别还包括:谷物类(50项)和果蔬类(24项)。
从欧盟对华通报的原因分析,与食品直接接触类产品多因物质迁移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被通报,坚果类产品多因含黄曲霉素被通报。
4.加拿大对华召回占召回总数的55.5%,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危险是召回主因。1~8月,加拿大卫生部共发布产品召回通报220项,同比增长0.9%。其中,对中国产品发布召回通报122项,占加拿大卫生部召回通报总数的55.5%,同比下降6.2%,位居首位。
在对华的122项召回通报中,有100项涉及轻工(以玩具、家用电器、体育和休闲器械为主),22项涉及纺织(主要是儿童服装和窗帘)。
从加拿大召回中国产品的原因分析,因产品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的摔伤、划伤等人身伤害危险的通报数居首位,共40项,占比32.8%;其次是产品可能引发儿童窒息危险,27项,占比22.1%;位居第三的是不符合阻燃性标准,14项,占比11.5%。此外,引发火灾危险(13项)、铅含量超标(13项)、身体被卡或被困危险(10项)、产品可导致儿童颈部被勒危险(9项)也是主要通报原因。
5.日本扣留中国食品占扣留总数的22.6%,成分规格不合格是扣留主因。1~8月,日本共发布食品扣留通报1052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0%。其中,对华238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7%,占全部被扣留食品总量的22.6%,仍然位居日本扣留通报的首位。
在对华238批次食品扣留中,添加剂、容器包装、餐具及玩具类产品居首位,为74批次,占我国全部被扣留食品的31.1%;其次是水产加工食品(鱼类加工品、冷冻水产品、鱼贝卵类加工品等),为55批次,占比23.1%;位居第三的是农产加工食品(冷冻食品、蔬菜加工品、果实加工品、香辛料、方便面类),为39批次,占比16.4%。
此外,1~8月,成分规格不合格(包括细菌数、大肠杆菌群、肠炎弧菌属、病源微生物、贝毒、杀菌剂、杀虫剂等某些项目的检测超标)依然是我国食品违反的主要内容,共有116批次,数量最多,占比48.7%,其中检出大肠菌群呈阳性的食品36批次,在该类违反内容中数量仍然最多,占比31.0%。
除成分规格不合格外,材质以及原材料规格不合格的产品是我国输日食品所违反的第二大内容,共有66批次,占比27.7%,其中检出含铅产品22批次,在该类内容中数量最多,占比33.3%。
0
标签:贸易救济